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洛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洛宾
王洛宾1.jpg
歌手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籍贯 浙江绍兴
出生 (1913-12-28)1913年12月28日
北京
逝世 1996年3月14日(1996-03-14)(82岁)
职业 民族音乐家
母校 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
配偶 首任妻子:罗姗
第二任妻子:黄玉兰
儿女 王海燕、王海星、王海成
音乐类型 民族音乐
代表作品 《西北歌声》《青海歌声》《哈萨克抒情歌曲集》《沙漠之歌》

王洛宾(1913年-1996年)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籍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

1949年9月在西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进军新疆,时任一野一兵团政治部文艺科长。1958年参与创作歌剧《两代人》和音乐话剧《步步跟着毛主席》;同年被评选为全军先进文艺工作者。1986年11月新疆军区政治部、新疆音乐家协会联合为他举办《人民音乐家王洛宾作品音乐会》,首次向社会全面介绍他的音乐作品,并且授予他“人民音乐家”这一光荣称号。1996年3月14日,王洛宾因患胆囊腺癌,在乌鲁木齐军区总医院去世,享年83岁。

自从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王洛宾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间曾先后两次入狱达十八年之久),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有“西部歌王”之称。主要作品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汉》、《在银色的月光下》等。[1]

尽情挥洒的“西部风格”

西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各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热情奔放。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音乐风格,孕育出王洛宾这位浪漫主义音乐家。聆听王洛宾的歌曲,才能真正地了解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让西北地区那种狂野、粗放,浓郁的民族艺术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下面列举几篇代表作,来欣赏在歌曲中的西部风情。

  1. 《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作品可谓是家喻户晓,在世界上也是被广为流传的作品之一。这首作品吸收了《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的个别调式与音素,整首作品中既有汉族民歌中鲜见的欧洲七声音阶调式,又有哈萨克民歌的音色和青海藏族民歌的风格,优美抒情的乐句,朴素简洁的比兴歌词,生动流畅的旋律,倍受歌唱者的喜爱。即折射出多姿多彩的时代精神面貌,又带给人无限的希望与信念。真切的反映出各民族民间文化中健康积极向上的性情。他所表达的民族文化中,充满了人情的真、善、美,反映出他质朴、真实的个性。
  2. 《掀起你的盖头来》这是王洛宾跟随“西北抗战剧团”在甘肃河西走廊宣传演出时,从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商人那里记录了一首名叫《亚里亚》的新疆民歌。他将搜集、整理来的民间歌曲加上他自己的创作的歌曲,形成了这首很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点的歌曲。王洛宾运用朴实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首作品表现的淋漓尽致,真实的展现出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在人民群众中点燃他们类似的情感体验,引起大家的共鸣,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狱中歌王

王洛宾一生中坐了两次大牢且长达19年。这个命运的十字架,要是放在“凡夫俗子”身上肯定会被压垮,王洛宾不但没有被压垮,反而更坚强,更浪漫,用他的话说:“即使身陷囹圄,我也胸怀坦荡,过着我快乐的日子,写我大我的情歌,谱我美丽的囚犯歌,用我的歌声迎接一切苦难。”

  • 王洛宾第一次被打入监牢是在1946年。国民党马步芳的宪兵认为他早先是抗日的积极分子,怀疑他是共产党的“探子”,一次一次地殴打他,要他改变红色思想,脱离与共产党的关系。面对酷刑,王洛宾死不开口。每次过完“堂”,他都皮开肉绽,浑身是血,然而等他一静下来,他照样“提炼他痛苦的纯美”,写他“大我的情歌”。
  • 王洛宾第二次入狱是在1963年,当时的背景是不言而喻的,仅凭捕风捉影就足以定罪,更何况王洛宾当过马步芳的音乐教官呢。“二进宫”的王洛宾曾经想过自杀,后来因狱中见到一位维族青年的悲惨遭遇而再次崛起。王洛宾在狱中克服重重困难,用血用泪写出了几百首囚歌,被誉为“狱中歌王”。 [3]

情歌之王

王洛宾在西北创作出的《达坂城的姑娘》、《草原情歌》、《阿拉木罕》、《半个月亮爬上来》等700多首情歌,处处洋溢着纯朴、率直、热情、奔放的旋律。

  • 王洛宾的爱情不是男女间的小情小爱;而是对祖国、对社会、对世界的广博之爱,所以王洛宾的情歌足以传唱500年;
  • “愿透过歌曲带给人们美好的享受” 便是王洛宾最后的遗言!
  • “音乐是宗教,爱情是信仰!”
  • 王洛宾一生为信仰而活,为音乐而活;
    • 音乐让他入狱,让他深陷坎坷与伤痛;
    • 同时也是音乐让他度过这些痛苦。
  • 王洛宾一生坎坷,却写出了“足以传唱500年的情歌”,不愧是名副其实的“情歌之王”!

