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京兆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京兆尹中國古代官職,相當於今日首都地區的行政首長。

簡介

三國以後改稱京兆郡

為三輔(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即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之一。主管今西安及其附近地區,在西漢時期相當於今日首都的市長。

建制沿革

秦以內史掌治京師,漢武帝時分置左右內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為京兆尹,分原右內史東半部為其轄區,因地屬畿輔,故不稱郡。職掌相當於郡太守,但參與朝議,隸屬司隸校尉部,治所在長安。東漢時京兆尹領縣十:長安縣,霸陵縣,杜陵縣,鄭縣,新豐縣,藍田縣,長陵縣,商縣,上雒縣,陽陵縣,為京兆的地方長官。三國魏轄區改稱京兆郡,官名改稱太守。西魏、周、隋仍稱郡,改太守為尹。

唐開元初改雍州為京兆府,並增設少尹,以理府事。後世不置,但習慣上稱呼京師所在地行政長官為京兆尹。唐代初期並沒有設立京兆府。京師所在地的行政機構是雍州府,以高資格的親王擔任雍州牧,唐太宗、中宗、睿宗未即位之前都曾擔任過這一職務。實際上這些親王主要是掛個名,總大綱而已,真正主管雍州事物的是州府長史。唐開元元年,玄宗李隆基設立京兆府,京兆府隸屬京畿道,第一任京兆尹是孟溫禮

唐時京兆府辦公地點在長安城西部的光德坊東南隅,京兆尹一般情況下為從三品官秩,手下有京兆少尹兩名,還有功曹參軍、司錄參軍、司戶參軍、司法參軍、司兵參軍、司倉參軍、司士參軍等相當於現今局一級的官員。京兆府下轄二十三個縣,分別為萬年、長安、禮泉、戶縣、藍田、咸陽、三原、雲陽、涇陽、櫟陽、高陵、渭陽、昭應(臨潼)、金城(興平)、富平、武功、宜壽(周至)、好畤、美原、同官(銅川)、奉天(乾縣)、華原(耀縣)、奉先(蒲城)。其中,萬年、長安縣為赤縣,其餘二十一縣為幾縣。同全國的行政區域一樣,京兆府的轄縣在不同的時期也會有不同的變化。比如唐代宗大曆年間就曾分別將好畤、周至、興平、武功劃出。

唐朝中期以前,京兆尹住在自己的私宅里,每天走班。大中年間,唐宣宗特批錢兩萬貫令京兆尹韋澳在京兆府辦公院內營造官邸。韋澳指派長安縣尉李信主持建設工程,兩萬貫錢建成一座尊貴府邸後,還有餘額上繳,在連續兩次官員政績考核中,韋澳都給李信打了上之下的高分。既然史料中刻意記載下餘額上繳一事,可見當時的工程造價也是有相當大的水分的。

唐朝的京兆尹同漢代一樣為官不易。關於唐時京兆尹的更換頻率,白居易在其《贈友五首》之四一詩中寫到:「京師四方則。王化之本根。長吏久於政,然後風教敦。如何尹京者,遷次不逡巡。請君屈指數,十年十五人。」詩中沒有明指是哪十年,但從此詩的風格來看應是白居易前期的作品。白居易詩風的轉折點在元和十年被貶為江州司馬之後,僅從手頭能夠查到的資料看,從元和元年至元和十年八月,擔任京兆尹的就有十四人次,「十年十五人」當不是虛指。

早在神龍年間,御史中丞盧懷慎就曾經直言官員更換頻繁所造成的弊端,他認為「人之知吏之不久則不從其吏,吏知選之不遙有不盡其能,偷安苟且,脂韋而已。」脂韋的意思是圓滑、阿諂。白居易詩中「長吏久於政,然後風教敦」也是表明官員應該有穩定的任期。

