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高台县

名       称 : 高台县

所属地区:甘肃省张掖市

行政区划:县

下辖地区: 城关镇、宣化镇、南华镇

地理位置: 河西走廊中部, 黑河中游下段

人       口 :15.87万(截止2017年1月)

著名景点 :骆驼城遗址、梧桐泉寺、
                   高台烈士陵园

高台县,是中国甘肃省张掖市下属的一个县,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自古被称为“河西锁钥、五郡咽喉”。高台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有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古城遗址,及魏晋汉墓群、佛教胜地梧桐泉寺高台烈士陵园等著名景点,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形成了蔬菜、制种、番茄、草畜、棉花、葡萄等六大主导产业。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1]

2018年11月,高台县入选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目录

历史概况

高台县历史悠久。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即设表是县,经历代变迁,清雍正三年定名高台县[2]

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境内北凉古都骆驼城遗址距今已有1300多年,遗址总面积29.92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现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县境内古长城、烽燧随处可见,古墓埋藏较多,文物比较丰富。近代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第五军3000余名将士在高台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为高台增添了新的荣光。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同志曾在《西游杂咏·高台》一诗中留下了“悬眼城楼惊世换,高台为你著荣光”的佳句;朱德总司令题名的“高台烈士陵园”已被省政府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台农业基础较好,县已形成温室蔬菜、制种、番茄加工、草畜四大特色主导产业,酿酒葡萄等产业发展较快,2001年农业增加值达到4.85亿元;地方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加工及建筑建材业为主,已建成骨干企业40多家,全县已形成粮食、蔬菜、制种、草畜、矿产五大支柱产业。

地理区划

高台东邻临泽县,西与酒泉市金塔县肃南县明花区相连,南与肃南县大河区接壤,北依合黎山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邻。高台县总面积4459.68平方公里。全境海拔在1260米至3140米之间,气候属大陆沙漠干旱型气候[3]

截至2013年,高台县辖7个镇、2个乡:城关镇、宣化镇、南华镇、巷道镇、合黎镇、骆驼城镇、新坝镇,黑泉乡、罗城乡。有回族、藏族、维族、彝族、满族、裕固族、撒拉族共7个少数民族分布。

自然资源

境内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芒硝、原盐、钾盐、萤石、蛭石、石英石、重晶石、花岗石、石膏等20余种。其中芒硝储量为3000万吨,原盐储量1168万吨,萤石储量170万吨。石英石储量6000万吨,品位高、易开采[4]

旅游文化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高台烈士陵园由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纪念亭,烈士公墓,纪念碑等纪念建筑物组成。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坐落于有“塞上水乡、北凉古都”之称的高台县城,前身为高台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现占地面积200亩,馆内掩埋着红西路-战河西、血战高台而壮烈牺牲的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3000多名红西路军革命烈士。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是目前全国反映中国红西路军历史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纪念馆,年接待游客量达到26万人(次)。

2008年,纪念馆进行了改扩建,馆内珍藏文物3000多件。纪念馆采用传统的文物、图片、照片展示和多媒体景观箱、光电模拟场景、壁画、雕塑、投影等现代陈展方式,有效提高了纪念馆的影响力、震撼力和吸引力。现已成为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一流教育基地。

高台县博物馆

张掖市第二家国家级三级博物馆,位于黑河湿地新区,是一幢三层高的仿古建筑。博物馆建筑面积5565平方米,其中展厅2723平方米,文物库房800平方米,另有多功能电教室、游客服务中心、贵宾接待室、办公室等设施。

馆内现有藏品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32件,二级文物151件,三级文物292件,时代大多界定为汉、魏、晋时期,是省内县级馆中,一级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其中,魏晋壁画砖、彩绘木器、木版画、十六国时期的纪年简牍和汉晋丝绸,构成了我县博物馆的馆藏特色。近年来,馆藏的彩绘壁画砖曾由国家文物局选调赴加拿大、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展出。这些出土文物科研考古价值高,突出反映了五凉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举办过“高台魏晋墓与河西历史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过《高台魏晋墓与河西历史文化研究》大型学术论文集。

骆驼城遗址

骆驼城遗址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骆驼城乡永胜村西。面积29.92万平方米。是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北凉古都。骆驼城遗址分为南、北两城。是国内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唐古代文化遗址。现已出土的数百块彩绘壁画砖,全景式地反映了汉唐时期绿洲屯田、西塞牧猎、交通出行、歌舞宴乐、远古神话等多方面的社会生活,是一部形象的河西开发史。

高台县梧桐泉寺

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处榆木山西侧,196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2月,作为旅游景点进行恢复建设。据高台县志记载,梧桐泉寺因山涧有滴滴泉及梧桐树而得名。

祁连葡萄庄园

祁连葡萄庄园位于高台县南华镇,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总面积2158.32公顷,有葡萄种植园、园艺科技园、葡萄酒生产工业园三大园区组成。

摆浪河水库

摆浪河水库位于祁连山脚下,距县城50多千米,是县境内最大的黑河支流。该库最大坝高43.5米,横跨长度465米,宽6米。建成长196米的14跨高架过河渡槽,河心段最高排架31米。坝坡上建有纪念亭和纪念碑,刻有修建水库时因公捐躯的20名烈士的姓名。

文物非遗

高台县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5处、县级100多处[5]

骆驼城古遗址是全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唐遗址,特大古墓群许三湾古墓群分布密集、保存完好,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高台县博物馆至2010年收藏文物4161件,其中一级文物132件、二级文物151件、三级文物292件,时代大多为汉、魏晋时期。主要有魏晋壁画砖、彩绘木器、木版画、十六国时期纪年简牍和汉晋丝绸等,多出土于骆驼城遗址、许三湾城及墓群。

根据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高台县列入保护范围的不可移动文物由132处增至164处,新增加文物保护点34处。

截至2018年11月,高台县的县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66项,市州级名录30项,省级名录6项,如清街习俗、铁芯子、 高台民歌、黄河灯阵、秦腔獠牙绝技、通背锤八虎棍等。

历史名人

史宁(?~563),年少即以军功官拜别将,迁直阁将军、都督、宿卫禁中。不久,加封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充荆州刺史贺拔胜军司。

朱海南(1891~1950),历任高台县农民协会副主席、高台县水利委员会副主任、高台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副主席。1950年当选为甘肃省劳动模范,出席全国劳动英雄模范大会,在北京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王铭五(1908~1933),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政委、团参谋长、军作战科长等职。

获得荣誉

  • 2017年10月,高台县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 2017年12月,高台县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 2018年6月,高台县入选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 2018年10月,高台县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 2018年11月,高台县入选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 2019年12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视频

高台县相关视频

中国推介—高台
中国工农红西路军纪念馆
高台博物馆今日开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