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膠州灣租借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膠州灣租借地

圖片來自dingding

德国胶州保护领(德語:Kiautschou, Deutsches Schutzgebiet,通称德国胶澳租借地),德国于1898年在中国设立的租借地,包含胶东半岛胶州湾(膠澳)周边地区,总面积552平方公里。行政中心(首府总督府)位于青岛。1914年由日本军事占领,称作“膠州湾租借地”。

租借地设立时,德国当局基于“膠州”一词进行该处地名的翻译,德文写作“Kiautschou”,英文写作“Kiaochow”、“Kiauchau”或“Kiao-Chau”。中国人为避免与清政府的“胶州”相混淆,一律译作“胶澳[1]

租借历史

德國干涉還遼之後曾想和政府租借港灣,但遭清政府拒絕。1897年,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省曹州府巨野县被杀,被稱為巨野教案。以巨野教案为由,1897年11月14日,德国出兵占据胶澳地区。1898年3月6日德國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租期99年,胶澳成為德意志帝國海軍東亞分艦隊的主要基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英國聯軍於1914年11月發動青島戰役擊敗德軍,日本占领胶澳地区。[2] [3]

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後,於1919年1月18日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作為戰勝國之一,提出返还青岛以及山东权益,遭到日本拒绝,《凡爾賽條約》將包括膠州灣在內的德國租借地交給日本,中国因此爆发了五四运动抗議,中国代表团也拒绝在《凡爾賽條約》上签字。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开幕,中国原想在会中解决山东问题的计划落空,中日双方改为在会外解决山东问题。中日双方经过两个月谈判,于1922年2月4日签署解决山东问题的《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规定日本交还青岛。12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回青岛,1923年5月2日胶济铁路也接收完毕。[4]

行政

历任总督

任期 # 姓名 肖像 任期 职务 军衔 備注
駐軍司令管理膠州灣時期
(東亞分艦隊司令) 棣德利
Otto von Diederichs
1897年11月 - 1898年1月 德國東亞分艦隊司令 海军少将
(駐膠澳德軍司令) 都沛禄
Oskar Truppel
1898年1月 - 1898年4月 駐膠澳德軍司令 海军中校 隸屬東亞分艦隊,後來成為第3任膠澳總督
膠澳總督
1 罗绅达
Carl Rosendahl
1898年4月 - 1899年2月19日 胶澳总督 海军上校 德國政府正式任命的首任總督
2 2 叶世克
Otto Jäschke
1899年2月19日 - 1901年1月27日 胶澳总督 海军上校 任內去世
(代理) 罗尔曼
Max Rollmann
1901年1月27日 - 1901年6月8日 代理胶澳总督 海军上校 都沛祿到達青島履新前代理總督職務
3 3 都沛禄
Oskar Truppel
1901年6月8日 - 1911年5月14日 胶澳总督 海军上校
海軍少將(1905年4月3日晉升)
海軍中將(1907年9月17日晉升)
海軍上將(1911年1月27日晉升)
自願辭職,曾任駐膠澳德軍司令
(代理) 师孟
Ernst van Semmern
1905年2月11日 - 1906年8月21日 代理胶澳总督 海军上校 暫代回國休假的都沛祿總督職務
(代理) 麥維德
Alfred Meyer-Waldeck
[ 1909年4月6日 - 1910年4月2日 代理膠澳總督 海軍上校 暫代回國休假的都沛祿總督職務,後來成為第4任膠澳總督
(代理) 威廉·赫普夫納 1911年5月14日 - 1911年11月22日 代理膠澳總督 麥維德到達青島履新前代理總督職務
4 麦维德
Alfred Meyer-Waldeck
1911年11月22日 - 1914年11月7日 胶澳总督 海军上校 青島戰役後被俘

參考文獻

  1. 朱建君. 《德占胶澳的称谓与地位》. Provincial China (悉尼科技大学). 2009-01-20, 1 (1, Colonialism and Chinese Localities) [2020-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8). 
  2. 德国与日本:一战对手 二战盟友, 德国之声, 2014-07-20 [2020-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8) 
  3. 德国历史的足迹:青岛与德国啤酒, 德国之声, 2013-08-04 [2020-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4. 中国政府收回青岛, [2016-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