唐寶曆二年,在唐敬宗李湛的堅持下,時在外地任職的裴度重返京師。十七歲的李湛雖然愛玩,但從其處理李紳和裴度二人的事上看,此君頗有己見。在裴度舉辦的一次家宴上,京兆尹劉棲楚在裴度耳邊說悄悄話,侍御史崔咸因而罰裴度吃酒一杯,理由是「丞相不應許所由官咕囁耳語」。

唐代有相繼再任京兆尹的,如劉晏李峴黎干李鄘第五琦柳公綽郗士美等。有父子先後擔任京兆尹的,如柳公綽、柳中郢。有兄弟任京兆尹的,如李仲通(鮮于仲通)、李叔明(鮮于叔明)。有叔侄任京兆尹的,如韓迥韓皋。還有一個叫王甫的禁軍將領自己任命自己為京兆尹,最後被郭子儀殺了。而玄、肅宗時期的崔光遠則創造了另一項紀錄,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三任京兆尹。

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溫派人殺死了刑部尚書兼京兆尹鄭元規,十多天後,又威逼唐昭宗遷往洛陽。長安城中的百姓也被迫按坊移民,整個長安城變成了野蠻拆遷工地。曾經輝煌過的長安城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從此失去了大國之都的地位。

民國初年仍沿清制,將北京轄區縮小為宛平縣等20餘縣。1914年10月,改稱京兆,其行政長官稱京兆尹,頒布了《京兆尹官制》,設立京兆尹公署,京兆的地位與省同。1928年廢《京兆尹官制》。

機構職能

所謂京,是極大的意思,兆則表示數量眾多。定名京兆,顯示出一個大國之都的氣派與規模。

京兆在漢時被形容為輦轂,意思是在天子的車輪之下。離天太近,各種矛盾錯綜複雜,人際關係盤根錯節。唐杜牧在其《阿房宮賦》中寫到:「各抱地勢,鈎心鬥角。」雖說是在描寫建築物,但用在人事方面,也是惟妙惟肖。治理這一塊地方相當不易。

官職為正四品上。滿清即劃其京都及附近30餘縣為一特別行政區,稱順天府,長官稱順天府尹。

歷史典故

故事梗概

「五日京兆「一事源於漢宣帝時期的京兆尹張敞西漢長安流傳着一句話:「前有趙、張,後有三王」,說的是五位有名望的京兆尹,其中的張,就是指張敞。漢宣帝五鳳四年,平通侯楊惲被腰斬後,有官員上奏認為張敞是楊惲的同黨,而且關係密切,不宜再擔任京兆尹。漢宣帝愛惜張敞這一人才,將奏書扣了下來。

儘管奏書留中不發,但大臣們參奏張敞的事情還是在京城傳開了,京兆所在地就是這樣一個環境,有許多事情還沒有形成定議就傳的滿城風雨。這對張敞很不利。此時,張敞布置一個主管捕賊的手下去辦一個案子。這個賊捕椽姓絮名舜,姓很稀有,名和上古的聖賢掛者鈎。絮舜也得知張敞已經遭到彈奏,並認定其一定會被革職查辦,便將肩上的挑子一撂,回家歇着去了。有朋友勸絮舜說,張京兆平日裡待你不薄,你這樣做不是落井下石嗎?絮舜聽不進去他先是說,我以前為張敞幹了不少事,夠盡心的了——有些像員工跳槽時的口氣。然後很有把握的預言到:'現在他張敞自身難保,頂多也再當五天京兆,哪裡還顧得上管我的事。'

