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薦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薦士》
原圖鏈接[桃源圖 圖片來源 ]

作品名稱: 《薦士》

創作年代: 唐代

文學體裁:詩

作者:韓愈

《薦士》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韓愈的詩。[1]

《薦士》是唐代詩人韓愈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此詩是作者向宰相鄭餘慶推薦孟郊而作。詩中先談詩歌發展史,自先秦論至盛唐,盛讚陳子昂變革之功及李白、杜甫詩登峰造極,評述觀點頗為平實。而後從詩才、為人、際遇等角度,描述孟郊實為不可多得的人才,充分肯定其詩歌成就。全詩縱橫開闔,談古論今,信筆馳騁,洋洋灑灑。

韓愈於憲宗元和元年(806年)六月召授權知國子博士,抵長安後與孟郊、張籍張徹、侯喜相友。郊於德宗貞元二十年(804年)辭溧陽尉,時僑寓長安。鄭餘慶元和元年(806年)九月為國子祭酒,韓為其僚屬,向他推薦孟郊。後餘慶於十一月為河南尹,又因李翱薦,奏署郊為水陸運從事,韓愈此番舉薦應有其效果。

詩詞正文

作者簡介

韓愈[2](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貞元十九年(803年),因論事而被貶陽山,後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並從祀孔廟。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在舊《廣東通志》中被稱為「廣東古八賢」之一。[3]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4]

韓愈是北魏貴族後裔,父仲卿,為小官僚。韓愈3歲喪父,後隨兄韓會貶官到廣東。兄死後,隨嫂鄭氏輾轉遷居宣城。7歲讀書,13歲能文,從獨孤及、梁肅之徒學習,並關心政治,確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貞元八年(792年)進士及第,先後為節度使推官、監察御史,德宗末因上書時政之弊而被貶。唐憲宗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韓愈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憲宗元和時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他在思想上崇奉儒學,力排佛老,同時宣揚天命論,認為「天」能賞善罰惡,人只能順應和服從天命。他的這種有神論思想,適應了鞏固封建統治的需要。

長慶四年(824年)八月,韓愈因病告假。同年十二月二日(12月25日),韓愈在長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終年五十七歲。獲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次年三月,葬於河陽。韓愈陵園(韓愈墓)位於河南省孟州市城西6公里韓莊村北半嶺坡上。此地北望太行,南臨黃河,是一片丘陵地帶。[5]

視頻

大語文 唐宋八大家之 韓愈

康震講韓愈之四

參考資料

  1. 《薦士》 詩詞文句網
  2. 《韓愈機簡介》 古詩文網
  3. 韓愈為什麼能成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1-01-14 22:06
  4. 品讀 韓愈·《師說》 騰訊視頻;2015年09月10日
  5.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韓愈陵園」景區 本地二三事;2017-11-21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