个人生平

演唱中的王洛宾原图链接
  • 1913年12月28日,生于北京东城区艺华胡同一个职员家庭。
  • 1931年,毕业于北京通州潞河中学。
  • 1934年,就读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在北京铁路扶轮中学任音乐教员。
  •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前往山西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老乡上战场》、《风陵渡的歌声》、《洗衣歌》等抗日歌曲。同年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女友罗姗杜明远)结婚。
  • 1938年,在兰州参加“西北抗战剧团”,前往甘肃、青海各地宣传抗日。改编《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虹彩妹妹》、《曼丽》等民歌。
  • 1939年,在青海创作、改编《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等民歌。
  • 1940年,在西宁任音乐教育工作,负责组建“青海儿童抗战剧团”,创作歌舞剧《沙漠之歌》及《送郎出征》、《穆斯林青年进行曲》等抗战歌曲。
  • 1941年春天,前往兰州与妻子罗姗解除婚约。之后被兰州反动当局以“共产党嫌疑”罪名逮捕,关押在兰州城北大沙沟监狱,苦狱三年。在狱中创作《蚕豆谣》、《我爱我的牢房》、《睡在戈壁滩上》等二十余首囚歌。
  • 1944年5月,经多方营救出狱,回到青海继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改编《阿拉木汗》、《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依拉拉》、《曲曼地》等民歌。
  • 1945年,与妻子黄玉兰在西宁结婚,之后生育三子, 1951年冬天黄玉兰在北京病逝。
  • 1949年9月,在西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进军新疆,时任一野一兵团政治部文艺科长,在张掖王震将军共同创作合唱歌曲《凯歌进新疆》。12月任新疆军区文艺科长,编译《苏联最新歌曲集》,改编《哪里来的骆驼队》、《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在银色的月光下》等新疆民歌。
  • 1952年,在南疆喀什二军文工团任音乐教员、创作员。改编《沙枣儿花香》、《圆圆的》、《美就美在眉毛上》等数十首民歌。
  • 1957年,调任新疆军区文工团音乐教员、创作员。参与创作歌剧《战斗的历程》、《无人村》。
  • 1958年,参与创作歌剧《两代人》和音乐话剧《步步跟着毛主席》,同年被评选为全军先进文艺工作者。
  • 1960年,在新疆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20年。关押狱中。
  • 1962年,被假释出狱,回原单位带罪服务,任音乐教员、创作员。改编《江巴拉汗》、《草原上的金太阳》、《天上的云》等数十首民歌。
  • 1965年,被押回狱中继续服刑10年。先后在狱中搜集改编《哈来龙》、《离别》、《阿顿江》、《高高的白杨》、《萨阿黛》等数十首民歌。
  • 1975年,刑满出狱。在政治上继续被管制,在生活极度困难时改编《我愿变成一杯香茶》、《西淋江》、《你的热泪把我的手背烫伤》等数十首民歌。
  • 1978年,为新疆工一师文艺宣传队创作歌剧《托木尔的百灵》。
  • 1979年,应兰州军区政委肖华将军邀请前往兰州为战斗歌舞团创作歌剧《带血的项链》进京参加国庆30周年汇演,获文化部颁发创作二等奖。
  • 1980年,为乌鲁木齐市文工团创作歌剧《奴隶的爱情》。新华社为他发表内参“披露老音乐家王洛宾的困境”的文章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
  • 1981年,新疆军区召开平反大会,为他恢复名誉和军籍,69岁的王洛宾终于重新穿上了军装,任新疆军区文工团艺术顾问。
  • 198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洛宾歌曲集》。
  • 1986年11月,新疆军区政治部、新疆音乐家协会联合为他举办《人民音乐家王洛宾作品音乐会》,首次向社会全面介绍他的音乐作品,并且授予他“人民音乐家”这一光荣称号。新疆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英汉对照《在那遥远的地方》、《丝路情歌》歌曲集。
  • 1988年,75岁的王洛宾光荣离休,享受副师级待遇,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勋章”。
  • 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1992年,荣获文化部、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金唱片特别创作奖”。
  • 1993年,《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11月上海音乐学院授予名誉教授。中国文联出版社为他出版《纯情的梦-王洛宾歌曲集》。
  • 1994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12月被政府授予新疆达坂城荣誉镇长。
  • 1996年3月14日,因患胆囊腺癌,在乌鲁木齐军区总医院去世,享年83岁。20日王洛宾追悼大会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新疆自治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社会各界1500多人参加,国内外社会团体及知名人士发来唁电、唁函500件,送花圈200多个,沉痛哀悼王洛宾先生。
  • 1996年6月王洛宾墓碑落成暨骨灰安放仪式在北京金山陵园举行,首都各界人士及驻军代表500多人参加。国内演艺界及海外华侨纷纷举办“王洛宾作品音乐会”缅怀这位不朽的音乐家。[4]