張敞聞訊後隨即派人將絮舜抓了回來,罪名估計是擅離職守。這時已經接近年底,冬天即將過去,春天就要來臨。按照慣例,每當一年覆始新春到來之際,身為一國之主的皇帝都要辦一件善事,派使者到民間和首都周圍的各個監獄中去查訪冤情,大赦一批犯人。此案如果不能在新年到來之前結案,絮舜必赦無疑。有關人員根據張敞的指示加班加點突擊辦案,要在新的一年到來之前將絮舜搞定。七查八問終於抓住把柄將絮舜定為死罪,決定執行棄市。臨行刑前,張敞讓人傳話給絮舜:你不是說五日京兆幹不了什麼事嗎,冬天已到盡頭,你還能再活下去嗎?幾天之後,皇帝派出的使者下到基層查問冤情。絮舜的家人用車拉着屍體,將張敞的那番話寫在竹簡上掛在車前,喊冤告狀。漢宣帝認為,張敞此舉也就是量刑不當,可以從輕處置。張敞被免去一切職務回歸到初始化階段,成為一個普通的老百姓。

張敞在家閒着,新任的京兆尹的工作卻很不得力,打架群毆、盜竊搶劫一類案件頻發,長安城中又亂了。漢宣帝重新想到了張敞。來自皇宮的人到達張敞的家門口時,他的妻子和兒女以為大禍即將臨頭,相抱痛哭。張敞大笑,他說:我只是一個貧民百姓,如果要治罪的話,來上兩個縣衙的小卒子就可以綁起來押走,不至於勞駕皇上身邊的人。你們趕快收拾東西,我將受到重用。「五日京兆」一詞就這樣流傳了下來,一般都是指為官不會長久。

衍生故事

提到這個張敞,還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那就是親手給自己的妻子描眉。這本來是自家的私事,不只怎麼搞的傳了出去,長安城中許多人都津津樂道的評價說:張京兆描的眉嫵媚的很(稱為眉嫵)。可見張敞也是個情趣中人。

負責監察工作的官員認為描眉一事有悖於朝廷大員的道德行為準則,就參了一本。漢宣帝親自過問此事,張敞回答說:我聽說在私房之內夫妻之間的事情遠不止描個眉毛。在這方面,漢宣帝的體驗比張敞要深的多,也就一笑了之。

漢代京兆尹

秦漢時期

京兆尹最早出現於秦朝,當時置內史京師行政長官。漢武帝時內史分置為左右,太初元年改右內史為京兆尹,以右內史部為轄區,治所長安縣,職同太守,參預朝政。在兩漢時期與左馮翊右扶風合稱三輔

西漢京兆尹
西漢郡縣 - 漢孺子初始元年(8年) 領縣十二
縣名 縣治所在地 備註
長安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區西北郊外漢長安城 高帝五年(前202年)置縣。[1]
新豐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灞橋街道舊劉家村一帶 秦代名麗邑縣,高祖七年(前200年)改名,因徙豐縣縣名於此,故號「新豐」。[2]
船司空縣 今陝西省潼關縣正北
藍田縣 今陝西省藍田縣西30里
華陰縣 今陝西省華陰市東南3里華陰古城[3] 秦代名寧秦縣,高祖八年(前199年)改名。[4]
鄭縣 今陝西省華陰市西北3里
湖縣 今河南省靈寶市西 秦代名胡縣,建元年(前140年 - 前135年)改名。[5]
下邽縣 今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東北故市鎮巴邑村一帶下邽故城遺址[6]
南陵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24里白鹿原 文帝七年(前173年)析藍田縣置縣。[7]
奉明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城北8里 漢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置縣。[8]
霸陵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舊韓峪鄉霸陵故城遺址 秦代名芷陽縣,文帝九年(前171年)改名。[9]
杜陵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城區南電子城街道沉家橋一帶杜陵故城遺址 秦代名杜縣,元康元年(前65年)改名。[10]
戲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北 漢初廢縣。(不詳何年)

西漢末元始年中(1 - 5年)、廢南陵、奉明2縣[11]

新朝始建國元年(9年),改京兆尹為京兆大尹。始建國天鳳元年(14年),廢三輔,改置京尉、師尉、翊尉、光尉、扶尉、列尉六尉郡,各領十縣,郡官稱大夫[12]更始元年(23年),恢復漢制。

