中國物理學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物理學會成立於1932年,是在中國科協領導下的群眾性學術團體。現有個人會員約40000人。中國物理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共有理事100人 ,常務理事32人,其中,理事長1人、副理事長6人、秘書長1人(兼)。理事會根據工作需要,設立八個工作委員會和一個辦事機構,分別是:學術交流委員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出版工作委員會[1]、物理教學委員會、物理名詞委員會、諮詢工作委員會、女物理工作者委員會、國際交流委員會和辦公室。中國物理學會的組成還包括31個分會、專業委員會,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進行業務指導。
目錄
機構簡介
中國物理學會主辦刊物有11種,所屬分支機構[2]主辦的刊物有9種。為獎勵在物理學各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學會在不同時期先後設立胡 剛復、饒毓泰、葉企孫、吳有訓、王淦昌物理獎,謝希德物理獎,黃昆物理獎,以及薩本棟應用物理獎。
中國物理學會及其所屬分會、專業委員會每年舉辦各類國內、國際學術活動約80次。每年組織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組織參加國際物理奧林匹克 競賽。每年組織若干次科普講座,編着科普書籍等。
1984年,中國物理學會加入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UPAP)。1993-1999年,周光召任副主席;1999-2002年,楊國楨任副主席;2005- 2008年,陳佳洱任副主席;2011-2017年,詹文龍任副主席;2017年至今,王恩哥任副主席。
作為發起學會之一,中國物理學會於1990年參與創建亞太物理學會協會(AAPPS)。1997-1999年,陳佳洱任主席;2008-2010年,張杰任主席;2017-2019年,龍桂魯任主席。
近年來,中國物理學會與美國物理學會、歐洲物理學會、英國物理學會、韓國物理學會等多個國家/地區的物理學會建立廣泛的交流與合作關係, 在國際物理組織中的地位有顯着的提高。
學術成就
學術刊物
據2017年11月學會官網顯示,中國物理學會主辦的刊物有11種,所屬分支機構主辦的刊物有11種。
學會主辦期刊:《物理》《物理教學》《大學物理》《物理學進展》《物理學報》《電子顯微學報》《中國物理快報》《理論物理通訊》《中國物理B》《中國物理C》《化學物理學報》
分支機構主辦期刊:《低溫物理學報》《發光學報》《波譜學雜誌》《原子核物理評論》《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高壓物理學報》《光散射學報》《量子光學學報》《質譜學報》《液晶與顯示》《國際物理教育通訊》
學術交流
據2017年11月學會官網顯示,學會其所屬分支機構每年舉辦各類國內、國際學術活動約80次。
2016年,學會及其分會、專業委員會組織開展各類學術活動約97次,其中,國際會議20次。
2015年,學會及其分會、專業委員會舉辦各類學術會議約80次,其中,國際會議約20次。
中國物理學會年度秋季學術會議
2016年秋季學術會議設19個專題進行分組交流,共收到會議論文1523篇,安排分會報告361個、口頭報告414個、張貼報告748個,評出優秀海報獎82個。同期舉行的還有:物理學院(系)院長(主任)聯誼會、女物理工作者圓桌討論會、秋季會議組委會會議等專題會議。
2015年秋季學術會議設粒子物理、場論與宇宙學,核物理與加速器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納米與介觀物理,表面與低維物理,半導體物理,強關聯與超導物理,磁學,軟凝聚態物理與生物物理,量子信息,計算物理,統計物理與複雜體系,電介質物理,液晶,極端條件物理,以及超快物理等18個專題進行分組交流,共安排313個分會邀請報告、405個分會口頭報告。
國際半導體物理大會
在北京舉行的第33屆國際半導體物理大會上,有全球35個國家/地區的120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會議涵蓋半導體物理和凝聚態物理領域的各個研究方向,共安排11場大會報告、72個邀請報告、287個口頭報告和792個張貼報告。同期舉辦「諾貝爾論壇」,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Klaus von Klitzing教授、Hiroshi Amano教授、Shuji Nakamura教授,以及中芯公司吳漢明博士應邀做了主題報告。
國際磁共振大會
在上海舉行的第19屆國際磁共振大會上,來自全球30餘個國家/地區的近700位學者參加了會議,與會代表交流了在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固體核磁共振方法、液體核磁共振方法、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分子成像、電子自旋共振/四極共振/磁共振譜、核磁共振超極化技術等熱點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會議期間,組織頒發了國際磁共振大會獎(ISMAR Prize)。
國際生物物理學術會議
在北京召開的第八屆國際生物物理學術會議上,來自全球20餘個國家/地區的383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會議分12個專題、3個分會場進行交流,90餘位國內外優秀學者做邀請報告,聽眾近500人。會議共張貼海報120餘張,收到論文摘要150餘篇。會議還組織了「青年科學家獎」頒獎會。
科學普及
2016年,學會舉辦了第十一屆科普工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院士科普報告、「水基本物理問題」高端論壇、支持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創建「胡氏三傑」自然科學實驗中心等科普工作。
2014年,學會舉辦了「第十二屆全國博士生學術年會」物理專題學術交流會、第二屆中國物理學會女物理學家巡迴報告會、院士講科普、科學家進校園等科普活動。
名詞審定
1934年開始,陸續出版了由中國物理學會審定的《物理學名詞》。
2006年,學會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簡稱全國名詞委)1996 年公布的《物理學名詞》基礎上開展了修訂工作。如Q字頭的名詞數量,和96版相比增加了約2倍,新添詞大多以quantum 和quasi-開頭;以spin開頭的詞,為原有詞條數的3倍。在名詞分類目錄表上,特別添加了「交叉學科」欄目,包括天體物理、宇宙學、非線性物理、生物物理、信息物理等方面的部分詞條。新版收錄的詞條總數超過14000則,約為96版的1.8倍。 [16] 2016年2月,新版《物理學名詞》進入公示階段。
參考文獻
- ↑ 委員會組織機構及職責,道客巴巴,2018-07-19
- ↑ 分支機構那些事,一文全明白!,搜狐,201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