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郗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郗恢(?-398年),字道胤,小名阿乞, [1]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东晋将领,太尉郗鉴之孙,北中郎将郗昙之子。妻子是名士谢奕的第三女谢道粲。

  • 历任散骑侍郎、给事黄门侍郎领太子右卫率等职,后升任建威将军、雍州刺史,假节镇守襄阳,在守卫襄阳期间,多次派兵保护洛阳,并多次抵御了后秦、西燕等国的进攻。因功升任征虏将军、又领秦州刺史。
  • 隆安元年,郗恢被召回京城担任尚书,因此举家返回建康,隆安三年,郗恢到达杨口时被殷仲堪遣人暗杀,四个儿子也一同遇害,朝廷追赠郗恢为镇军将军。 [2]

基本信息

姓名    郗恢  
字号    字道胤,阿乞     
民族    汉族      
官职    建威将军、雍州刺史等  
追赠    镇军将军     
出生地   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
出生时间  不详   
去世时间   398年
所处时代   东晋  
主要成就   多次派兵保护洛阳    

人物生平

出镇襄阳

  • 升平五年(361年),父亲郗昙去世,郗恢承袭东安县开国伯的爵位。后担任散骑侍郎,多次升迁后仕至给事黄门侍郎,领太子右卫率。当时晋孝武帝好典籍,郗恢与王珣等人都以才学和文章而得孝武帝亲近;而当时王珣等人与会稽王司马道子的亲信王国宝不和。孝武帝器重郗恢,更对他寄予厚望,想派他出镇外藩,望可以外藩的军事力量平抑日后王珣及王国宝之间的矛盾。太元十七年(392年),雍州刺史朱序求退,并自行离职。孝武帝于是借机擢升郗恢为建威将军、雍州刺史、假节镇襄阳。[3]

抵御诸胡

太元十九年(394年),西燕帝慕容永于长子被后燕皇帝慕容垂领兵围困,于是派儿子慕容弘向郗恢求救,并献上一枚玉玺。郗恢将玉玺上呈朝廷,并建议救援慕容永,令两国相争,无暇南侵;且可待适当时机一并将两国消灭,一举收复河北之地。孝武帝同意,于是派兵救援,然而援军未来得及出发慕容永就覆没。[4] 隆安元年(397年),后秦皇帝姚兴攻略湖城和上洛,并派姚崇攻洛阳。当时洛阳守将夏侯宗之固守金镛城,郗恢派辛恭靖救援洛阳,又命梁州刺史王正胤出子午谷作声援。后秦军因不能攻破洛阳,又因东晋援军将来,故此退兵。战后郗恢升征虏将军,加领秦州刺史,加督陇上军。[4] 

杨口遇害

  • 隆安元年(397年),王恭讨伐王国宝时,桓玄、殷仲堪都起兵相应王恭,郗恢与朝廷分兵牵制桓玄。襄阳太守夏侯宗之、府司马郭毗都认为不能这样做,郗恢把他们都杀了。不久桓玄等人退兵寻阳。召郗恢入京为尚书,郗恢举家返回建康。
  • 隆安三年(399年),到杨口时,殷仲堪暗中派人杀害郗恢及四个儿子,殷仲堪假托为蛮夷所为。事后朝廷追赠镇军将军。[5]

人物成就

  • 郗恢很得关陇之人心,前来投降归附的人数以千计。太元十七年(392年)十月,发生东羌校尉窦冲叛晋侵袭梁州,关中巴蜀人归附前秦之事。太元十七年(392年),前秦以窦冲为左丞相。郗恢派兵守金镛城,以阻从华阴来侵的窦冲。随后配合河南太守杨佺期成功击退窦冲。 [6]

人物轶事

  • 晋安帝隆安年初,郗恢在陕西雍州当刺史,他家中忽然发现一个象壁虎的怪物。怪物每次来都先敲门,一来就是好几只。家里人只好吹灭了灯,都十分害怕。家里人把这事告诉郗恢,郗恢不信,说话间怪物就又来了。隆安二年(398年)时,郗恢因为和殷仲堪在政见上发生了分歧,就去了京城,走到半路就被杀了,他的儿子们也受到株连被害。 [7]

人物关系

人物评价

  • 房玄龄等《晋书》:①以为有藩伯之望。②甚得关陇之和,降附者动有千计。[5] 
  • 何法盛:以为有蕃伯之望。[12]