東漢初廢下邽、船司空2縣[13]。建武十五年(39年),湖縣、華陰2縣歸屬弘農郡[14];左馮翊長陵、陽陵2縣,弘農郡上雒、商縣2縣來隸[15]。延熹二年(159年)左右,復置下邽縣[16]。漢靈帝中平年間(184-189),安定郡陰盤縣移寄治於新豐縣,後歸屬京兆尹[17]。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歸屬雍州管轄。東漢末,領長安、霸陵、杜陵、新豐、鄭縣、藍田、長陵、陽陵、上雒、商縣、下邽、陰盤12縣。

魏晉時期

三國時,曹魏以京兆尹轄區置京兆郡,仍置太守[18],屬雍州刺史部黃初二年(221年),封皇子曹禮為秦公,改稱「秦國」。三年(222年)改稱「京兆國」。六年(225年)復為「京兆郡」[19]青龍三年(235年),立宗室曹詢於此,改稱「秦國」,正始五年(244年)曹詢去世,廢封國恢復舊名。

曹魏京兆郡
三國郡縣 - 魏元帝咸熙二年 (265年) 領縣十三
縣名 縣治所在地 備註
長安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
霸城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北 東漢為霸陵縣,魏景初元年(237年)以前改名霸城縣。[20]
杜陵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作杜縣。
鄭縣 今陝西省華縣
新豐縣 今陝西省渭南市
藍田縣 今陝西省藍田縣
上洛縣 今陝西省商州市 東漢為上雒縣,黃初元年(220)改名上洛縣。[21]
商縣 今陝西省丹鳳縣
長陵縣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高陸縣 今陝西省高陵縣 東漢為高陵縣並為馮翊郡屬縣,黃初元年(220年)改名高陸縣並改隸京兆郡。[22]
池陽縣 今陝西省涇陽縣西北 原為馮翊郡屬縣,黃初元年(220年)改隸京兆郡。[23]
陰槃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續漢州郡志》作「陰盤縣」。
下邽縣 今陝西省華縣西北
陽陵縣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魏時廢縣。[24]

西晉時仍無太大改變。廢長陵縣,上洛、商2縣移屬上洛郡,下邽縣移屬馮翊郡,池陽縣移屬扶風郡,馮翊郡萬年縣來隸。西晉末京兆郡領長安、杜陵、霸城、藍田、高陸、萬年、新豐、陰槃、鄭9縣。

西晉京兆郡
西晉郡縣 - 晉愍帝建興四年 (316年) 領縣九
縣名 縣治所在地 備註
長安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
杜陵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
霸城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北
藍田縣 今陝西省藍田縣
高陸縣 今陝西省高陵縣
萬年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原為馮翊郡屬縣,泰始二年(266年)改隸京兆郡。
新豐縣 今陝西省渭南市
陰槃縣 西安市臨潼區 《晉書·地理志》作「陰般縣」。
鄭縣 今陝西省華縣
長陵縣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西晉初廢縣。[25]

南北朝時期

西魏北周仍稱京兆郡。北魏京兆郡領長安、杜、鄠、山北、新豐、霸城、陰槃、藍田8縣。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改郡守為[26]。北周時京兆郡下領七縣:

北周京兆郡
北周郡縣 - 周宣帝大象元年(579年)領縣七
縣名 縣治所在地 備註
長安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12里
萬年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 周明帝二年(558年)分長安、霸城、山北3縣置。[27]
鄠縣 今陝西省戶縣
盩屋縣 今陝西省周至縣 原為周南郡屬縣,建德二年(573年)廢郡來隸。[28]
藍田縣 今陝西省藍田縣 藍田郡屬縣,建德二年(573年)廢郡來隸。[29]
新豐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北
渭南縣 今陝西省渭南市東南 原為渭南郡屬縣,建德二年(573年)廢郡來隸。[30]
山北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 天和三年(568年)廢縣併入萬年縣。[27]
霸城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 建德二年(573年)廢縣併入萬年縣。[27]
杜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 建德二年(573年)廢縣併入萬年縣。[31]
倉城縣 今陝西省周至縣西 北周之世廢縣。[32]
溫湯縣 今陝西省周至縣 北周之世廢縣。[32]
陰盤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西魏、北周之世廢縣。[32]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實行廢郡留州,廢京兆入雍州[33]

