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崇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1日),字健生,回族,出生于中国广西临桂县,中国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国民党桂系军首领、国民政府国防部部长、华中剿匪司令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中华民国陆军上将

白崇禧 原图链接

白崇禧是中国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国民党桂系军首领、国民政府国防部部长、华中剿匪司令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中华民国陆军上将

作家白先勇的父亲;胆识超人,用兵机巧百变,谋略深远,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军情,在国军中享有“小诸葛”、“今诸葛”、“当代张良”、“近代第一龙韬虎略将军”、“常胜将军”等美誉,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不仅为国共双方所公认,甚至连侵华日军也不得不仰慕他的智慧和才华,尊称他为“战神”。属国民党“桂系”,地位仅次于李宗仁[1]

生平经历

白崇禧天资聪慧,五岁开始就读于私塾,刻苦用功,而且聪颖异常,几乎过目不忘,熟背《三字经》、《千家诗》、《幼学琼林》、四书、《诗》、《书》、《礼》、《易》、《春秋》、《左传》等教本,自小奠定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

1907年,时年14岁的白崇禧考入桂林陆军小学;18岁即参加广西学生敢死队,北上武汉参加辛亥革命;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在广西陆军第一师任连长、营长等职。

蒋介石(右)与白崇禧(左)曾是至交,图为蒋介石访白崇禧桂林家乡。 图/胡佛档案馆提供 原图链接

1923年,白崇禧在梧州组织了四千人的广西讨逆军,任前敌总指挥兼参谋长。随后与李宗仁的定桂军合作,打败了实力雄厚的旧桂系首领陆荣廷沈鸿英,广西全境统一。从此,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李白新桂系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叱吒风云近三十年。

1923年1月,青年白崇禧作为广西新桂系的全权代表前往广州谒见孙中山大元帅,代表广西竭诚请求加入孙中山的革命行列,并申述广西统一对革命之重要性。孙中山即委任黄绍竑为广西讨贼军总指挥,白崇禧为参谋长。

李宗仁和白崇禧最初二人一同加入孙中山广州的革命阵营,又联合一起驱赶广西的旧军阀。北伐时,北伐期间,蒋介石亲邀白崇禧担任北伐国军参谋长。他先后出任北伐军副总参谋长(代行总参谋长职务)、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等职,率军直入北平,最后完成北伐,被誉为近代中国史上最杰出的军事战略家之一。

北伐一开始,北伐东路军在浙江受挫败,白崇禧挺身而出,表示不计名位,愿赴前线。蒋介石立即任命白崇禧为东路军前敌总指挥,指挥国军进攻江西孙传芳部。江西南昌之役,北洋军阀孙传芳以三倍兵力进行猛烈进攻,蒋介石亲自统帅指挥的黄埔第一军嫡系被击败,九江失守,南昌被围。白崇禧急率李宗仁第七军救援,一举击溃孙传芳两个师。双方肉搏三天三夜,最后孙传芳两万馀人被俘,国军取得北伐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桂系第七军被孙传芳敌军称为“钢军”,并荣获蒋中正国民政府通令嘉奖为“钢军”。从此桂系“钢七军”威震天下,1927年2月收复杭州,3月收复上海,并再次击退孙传芳反攻,歼灭孙部6万馀人,取得北伐第二次大捷。

1927年8月,打响了北伐战争中最激烈、最具决定意义的龙潭战役(南京保卫战)。孙传芳统帅11个师10馀万人众的“五省联军”过长江占领龙潭,南京一带长江北岸尽为孙传芳所陷,蒋中正南京国民政府遭逢危难。

当时正在上海为北伐军筹款的白崇禧,立即从无锡火速赶到镇江。因当地通南京有线电话已遭破坏,白崇禧就地取材使用镇江车站简陋电话指挥,一人同时身兼通信兵、补给司令和指挥官,六天六夜不休不眠,指挥沪杭线上的黄埔第一军刘峙、顾祝同师星夜西进,与李宗仁的第七军、第十九军以及何应钦指挥的第一军陈诚等3个师猛攻龙潭。

8月30日拂晓,白崇禧、李宗仁、何应钦督率指挥各自部队向龙潭孙传芳部十个师约六万馀人进行反攻,战况极为惨烈。“龙潭周围数十里地,炮火蔽天,血肉模糊。战斗的惨烈,实为笔墨所难形容。”是役国军将孙传芳部压缩到长江边后全部歼灭,俘敌四万馀人、缴枪三万枝。

龙潭战役奠定了蒋中正南京国民政府的基业,也决定了显赫一时的五省联帅孙传芳从此一蹶不振,变成光杆司令的转折点。

不少国民党元老对此役印象犹深,于右任老先生曾写一联:“东南一战无馀敌,党国千年重此辞。”行政院长谭延闿亲自赠对联赞颂白崇禧:“指挥能事回天地,学语小儿知姓名。”

1928年6月1日,白崇禧就任武汉北伐军前敌总指挥,5日率军自汉口北上,11日即与阎锡山联袂开进北平,受到各界盛大欢迎,成为历史上由华南领兵攻入北平的第一人。9月6日,白崇禧率军在天津誓师,10日占领唐山,13日占领滦州,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张学良败走大连。23日白崇禧将直鲁军缴械,完全肃清关内,25日白崇禧到达昌黎,滦河以东易帜。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通电东北易帜,宣布效忠南京中央政府。至此,白崇禧“从广西镇南关打到东北山海关”,被誉为“完成北伐的第一人”。[1]

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他地方势力多次开战;八年抗战爆发后,白崇禧被任命为副参谋总长,负责国军训练与作战之督导,抗战初期,白氏曾协助李宗仁,于台儿庄一役大败日军。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并屡有胜果。[2]

战后白崇禧担任国防部长,李宗仁获选中华民国副总统,桂系的实力得到局部肯定。国共内战战局转趋有利共军,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继任代总统。

白崇禧在北伐期间的1927年坚决支持蒋中正“四.一二”清党救国,1949年国难之时又拒不投共,以与中华民国共存亡的决心,舍弃与蒋中正的个人恩怨,从海南岛飞赴风雨飘摇的台湾。长期以来,中共控制的媒体对于白崇禧极尽造谣抹黑之能事,对他伟大的历史抗日功绩刻意只字不提,评价多有嘲讽贬低之意;国民党方面也因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和他与蒋中正之间的个人恩怨,淡化忽略他的巨大功勋。[1]

国共和谈失败之后,桂系无法保住中华民国的半璧江山,本身势力亦无法维持。李宗仁先赴美国治病,1960年代回到中国大陆。白崇禧则前往台湾,却未能担任要职,抑郁而终。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史海】千古战神 北伐抗日名将白崇禧. 大纪元文化网. 2012-09-21 [2019-01-29] (中文). 
  2. 陈琬茜. 民国两冤家 蒋介石为何记恨白崇禧一辈子. 联合报新闻网. 2017-10-01 [2019-01-2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