家属情况

王洛宾全家福原图链接

首任妻子:罗姗(杜明远)

  •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0月,北平大学生合唱团联欢,经同学介绍,王洛宾结识了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攻读西洋画的杜明远,不久后的一次赈灾义演中,男高音伴唱的王洛宾与展示芭蕾舞的杜明远珠联璧合,两颗年轻的心由此贴近。
  • 1941年(民国三十年),兰州一家报社登出了一则离婚启事,宣告二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第二任妻子:黄玉兰(又名黄静)

  • 1945年,经人介绍,王洛宾在青海与一位名叫黄玉兰的护士结了婚。
  • 黄玉兰比王洛宾小16岁,漂亮文静,聪明贤慧,从不与王洛宾红脸,把小家庭安排得妥妥当当,但这是一次短暂的婚姻,结婚六年后来因为政治原因,导致黄玉兰含恨过早离开世界,给王洛宾留下了四个儿女,噩耗从北京传来,远在新疆的王洛宾悲痛欲绝。

儿子:王海燕、王海星、王海成 [5]

三毛与王洛宾的忘年之恋

王洛宾生前的最后一首情歌

鲜为人知的是,王洛宾生前的最后一首情歌,却是唱给远在天国的作家三毛[6]

三毛(英语:Echo,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陈懋平。这个才气沛然的女子,浪漫洒脱,至情至性。她与荷西的那段生死恋,曾令多少在爱中百转千回的人唏嘘不已。当荷西命殒大海之后,三毛的灵魂便也渺渺不知所踪。荷西的死,让她失去了生命中最值得眷顾的理由,其后多年,她一直恍然行走于苍茫的人世间,如果不是念在尚有年迈的父母,她也许早已追随荷西而去。每逢有人劝她再觅良人时,她都黯然神伤。荷西是她的今生与来世,是她的所有前因与后果,除了他,她不知道还能情归何处,心系何人。

1989年,作家夏婕在新疆访问王洛宾后,发表了三篇《王洛宾老人的故事》。三毛从小就爱唱王洛宾改编的民歌,尤其是他的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曾经引发热爱流浪、一心汲远的三毛的无限神往。当她看到夏婕的报道后异常振奋,立即向夏婕索要王洛宾在新疆的联络方式。

随即,她了解到,王洛宾一生历尽坎坷,饱经磨难,曾因“莫须有”的罪名,先后入狱两次,共长达18年,差点将“牢底坐穿”,却信念犹存。年近不惑,妻子病逝,他孤零零地死守在美丽的新疆,仍然痴迷艺术,不断辗转各地,采集民间歌谣。每天黄昏,他都坐在门前看夕阳沈坠;夜幕四垂时,总要对著悬在古旧墙壁上的太太遗像,弹一首曲子给她听。当朋友将王洛宾的故事还没讲完,三毛就哭红了双眼,她说:“这个老人太凄凉太可爱了!我要写信安慰他,我恨不得立刻飞到新疆去看望他!”

一位老人与她同样以爱为信仰

一向拿感情来安身立命的三毛,在现实世界中少有同道,那些锱铢必较的取舍,那些进退有据的权衡,在她看来,怎么会是爱情的真正模样呢?所以当她无意中获知,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一位老人与她同样以爱为信仰时,大喜过望,如逢知音。

于是,她不仅真的给王洛宾写信了,而且病体刚刚痊愈,就欣然前往。

当时三毛通过各种努力,报名参加了大陆旅行团。《明道文艺》主编宪仁先生获悉后,委托她为王洛宾代送稿酬,这就有了她直接见到王洛宾的一个充分理由。在乌鲁木齐只有两天的逗留时间,其他游客都兴致勃勃地去参观这座神秘而迷人的异域城市,三毛却带著自己的膜拜奔赴她心中的偶像——王洛宾家。

1990年4月16日这一天,乌鲁木齐仍春寒料峭。午后,王洛宾独自一人,正蜷缩在躺椅上小憩,忽而被轻轻的叩门声唤醒。门扉开启处,他看到一位秋水剪瞳的女子,披著一头海藻似的长发,身穿黑红格子毛呢外套,浅笑盈盈,仿佛天使一样出现在他的面前。

简短地说明来意并寒暄后,他们便仿佛是莫逆已久的故友一般,开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长谈。其后,馀兴未了,她为他唱了自己的代表作品《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