隋代京兆郡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置雍州大業三年(607年),天下改州為郡,故名焉。置京兆郡。戶三十萬八千四百九十九,下領二十二縣:大興縣長安縣始平縣武功縣盩厔縣醴泉縣上宜縣鄠縣藍田縣新豐縣華原縣宜君縣同官縣鄭縣渭南縣萬年縣高陵縣三原縣涇陽縣雲陽縣富平縣華陰縣[34]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天下郡改為州,復為雍州。[35]

以後

唐朝開元元年(713年),改雍州為京兆府,雍州刺史為改京兆尹,增置少尹一名。京兆尹後世已不置,但習慣上稱呼京師所在地行政長官為京兆尹。清朝即劃其京都及附近三十餘縣為一特別行政區,稱順天府,長官稱順天府尹。民國初年仍沿清制,其轄區縮小為宛平縣等20餘縣。民國三年(1914年)10月,改稱京兆,其行政長官稱京兆尹,頒布《京兆尹官制》,設立京兆尹公署,京兆的地位與省同。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京兆尹官制》。

行政長官

京兆尹(前104年-9年)

  • □無忌,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出任。
  • 於己衍,漢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坐大逆誅。
  • □建,漢武帝後元元年(前88年)坐祝詛腰斬。
  • 雋不疑漢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至六年(前81年)在任。
  • 樊福,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守。
  • □彭祖,漢昭帝元鳳四年(前77年)出任。
  • 相成,廣陵人,漢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守。
  • 趙廣漢,字子都,涿郡蠡吾人,漢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出任,元康元年(前65年)下獄腰斬。
  • □遺,漢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守。
  • 黃霸,字次公,淮陽陽夏人,漢宣帝元康三年(前63年)守。
  • 張敞,字子高,茂陵人,漢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至甘露元年(前53年)在任。
  • □成,漢宣帝甘露四年(前50年)出任。
  • 陳遂,漢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至二年(前47年)在任。
  • □范,代郡人,漢元帝初元二年(前47年)出任。
  • □成,漢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出任。
  • 張譚,字仲叔,琅邪人,漢元帝永光四年(前40年)至建昭三年(前36年)在任。
  • 王昌,字□賔,漢元帝建昭五年(前34年)至漢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在任。
  • 宋平,字次君,漢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出任。
  • 甄尊,字少公,杜陵人,漢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至四年(前29年)在任。
  • 王遵,漢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至河平二年(前27年)在任。
  • 宋登,齊郡人,漢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至四年(前25年)在任。
  • 王章,漢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至陽朔元年(前24年)在任。
  • 逢信,字少子,平陵人,漢成帝陽朔元年(前24年)至四年(前21年)在任。
  • 王駿,漢成帝陽朔四年(前21年)至鴻嘉元年(前20年)在任。
  • 鄧義,字子華,河內人,漢成帝鴻嘉元年(前20年)至二年(前19年)在任。
  • 劉威,字子然,漢成帝鴻嘉二年(前19年)至三年(前18年)在任。
  • 翟方進,字子威,汝南上蔡人,漢成帝鴻嘉三年(前18年)至永始二年(前15年)在任。
  • 宗正,字子泄,京兆尹長安人,漢成帝永始二年(前15年)至四年(前13年)在任。
  • 何武,漢成帝永始四年(前13年)至元延元年(前12年)在任。
  • 王建,漢成帝元延元年(前12年)出任。
  • 孫寶,漢成帝元延二年(前11年)至三年(前10年)在任。
  • 薛宣,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至二年(前7年)在任。
  • 朱博,漢成帝綏和二年(前7年)在任。
  • 邴漢,字游君,漢哀帝綏和二年(前7年)在任。
  • 王嘉,漢哀帝綏和二年(前7年)至建平二年(前5年)在任。
  • 毋將隆,字君房,東海蘭陵人,漢哀帝建平三年(前4年)至四年(前3年)在任。
  • 申屠博,字次孫,茂陵人,漢哀帝建平四年(前3年)至元壽元年(前2年)在任。
  • 翟萌,字幼中,南陽人,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出任。
  • 孫意,字子承,清河人,漢哀帝元壽二年(前1年)出任。
  • 金欽,漢平帝元始元年(1年)在任。
  • 鍾義,漢平帝元始四年(4年)出任。
  • 武襄,漢平帝元始五年(5年)在任。[36]
  • 劉歆,字子駿,新朝始建國元年(9年)離任。[37]

