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城隍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凤邑城隍庙,称凤山城隍庙、于高雄市凤山区凤明街曹公国小后方、凤仪书院西侧,。主祀凤山县城隍显佑伯,配祀文武判官、阴阳司、廿四司、范谢将军等神祇;后殿祀奉东岳大帝、十殿阎王。
历史沿革
新旧县二城隍 殉逆乱忠节流芳据‘凤山县采访册’的记载:“城隍庙,在凤仪书院西偏,屋二十八间,嘉庆五年建,咸丰九年岁贡生吴春华修。”
凤山设县,溯自康熙二十二年,时县治置于兴隆庄(今左营),康熙五十七年,知县李丕煜始倡建城隍庙。到了乾隆51年(1786年)时,林爽文起事,庄大田于南部响应,兴隆庄之凤山县城被二次攻破。知县汤大奎、典史史谦殉难。
康熙四十三年(1704)凤山知县宋永清奉文归治,决定于兴隆庄修筑县署,并以莿竹围城,定县治于兴隆庄。辖区自二层行溪(今二仁溪)以南,直至沙马矶头现恒春猫鼻头,西起打鼓港高雄港、东至港西旗尾溪旗山镇。除了古凤山县治最初的行政范围,也是旧城城隍庙城隍爷在信仰上最原始的职辖范围。
清代对于祭祀城隍的历史,据《山县志之记载,最早可追溯自康熙十四年(1675),由清廷通令全国,将城隍爷的神牌合祀于山川坛中,并与“本县境内山川之神”、“风云雷雨之神”一同祭祀;而凤山县直至康熙五十七年(1718),知县李丕煜有感于任职以来境内一直未对城隍爷进行专祀,每逢水旱的时候,必须向城隍祝祷,官员百姓无所依凭。因此,邀集地方的仕绅奉捐,于县城北郊右侧兴建凤山县城隍庙。特殊的是,旧城城隍庙在清代与关帝庙、先农坛等是属于官方祀典的庙宇,但却是唯一兴建在城外的城隍庙。
早在清康熙五十七(西元1718)年的时候,凤山县知县李丕煜就已经在旧城北门外兴建了一座城隍庙,目前这一座城隍庙还在左营城南里店仔头路的旧址。[1]
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庄大田事件,乱军攻陷了旧城,凤山县在大竹桥里下陂头街(今凤山市)建立新城后,自然也需要一座城隍庙来和知县分管阴、阳两界,因此嘉庆五(西元1800)年的时候,便由当时的知县吴兆麟在凤仪书院的西边再建一座城隍庙,形成县内有一名知县和两位城隍爷的特殊情况。
光绪廿一(西元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城隍庙被日本政府用来支援陆军病院,等到归还的时候,已经残破不堪了,因此光绪卅四(西元1909)年时,便由管理人林静观等仕绅发起重修。
民国五十七年,城隍庙因为年久失修,由地方人士,著手进行重建工程,耗资新台币一仟三佰多万元,焕然一新,也就是现在的庙貌。
特色
木板刻制:“城隍爷简介”、“城隍庙创建沿革”,精巧别致异于一般石碑风格。 名碑:“忠节流芳”。 木匾:‘你来了’其意义表示人生早晚都要向城隍爷报到。[2] ‘大算盘’表示城隍爷会算出你一生功过与善恶,意指人要心地正直,行为慎独。[3]
资讯
庙会庆典
凤山城隍爷诞辰为农历5月12日,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祝寿仪式。
(开放)时间:早上09:00至晚上08:00
地址:高雄市凤山区凤明街66号
电话 :07-7468360
交通资讯
自行开车: 国道一号:由高雄交流道下,转台1戊线接凤明街即可到达凤山城隍庙。
搭乘大众运输
火车:搭乘火车至凤山火车站,往凤明街方向步行即可到达凤山城隍庙。
影片
参考文献
- ↑ 龟蛇之间与双城情结,风传媒,2020-02-27
- ↑ 凤山城隍庙悬挂“你来了”匾额,警惕世人心存正念,自由时报,2016-08-03
- ↑ 凤山城隍庙 算盘精算人生功与过,真晨报,201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