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长距挖耳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距挖耳草 学名:Utricularia caerulea 狸藻科,又称短梗狸藻,折苞挖耳草,密花狸藻,蓝挖耳草,为狸藻属非常小型至中型食虫植物。其种加词“caerulea”来源于拉丁文“caeruleus”,意为“深蓝色”,指其蓝色的花冠。长距狸藻分布广泛,存在于热带非洲、亚洲以及大洋洲。其生长于溪流附近,沼泽,潮湿草地等开阔地的石头表面潮湿的浅层土壤中。海拔分布范围为40米至2100米处。1753年,卡尔·林奈最先描述了短梗狸藻。[1]

型态特征

长距挖耳草为一年生陆生草本植物。茎匍匐,丝状,具稀疏分枝。叶基生,呈莲座状或散生,呈狭倒卵状匙形或狭线状倒卵形,长5至10公釐,宽1至1.5公釐,顶端圆,具1脉,无毛被。叶于花前凋萎花期宿存。

长距挖耳草的捕虫囊少数散生于匍匐枝及侧生于叶,卵球形,长0.7至1.5公釐,侧扁,具柄;口顶生,边缘密生腺毛;上唇具1条龙骨状喙,长0.3至1.5公釐,喙上疏生而下密生腺毛;下唇无附属物。

长距挖耳草的花序为总状花序,直立,长5至44公分,花位于中部以上,疏生或密生共1至15朵,无毛被。花序轴丝状,直径0.3至1.2公釐,具1至12枚鳞片。苞片与鳞片同形,中部著生,呈狭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渐尖、急尖或钝尖,长2至3公釐。小苞片为狭长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至2公釐。花梗丝状,长2至3公釐,顶端圆,下唇短,为横椭圆形或圆形;花梗于花期直立,果期展开或反折。花萼2裂至基部,裂片不等,密生细小乳突,无毛;上唇为卵状长圆形,长2至3公釐,顶端圆形;下唇短,呈横椭圆形或圆形。花冠为紫色、蓝色、粉红色或白色,喉部常有黄斑,长4至10公釐;上唇为狭卵状长圆形,顶端为圆形或截形,长于上萼片;下唇近圆形,顶端微凹或全缘,喉隆起;距为狭圆锥状或近筒状,基部为宽圆锥状,弯曲或直,通常长于下唇并与其平行或成钝角。雄蕊2枚,无毛;花丝线状,长1公釐;药室汇合,具细小乳突。雌蕊无毛;子房球形,上位,1室,特立中央胎座;花柱短;柱头下唇为圆形,上唇极小,为正三角形。花期为6月至次年春。花序总状,通常有花1-10朵。

长距挖耳草的蒴果为球形或长球形,长2至3公釐,果皮坚硬且不透明,室背开裂。种子为长球形或长圆状椭圆球形,长0.25至0.3公釐,无毛,散生乳头状突起或网纹,网格纵向延长。果期为7月至次年春。

分布范围于印度尼泊尔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高棉寮国泰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纽几内亚帛琉中国关岛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韩国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在台湾因生长环境遭受破坏,仅剩竹北莲花寺湿地、金门田埔湿地有少数植株。属濒临绝种植物。

保育记事

荒野保护协会理事长刘月梅,从1986年起就带领学生进入莲花寺湿地,观察包含长距挖耳草在内的食虫植物,发现在这个山谷里,因为海风的吹袭、停留,不仅空气比周边异常闷热,地面的黄色贫瘠砂土,更有地表迳流流过,也有暗藏伏流,虽然恶劣的环境却是台湾本岛长叶茅膏菜与长距挖耳草唯一的面积略大的自然栖地,而让长叶茅膏菜与长距挖耳草成为新竹的珍宝。到现在已经在这块湿地上从事调查和复育大约有21年的时间。[2]

莲花寺湿地内的长叶茅膏菜植株监测及栖地维护。图片来源:王伟聿

位于西滨公路凤鼻隧道旁的莲花寺湿地,是长叶茅膏菜与长距挖耳草等濒临灭绝的食虫植物及湿地植物的野外“唯一栖地”,自八十六年起,荒野保护协会即在此地做复育至今。该湿地共有七种珍稀植物,除了长叶茅膏菜、小毛毡苔宽叶毛毡苔长距挖耳草等四种食虫植物,还有桃园草点头飘拂草田葱等三种湿地植物。目前内政部营建署暂定为地方级重要湿地,但国防部以严重影响营区射击任务使用的理由,建请剔除。内政部重要湿地审议小组将于12/25针对该湿地再评定。莲花寺湿地是长叶茅膏菜唯一野外生育地,也是“台湾特有种植物”桃园草唯一的野外栖地,数量不到100棵,严重低于稳定族群所需的400棵植株,一旦莲花寺湿地不保,代表桃园草即将灭绝。刘月梅与荒野保护协会新竹分会分会长张正敏共同呼吁,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并一起抢救新竹濒危食虫植物。[3]

就台湾可见长距挖耳草之生育地状况及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其所面临的生存威胁包括入侵种竞争、气候变迁、都市化破坏栖地、农药污染及大雨冲刷等,导致许多野外族群越来越小且破碎,使得长距挖耳草的存续岌岌可危。

由于长距挖耳草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严苛,当环境改变时就可能直接影响其存亡,一旦栖地环境遭受破坏或消失后,要再回复原状更是难上加难,也因此,原栖地的保护及维持是延续长距挖耳草生存最重要的工作。在印度,曾有研究者尝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个体,并在野外进行人工复育,但效果不彰;诸多学者皆呼吁,长距挖耳草的就地保育刻不容缓,否则此一物种将很快就会消失殆尽。[4]

影片

大自然的绿色捕手─台湾原生的食虫植物 
我们的岛第945集食虫植物你好吗(2018-03-1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