京兆大尹(9年-14年)

  • 甄尋,新朝始建國二年(10年)被流放。[37]
  • 王嘉,新朝始建國三年(11年)離任。[37]

京兆尹(23年-220年)

京兆太守(220年-221年)

秦相(221年-222年)

京兆相(222年-225年)

京兆太守(225年-235年)

秦相(235年-244年)

京兆太守(244年-312年)

京兆尹(312年-316年)

京兆太守(316年-319年)

京兆尹(319年-329年)

京兆太守(329年-354年)

  • 劉秀離,後趙太寧元年(349年)被斬。[57]

京兆尹(354年-417年)

京兆太守(417年-492年)

京兆相(492年-497年)

京兆內史(497年-508年)

京兆太守(508年-518年)

京兆內史(518年-526年)

  • 薛懷直,河東汾陰人。[70]
  • 李仲遵,隴西狄道人,北魏正光五年(524年)離任。[69]

京兆太守(526年-557年)

京兆郡守(557年-558年)

京兆尹(558年-583年)

京兆尹(607年-618年)

國主

  • 秦公—京兆王曹禮,221年-222年-225年在位。[19]
  • 秦王曹詢,235年-244年在位。
  • 京兆郡開國武公馮熙,492年-495年在位。
      • 京兆郡開國公馮穆,497年徙封扶風。[87]
  • 京兆王元愉,497年-508年在位。
  • 京兆王元繼,518年-526年在位。

