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甌繡,又稱畫簾,是浙江溫州的地方傳統藝術,產於甌江地區;也是浙江「三雕一繡」特種工藝品之一,由中國傳統刺繡發展而來。它與中國四大名繡(湘繡、蘇繡、蜀繡、粵繡)齊名。
- 中文名稱:甌繡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遺產類別:傳統藝術
- 申報地區 :浙江省溫州市
- 遺產編號:Ⅶ-73
簡介及歷史
簡介
甌繡,浙江溫州的地方傳統藝術,中國六大名繡(寧繡、湘繡、蘇繡、京繡、粵繡、蜀繡)之一,也是浙江「三雕一繡」特種工藝品之一由中國傳統刺繡發展而來。溫州地處甌江之濱,故名,亦名「溫繡」。又稱畫簾.甌繡是我國出口名繡之一,不僅被國家珍藏,還被作為國禮贈送.有「發繡外交」之說。是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
甌繡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錦衣,興盛於明清。
據說甌繡最早產生於民間善於刺繡的婦女之手,古時溫州少女有「十一十二娘梳頭,十二十三娘教繡」的刺繡傳統,足見當時甌繡的普遍和興盛。甌繡為溫州歷代民間婦女的家庭傳統副業,那時的刺繡品種有衣服、小兒帽圈、圍涎、錦肚、婦女鞋面、枕頭、荷包等,題材只有花鳥魚蟲之類。作為一項曾經輝煌的傳統工藝,政府有義務加以扶植和引導,並為之創造良好的環境。
800多年以前,溫州地區已運用刺繡美化服飾,繡品技藝也達到相當水平。甌繡是浙南一帶的傳統手工藝品,可與湘繡、蘇繡、粵繡和蜀繡相媲美,被稱為中國的名繡之一。清咸豐三年(1853),溫州設有專業繡鋪。多以繡官袍、龍袍、壽屏及廟宇應用的繡品為主,內容有人物、花鳥、山水等。以後品種增多,有枕套、被面、衣料等。光緒年間,匝繡銷往歐美與南洋各地。繡工人數曾達到600至800人。
制約甌繡發展的是手工刺繡花費時間長,而工資利潤又較低,繡工每天要繡十幾個小時,每月也只有五六百元報酬。而且女繡工們是完全靠對傳統工藝的喜愛和作為家庭手藝的繼承才堅持下來的。
早在宋、元年間,甌越民間就盛行在鞋、帽、衣服上刺繡,這便是甌繡。經過幾百年的流傳,它的色彩越來越艷,花色品種越來越多,逐漸形成在工藝上獨樹一幟的繡種。甌繡的特點是主題明了、構圖簡潔、針法多變、色彩絢麗、繡面光亮、針腳平齊、神韻生動。甌繡產品分欣賞品與日用品兩大類,以欣賞品為主。內容有人物、走獸、山水、風景等,尤以人物見長。一般選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為題材,如「八仙過海」、「麻姑獻壽」等。甌繡寓大雅於大俗之中,因其人物形象傳神、針法靈活多變而極富觀賞、裝飾和收藏價值,深受老百姓喜愛。在台灣、香港以及海外僑胞中尤其受歡迎。光緒年間,甌繡銷往歐美與南洋各地。
民國5年(1916)溫州設立刺繡局,溫州城區府前街、五馬街、打鑼橋等處,均設有刺繡社。早期工藝美術家蔡墨笑、金靜芝的刺繡作品,曾在巴拿馬、加拿大和美國展出。1922年,溫州刺繡藝人林森友改進甌繡生產,此後甌繡成為供欣賞的藝術品。建國後,城區成立溫州市刺繡社,廣羅人才,擴大生產,具一定規模。甌繡構圖精巧,針法嚴謹,富有地方特色。1957年,名畫家蘇昧朔先生開始為甌繡設計人物繡像。1960年,溫州承接國家級禮品任務,專制精品,甌繡成為高層次的藝術品。20世紀60年代,甌繡遠銷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市場在華僑聚集地、東南亞諸國以及台灣、香港等地區。1982年,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選定一巨幅甌繡為一建築大廳壁飾。
