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迈克尔·弗雷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迈克尔·弗雷恩
图片来自
迈克尔·弗莱恩
出生 伦敦
国籍 英国
职业 编剧小说
知名作品 哥本哈根、分秒不差、糊涂戏班

迈克尔·弗莱恩(Michael Frayn,1933年9月8日-)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翻译家。著名的剧作有喜剧《傻瓜年代》、《糊涂戏班》(又译《噪音远去》),戏剧《哥本哈根》和《民主》,他的小说代表作则有《一往无前》和《间谍》。[1]他惯于将哲学思考与深刻思想用淡淡的幽默笔调表达出来,其作品将时代背景,情节发展和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巧妙的融合,使得他的作品受到文学界的好评,获得过很多文学奖,并且多成为畅销书,受到民众欢迎。他的妻子是传记作家和记者克莱尔·托马林。[2]

人物生平

弗莱恩生于英国伦敦巴尼特区的Mill Hill。他曾在伦敦南部的金斯顿语法学校接受教育,后服两年兵役。在军队的两年中,他在英国军方设立的联合服务语言学校(Joint Services School for Linguists)中学习了俄语。后进入剑桥伊曼纽尔学院学习道德科学,即当时对哲学专业的叫法。

1957年-1968年大学毕业的他成为英国《卫报》和《观察家报》的记者和专栏作家,并开始了自己的小说与戏剧创作。

弗莱恩从1970年起开始戏剧的创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四个独幕剧的组合《我们中的两个》(Two of us),由理查德·布里尔斯和林恩·李德格莱夫首演,遭到了剧评家的批评。

1975年他的《字母的顺序》上演,获得英国戏剧的重要奖项之一的标准晚报戏剧奖(Evening Standard Award)。

1976年他的《傻瓜年代》上演,这出喜剧以六个学生在离校25年后重新聚会为题,获得较大的成功,获得了当年的英国戏剧界最高奖——劳伦斯·奥利佛奖。


图片来自搜狐网

1982年弗莱恩最广为人知的喜剧作品《噪音远去》(Noises off)又名《糊涂戏班》上演,该剧的创作灵感源于《我们中的两个》的最后一幕闹剧,使用了戏中戏的表现手法,被称为英国战后最成功的喜剧,他也被归为“幽默作家”并再次获得劳伦斯·奥利佛奖。

他最为人知的剧作,也是很多人认为是他最好的剧作,是在1998年上演的《哥本哈根》。该剧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1941年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和他的门生德国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之间的会面,当时丹麦正处于德国的占领之下,而海森堡也许正在进行原子弹的研究,战后对于这次会面玻尔保持缄默,而海森堡则多次予以解释,但真相至今成谜。弗莱恩这一剧作即通过玻尔、玻尔夫人玛格丽特·玻尔和海森堡三个人之间的谈话,探讨了这次会见的多重可能性。这部作品在英国、美国都获得了巨大成功,获得了托尼奖。莱恩最近的剧作《民主》也在伦敦取得了成功,这一剧本取材于德国总理威利·勃兰特和他的个人助理,东德间谍君特·纪尧姆的历史事件,又获得了托尼奖的提名。

除了创作舞台剧剧本之外,弗莱恩还从事剧本的翻译工作,他翻译了安东·契诃夫的四部主要剧作《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和《樱桃园》,以及列夫·托尔斯泰的《启蒙的果实》。他还写了电影剧本《顺时针》,由约翰·克里斯主演,以及电视连续剧《做鬼脸》,主演埃莉诺·布龙。1990年他写的电影剧本《最早与最终》(The first and last)获得国际艾美奖。


图片来自搜狐网

主要作品


图片来自搜狐网
作品 年份 评价 全部
哥本哈根 2002 8.3 编剧
Remember Me? 1997 / 编剧
First and Last 1989 / 编剧
分秒不差 1986 7.1 编剧
Galeria oberta 1985 / 编剧
Theatre Night 1985 / 编剧
Screen Two 1985 / 编剧
Great Railway Journeys of the World 1980 / 编剧
女王台前搞笑会 1976 / 编剧
The Wednesday Play 1964 9.1 编剧
That Was The Week That Was 1962 / 编剧

关于创作


图片来自搜狐网

那么新闻写作和戏剧创作的区别在于什么呢?

弗雷恩认为这两者同根同源—— 都来自于在充满匆忙和惊喜的生活中对某种形式和模式的迫切需要。“所有的记者都必须对这个过程有深刻的认识——当你和朋友见面时,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当你晚上回家时,你会对你妻子说些什么?新闻与戏剧都是故事,能引起人们兴趣的东西。”

而他是多么难得,一直有稳定的冲动去创作这些“模式”。

他的写作热情甚至能追溯到他6岁的时候,但他其实并不来自于一个书香之家。他的父亲是一个材料推销员, 在他的童年回忆中,就没有出现过父亲看书的场景。然而在6岁时, 弗雷恩写了一篇名为《我长大后想住的房子》的作文——那栋想象中的房子是一个大胆的装饰艺术建筑,有平坦的屋顶、白色的水泥墙和沿着角落弯曲的长长的窗户。他的父亲读完这篇早熟的作品后说, “也许,你应该当一名记者。”这句话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如影随形,也许是因为父亲从来就不是一位鼓励型的家长,他对儿子理想工作的设想就是板球运动员,因此这句话的分量也就格外地重。


图片来自搜狐网

从6岁到87岁,他能想象没有创作的生活吗? “有时候我觉得明天就写不出来了。我经常有这种感觉。” 这位耄耋之岁的老人笑着回答。但他并不在意。因为 “到了明天,我还是会坐在办公桌前。”

给青年作家和编剧们的建议?

写同一本书,

同一部戏,

写一遍又一遍

但每次都稍微写得有点不一样……[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