視頻1:妻子帶着京兆尹杜大人,準備抓個現行

視頻2:京兆尹0104

參考文獻

  1. 《漢書》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長安,高帝五年置。」
  2. 《漢書》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新豐,驪山在南,故驪戎國。秦曰驪邑。高祖七年置。應劭曰:『太上皇思東歸,於是高祖改築城寺街里以象豐,徙豐民以實之,故號新豐。』」
  3. 呼林貴:《秦寧秦縣城和西漢華陰縣城位置考》,《陝西省考古學會第一屆年會論文集》,1983年。
  4. 《漢書》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華陰,故陰晉,秦惠文王五年更名寧秦,高帝八年更名華陰。」
  5. 《漢書》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湖,故曰胡,武帝建元年更名湖。」
  6. 王仲德編著《古城下邽》,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94頁。
  7. 《漢書》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南陵,文帝七年置。沂水出藍田谷,北至霸陵入霸水。霸水亦出藍田谷,北入渭。」
  8. 《漢書》卷8〈宣帝紀〉:「元康元年,夏五月,立皇考廟。益奉明園戶為奉明縣。」;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奉明,宣帝置也。」
  9. 《漢書》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霸陵,故芷陽,文帝更名。」;《史記》卷22〈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以芷陽鄉為霸陵。」
  10. 《漢書》卷8〈宣帝紀〉:「元康元年春,以杜東原上為初陵,更名杜縣為杜陵。」;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杜陵。故杜伯國,宣帝更名。」
  11. 《漢書》卷73〈韋賢伝〉第43:「請皇高祖考廟奉明園 毀勿修,罷南陵、雲陵為縣。奏可。」
  12. 譚其驤《新莽職方考》
  13. 李曉傑據《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建武六年六月),並省四百餘縣」,認為該縣當於東漢初年省併無疑。(見《東漢政區地理》各郡沿革)
  14. 《續漢志》卷19〈郡國一·弘農郡〉:「湖,故屬京兆。 華陰,故屬京兆。」
  15. 《續漢志》卷19〈郡國一·京兆尹〉:「長陵,故屬馮翊。 商,故屬弘農。 上雒,故屬弘農。 陽陵,故屬馮翊。」
  16. 《續漢志》卷19〈郡國一·京兆尹〉引《黃圖》云:「下邽縣並鄭,桓帝西巡復之。」 《後漢書·桓帝紀》載「延熹二年(159年)冬十月壬申,行幸長安」,李曉傑認為復置下邽縣事當在此年。
  17. 《太平寰宇記》卷27〈雍州·昭應縣〉:「縣即漢新豐之地。……後漢靈末移安定郡陰盤縣寄理於此,今亦謂陰盤城。……其新豐縣自陰盤縣寄理之後,又移理於故城三十里,蓋在零水側。」
  18. 《晉書》卷14〈地理志上〉:「魏文帝即位,分河西為涼州,分隴右為秦州,改京兆尹為太守,馮翊、扶風各除左右,仍以三輔屬司隸。」
  19. 19.0 19.1 《三國志》卷20〈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
  20. 《宋書·州郡志》「南霸城本霸陵,漢舊縣。《太康地誌》曰,霸城何志魏囗」,胡阿祥認為「魏」後當闕「改」字」,孔祥軍認為其說當是。(胡阿祥《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396頁;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論文稿,第97頁)
  21. 《三國志》卷2〈文帝紀〉注引《魏略》:「(黃初元年)詔以漢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隹』。魏於行次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變『雒』為『洛』。」
  22. 《元和郡縣圖志》卷2〈關內道二〉:「高陵縣,畿。西南至府八十里。本秦舊縣,孝公置。漢屬左馮翊。魏文帝改為高陸,屬京兆郡。」;《通典》卷173〈州郡志三〉:「高陵漢舊縣,屬左馮翊,左輔都尉之理。魏文帝黃初元年,改為高陸縣,屬京兆。」
  23.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屬扶風郡屬縣。
  24. 《太平寰宇記》卷26〈關西道二〉:「陽陵城,故弋陽地。景帝改為陽陵縣,屬馮翊。廢城在縣東北四十一里,東至景帝陵二里。曹魏省之。」
  25. 《輿地廣記》卷13〈陝西永興軍路〉:「長陽陵城,屬左馮翊。後漢屬京兆尹。晉省之。」
  26. 《周書》卷4〈明帝紀〉:「〔二年〕三月……改……京兆郡守為京兆尹。」
  27. 27.0 27.1 27.2 《周書》卷4〈明帝紀〉:「〔二年〕六月……分長安為萬年縣,並治京城。」;《太平寰宇記》卷25〈關西道一〉:「《周地圖記》云:後周明帝二年,分長安、霸城及姚興所置山北三縣地,始於長安城中置萬年縣,理八角街已東,屬京兆尹,取舊漢縣名也。天和三年,廢山北縣。建德二年,又省霸城、杜城二縣,以三縣地併入萬年。」
  28.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卷1,第20頁。
  29. 《元和郡縣圖志》卷1〈關內道一〉:「周閔帝割京兆之藍田又置玉山、白鹿二縣,置藍田郡,至武帝省郡復為藍田縣,屬京兆。」
  30. 《太平寰宇記》卷29〈關西道五〉:「渭南縣,本漢新豐縣地,蓋苻堅新置,漢初有渭南郡,因以取名。郭緣生《述征記》云:渭南縣,夷狄所置。」則謂苻姚也。後魏孝昌三年,於今縣東四里明光原上置渭南郡及南新豐縣。西魏廢帝三年,改南新豐為渭南縣,周建顯德二年省郡,以縣屬京兆,割隸華州。」
  31. 《太平寰宇記》卷25〈關西道一〉:「杜陵,漢縣……更名杜縣為杜陵,後魏改為杜城縣(王仲犖考當作「杜縣」),周建德二年省。」
  32. 32.0 32.1 32.2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卷1,第21頁、第23頁。
  33. 《隋書》卷29〈地理志上〉。
  34. 《隋書》卷29〈地理志上〉。