毛竹抽絲編織製成,用彩線在上面繪出花鳥、山水或人物,所以也稱作「畫簾」。 甌繡製品針法繁多,做工精細,以刺繡人物為絕招,具有色彩鮮艷奪目、繡面光亮生動、繡畫巧妙結合、針法勻稱靈活、針腳齊平、構圖簡練、主題突出等特點。
刺繡之所以存在差別主要是由於針法的運用的結果,甌繡經過多個階段發展和多維的整合的結果已經有:齊針、切針、套針、接針、施針、滾針、蔬針、摻針、斷針、側針、包針、纏針、網針、盤針、游針、長短針、打子針、人字針、八字針、排排高、匹匹咬等二十幾種針法。所以,甌繡所繡制出來的繡品構圖精巧、造型準確;畫繡結合、以虛襯實;針法嚴謹、繡理分明;運針靈活、修面生動;色彩鮮明、明亮悅目。*[1]
甌繡特點
構圖精練,紋理分明,針腳齊整,針法多變,繡面光亮適目,色澤鮮泡調和,動物羽毛輕鬆活潑,人物、蘭竹都能繡得精巧傳神。它的風格特點是:「主題突出, 色彩鮮艷, 構圖精練, 理分明。」 具有濃厚的裝飾性和地方風格,它的製作方法是: 將毛竹刮去青皮, 通過分層片, 煮熟抽絲, 編織成竹簾, 然後用顏料和彩線在上面製成作品。針法類型有斷針, 滾針, 亂針等20多種, 品種有錦肚,圍涎等1000多種。
甌繡榮譽
- 1922年,溫州刺繡藝人林森友改進甌繡生產,此後甌繡成為供欣賞的藝術品。
- 1957年,名畫家蘇昧朔先生開始為甌繡設計人物繡像。
- 1960年,溫州承接國家級禮品任務,專制精品,甌繡成為高層次的藝術品。
- 2006年被評為省工藝美術大師甌繡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錦衣。興盛於明清時期,當時多用於廟宇中的刺繡花紋。
甌繡發展
傳統與創新相結合拓展甌繡市場
溫州市甌繡研究所現任所長林媞,是甌繡省級非遺傳承人。從16歲進入溫州甌繡廠工作到如今,她已經從事甌繡創作40多年了。她創作的《錦羽迎春》曾獲得2001年西博會獲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精品展金獎。
林媞說,這些年,他們的創作題材從傳統花鳥、人物,逐步向本土風光發展,推出溫州本土特色伴手禮。不管題材怎麼變化,甌繡精髓還是在的。
甌繡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施成權,這些年一直致力於將傳統與甌繡相結合,以此來拓展甌繡市場。1957年出生的她,從事甌繡這門工藝也已經40多年。她的兒子王施在大學裡學的是外貿專業,但因為受到她的薰陶,還是決定從事甌繡創作,成為了施式甌繡第四代傳承人。由王施設計、施成權主繡的雙面異色繡《荷墨》,就是倆人搭檔的成果,獲得了第十四屆中國工藝美術「中藝杯」藝術品評比大賽金獎。
施成權說,她的工作室里,壁掛作品是賣得最好的,很多人買去做禮物。而這些年,她還嘗試做包包、做衣服,和生活結合,扭轉甌繡僅僅是手工藝品的習慣觀念,拓展開甌繡市場。「只有傳統與創新相結合了,甌繡作品才會有更好的市場。」*[2]
參考來源
- ↑ 甌繡 期貨市場掘金,連續5單盈利? ,金投網
- ↑ 從《飛霞勝景圖》看甌繡的現代傳承與發展-浙江新聞-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網 2019年07月03日 08:28:30 來源: 溫州網 記者 陳培培 張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