史书记载

  • 《晋书郗恢传》

参考资料

  1. 《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 (39)王子猷诣郗雍州,雍州在内,见有毾(登毛) ,云:“阿乞那得此物!” ①令左右送还家。郗出觅之,王曰:“向有大力者负之而趋。”郝无忤色。 【注释】①郗雍州:郗恢,字道胤,小名阿乞,曾任雍州刺史。毾登毛 :应作毾登毛 (tàdēng),毛毯。此物当时很少,所以珍贵。
  2. 2.0 2.1 2.2  《晋书郗恢传》 及王恭计王国宝,桓玄、殷仲堪皆举兵应恭,恢与朝廷掎角玄等。襄阳太守夏侯宗之、府司马郭毗并以为不可,恢皆杀之。既而玄等退守寻阳。以恢为尚书,将家还都,至杨口,仲堪阴使人于道杀之,及其四子,托以群蛮所杀。丧还京师,赠镇军将军。子循嗣。
  3. 《晋书郗恢传》 郗恢,字道胤,乃东晋名臣郗鉴次子郗昙之子,姊为郗道茂。少袭父爵,散骑侍郎,累迁给事黄门侍郎,领太子右卫率。恢身长八尺,美鬓髯,孝武帝深器之,以为有藩伯之望。会朱序自表去职,擢恢为梁秦雍司荆扬并等州诸军事、建威将军、雍州刺史、假节,镇襄阳。
  4. 4.0 4.1 《晋书郗恢传》 恢甚得关陇之和,降附者动有千计。初,姚苌将窦冲来降,拜东羌校尉。冲后举兵反,入汉川,袭梁州。时关中有巴蜀之众,皆背苌,据弘农以结苻登。而登署冲为左丞相,徙屯华阴。河南太守杨佺期遣上党太守荀静戍皇天坞以距之。冲数来攻,恢遣将军赵睦守金墉城,而佺期率众次湖城,讨冲,走之。寻而慕容垂围慕容永于潞川,永穷蹙,遣其子弘求救于恢,并献玉玺一纽,恢献玺于台,又陈“垂若并永,其势难测。今于国计,谓宜救永。永垂并存,自为仇雠,连鸡不栖,无能为患。然后乘机双毙,则河北可平”。孝武帝以为然,诏王恭、庾楷救之,未及发而永没。杨佺期以疾去职。恢以随郡太守夏侯宗之为河南太守,戍洛阳。姚苌遣其子略攻湖城及上洛,又使其将杨佛嵩围洛阳。恢遣建武将军辛恭靖救洛阳,梁州刺史王正胤率众出子午谷,以为声援。略惧而退。恢以功进征虏将军,又领秦州刺史,加督陇上军。
  5. 5.0 5.1  晋书卷六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国学导航.2014-09-25
  6. 《资治通鉴》 晋纪三十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十七年(壬辰、392) 冬季,十月............ 巴蜀人在关中者皆叛后秦,据弘农以附秦。秦主登以窦冲为左丞相,冲徙屯华阴。郗恢遣将军赵睦守金墉,河南太守杨期帅众军湖城,击冲,走之。
  7. 《太平广记第68卷 妖怪》 郗 恢 安帝隆安初,雍州刺史高平郗恢家内,忽有一物如蜥蜴,每来,辄先扣户,则便有数枚,便灭灯火。儿女大小,莫不惊惧,以白郗,不信,须臾即来。至龙安二年,郗恢与殷仲堪谋议不同,下奔京师,道路遇害,并及诸子。(出《幽冥录》)
  8. 《晋书郗鉴传》 二子:愔、昙。
  9. 《晋书卷六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昙字重熙,少赐爵东安县开国伯。司徒王导辟秘书郎。朝论以昙名臣之子,每逼以宪制,年三十,始拜通直散骑侍郎,迁中书侍郎。简文帝为抚军,引为司马。寻除尚书吏部郎,拜御史中丞。时北中郎荀羡有疾,朝廷以昙为羡军司,加散骑常侍。顷之,羡征还,仍除北中郎将、都督徐兖青幽扬州之晋陵诸军事、领徐兖二州刺史、假节,镇下邳,后与贼帅傅末波等战失利,降号建威将军。寻卒,年四十二。追赠北中郎,谥曰简。子恢嗣。
  10. 《世说新语笺疏德行第一》 39王子敬病笃〔一〕,道家上章应首过,〔二〕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馀事,惟忆与郗家离婚〔三〕。王氏谱曰:献之娶高平郗昙女,名道茂,后离婚。
  11. 《世说新语笺疏雅量第六·19》:王氏谱曰:“逸少,羲之小字。羲之妻,太傅郗鉴女,名璿,字子房。”
  12. 《何法盛晋中兴书卷七》 郗恢字道胤。高平人。父昙、北中郎将。恢为给事黄 门侍郎。领太子右卫率。美冿叙。风神魁梧。 烈宗器之。以为有蕃伯之望。自太子右一 作左。卫率擢为雍州刺史。世说 注七。书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