那一刻,大漠孤烟,哭泣的骆驼,千里奔赴,永失我爱,前尘往事历历涌上心头,而她哀婉凄恻的脸,也在忧伤的旋律中呈现出一种雾锁愁城之美。他一世为人,苦难相伴,亦见惯世间各种丑恶的嘴脸,但那个馀音绕梁的午后,他还是被她的真诚深深打动了:这个清澈如许的女子,尘世的腌臜与市侩丝毫没有将其污损和收买。她遗世独立,悲喜自娱,但平生第一次,她竟会在一个初识的人面前,袒露悲伤,忘情演绎。

投桃报李,他也为她唱了一首狱中的作品《高高的白杨》,并介绍了歌中的故事:一个维吾尔青年在结婚前夜被捕入狱,美丽的未婚妻不久便郁郁死去,青年为了纪念爱人蓄起了胡须。当王洛宾唱到“孤坟上铺满了丁香,我的胡须铺满了胸膛”这句歌词时,三毛哭了,只有经过爱断情殇的人,才能领悟这彻骨的孤独。

唱罢,王洛宾向她诚恳致谢,因为在他看来,她的眼泪便是对他作品最动情的赞美。

一个知己就像一面镜子,反应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一部分

张爱玲说过一个知己就像一面镜子,反应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一部分。

回到台北后,三毛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她将自己在乌鲁木齐对王洛宾的采访整理成《中国“西北民歌之父”王洛宾一鞭钟情》一文在台湾发表,继而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撰写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找到了原作者》,一石激起千层浪,王洛宾的大名迅速蜚声海峡两岸,连三毛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两篇文章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

而王洛宾则应大陆媒体之邀,写了两篇短文《海峡来客》和《回访》,以诙谐、幽默的口吻,高度评价三毛的文化修养和时髦的艺术形象,引起媒体的广泛转载。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文章发表后,许多文学评论家都叹为观止:77岁的老人居然写出了这样不朽的动情之作:“是谁在敲门,声音那样轻,像是怕惊动主人。打开房门顿吃一惊,原来是一位女牛仔。模样真迷人——镶金边的腰带,大方格的长裙,头上裹著一块大花巾,只露著滴溜溜的一双大眼睛......”在文中,王洛宾还不无骄傲地说,“5月间,我把这首歌词寄到了台北,她回信向我道谢,并夸赞我眼睛锐利,能把她生活中极小的动作汲取来作了歌词。”

三毛开始与王洛宾鸿雁传书,万里寄情

离开大陆不久,按捺不住兴奋之情的三毛便开始与王洛宾鸿雁传书,万里寄情。即便关山迢遥,但不到一个月,王洛宾就收到了三毛的第一封来信:公元1990年4月27日

我亲爱的朋友,洛宾:

万里迢迢,为了去认识你,这份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没法抗拒的。我不要称呼你老师,我们是一种没有年龄的人,一般世俗的观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尊敬与爱,并不在一个称呼上,我也不认为你的心已经老了。

回来早了三天,见过你,以后的路,在成都,走的相当无所谓,后来,不想再走下去,就回来。闭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没有办法。照片上,看我们的眼睛,看我们不约而同的帽子,看我们的手,还有现在,我家中蒙著纱巾的灯,跟你,都是一样的。

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在这一点上,我是自由的。上海我不去了,给我来信。9月再去看你。

寄上照片四大张一小张,还有很多。每次信中都寄,怕一次寄去要失落。想你,新加坡之行再说,我担心自己跑去你不好安排。秋天一定见面。 三毛

从1990年5月到8月的短短三个月,三毛就给王洛宾写信达15封之多。

王洛宾忧伤地自嘲:他就像萧伯纳那把破旧的雨伞

她炽烈的感情无遮无拦,跃然纸上。作为写过无数情歌的艺术大师,王洛宾绝不是不解风情的木讷之人,面对三毛的率真与热情,他已经死水一潭的心湖涟漪又起,但横亘在两人之间的现实又让他惴惴不安。于是三思之后,他写信给三毛,委婉表达自己的徬徨:萧伯纳有一把破旧的雨伞,早已失去了雨伞的作用,但他出门依然带著它,把它当作拐杖用!

王洛宾在信里不无忧伤地自嘲:“他就像萧伯纳那把破旧的雨伞。”之后,王洛宾渐渐减少了给三毛写信的次数。为此,三毛匆匆来信,嗔怪王洛宾:“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

三毛与王洛宾相差三十岁,相距万里,别后121天,她在荣总病房的洗手间,自缢身亡! 三毛去世以后,王洛宾曾创作了一首《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

视频链接

1,西部歌王“王洛宾”

2,一首歌唱红了一个村庄, 王洛宾一首《达坂城的姑娘》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