  35. 《舊唐書》卷38〈地理志一〉。
  36.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37. 37.0 37.1 37.2 《漢書·卷九十九中·王莽傳第六十九中》
  38. 《後漢書·卷四十一·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
  39. 《後漢書·卷四十三·朱樂何列傳第三十三》
  40. 《後漢書·卷二十九·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第十九》
  41. 《後漢書·卷四十七·班梁列傳第三十七》
  42. 《後漢書·卷四十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
  43.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
  44. 《後漢書·卷五十一·李陳龐陳橋列傳第四十一》
  45. 45.0 45.1 45.2 《後漢書·卷六十四·吳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
  46. 46.0 46.1 46.2 《後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列傳第四十四》
  47. 《後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48. 《後漢書·卷五十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
  49.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
  50. 50.0 50.1 50.2 《三國志·卷十五·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51. 51.0 51.1 51.2 《三國志·卷十五·卷十六·魏書十六·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
  52. 《晉書·卷三十四·列傳第四》
  53. 《晉書·卷四十六·列傳第十六》
  54.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
  55. 55.0 55.1 55.2 55.3 《晉書·卷六十·列傳第三十》
  56. 《晉書·卷六·帝紀第六》
  57. 《資治通鑑·卷九十八·晉紀二十》
  58. 《資治通鑑·卷一百·晉紀二十二》
  59. 《資治通鑑·卷一〇四·晉紀二十六》
  60. 60.0 60.1 《資治通鑑·卷一〇六·晉紀二十八》
  61. 《資治通鑑·卷一〇七·晉紀二十九》
  62. 《晉書·卷一百十八·載記第十八》
  63. 《魏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一》
  64. 《魏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65.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華荊秦濟四州刺史楊胤季女之墓誌
  66. 《魏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
  67. 《魏書·卷八十八·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68. 68.0 68.1 《魏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69. 69.0 69.1 《魏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
  70. 《魏書·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71. 71.0 71.1 71.2 71.3 《周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七》
  72. 72.0 72.1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
  73. 《周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五》
  74. 《周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七》
  75. 《周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四》
  76. 《周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四》
  77. 77.0 77.1 《周書·卷四十·列傳第三十二》
  78. 《周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六》
  79.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周上柱國鄖襄公墓誌
  80. 《隋書·卷四十七·列傳第十二》
  81. 《隋書·卷六十三·列傳第二十八》
  82. 《隋書·卷五十五·列傳第二十》
  83. 《隋書·卷四十·列傳第五》
  84. 《隋書·卷四十一·列傳第六》
  85. 《隋書·卷四·帝紀第四》
  86. 《隋書·卷五·帝紀第五》
  87. 《魏書·卷八十三·列傳第七十一》

來源

  • 班固,《漢書》,維基文庫
  • 范曄,《後漢書》,維基文庫
  • 房玄齡,《晉書》,維基文庫
  • 沉約,《宋書》,維基文庫
  • 蕭子顯,《南齊書》,維基文庫
  • 魏收,《魏書》,維基文庫
  • 魏徵,《隋書》,維基文庫
  • 杜佑,《通典》,維基文庫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北京:中華書局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系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 胡阿祥 等,《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