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汉堡见闻(许卫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堡见闻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汉堡见闻》中国当代作家许卫国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汉堡见闻

也许是我们的风气不佳,才显得雷锋的高尚和伟大。每年三月还要来一次活动,大张旗鼓地促进。我觉得在德国处处可见雷锋。早上起来,一个陌生人见到我这个外国人,就友好地打招呼,第一句用德语我听不懂,便改英语,我英语也不懂。我只是点头,他还很抱歉的样子。一次我在路边观望草地的牛羊。德国总有一片一片绿草地。大雨刚过,路上有点积水,川流不息的车子到我面前都一致减速,很奇怪,开始以为他们认识我,过了一会我才明白他们是怕水溅到我身上,实际上不会。有时狭路相逢,他们总是主动让路,不会和你抢道。有一次,我脚有点不舒服,走起路来有点地不平似的,一个开车的人到我面前停下来,意思要带我,我摆手,他就走了。

偌大的超市没一个看守人员,只有门前的几个收钱的人,哪儿是进口,哪儿是出口,不会有人走错。有人说,在德国生活几年都会变傻。这个傻是诚实守法,按规矩办事,有话就说,说完了事,心用在做事上,不去投机取巧,不去费心算计。我们买了几大包东西放在河边,就到那边小岛上放心地去玩,回来那些东西还在那里。主任说,你就是明天来,也没人拿呢。

一次我到米歇尔教堂去,刚进地铁车厢,就过来一个青年人用德语大叫,我茫然,他就指着贴在车厢地图给我看,我依然茫然,他急了,我感觉他好象是不停地叫一个地名。我没动,车子开走了,轮到他在那里茫然望着我。我以为这个人有毛病,下了车,才知道今天车子方向调整了,我只好再坐回去,是我不懂语言,误会了那个热心的青年人了。

这里人买东西有三个人也要排队,不会一拥而上,妇女老人受到高度尊重。男人若在前面,见到妇女来,马上让路。在一个别墅边上,我身后停的一辆车已经发动,我开始是好奇的望那牵狗的妇人,没注意车,不用说,那人肯定是在车里一直耐心等待我觉察他的存在,他不会按喇叭,也不会大声喊叫,等我看到他时,我让开,他还优雅地打个手势,还微笑着说,当克迅!若在我们老家,那喇叭早已炸了。有位先生你问他路,语言听不明白,他干脆就带你去,如果你行走艰难的样子,会有人叫你上他们的车子。我觉得这里好人好事太多。也就贬值了。

四、在基尔海港看博物馆

这是一个海港城市,出了基尔运河就是波罗的海,这里有世界闻名的造船厂,生产军舰,潜水艇。这里一种食物,是当地人引以为宝的绿叶菜,付10欧圆,绿叶菜和肉,火腿随你吃多少。当然值得一说的还很多,你比方说金黄海滩上那些赤裸身体的女人,银发碧眼,丰乳肥臀,长腿细腰,与太阳争艳,让我们这土鳖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天旋地转,难以言表。

但我认为最值得称道的还是博物馆。这里有一个占地很大的农村博物馆,它把几百年的农村风土人情原汁原味地浓缩在这里,一百年一个分部,从头到尾,你就感受了德国的几百年的农村发展历史进程,一件件实物,图画,告诉你时代的变迁,人世的沧桑,错落分散的不同世纪的房子,一个房子里就是一个世纪的缩影。割麦的大砍刀和中国的相似,风车磨面,水车碾米,牛栏马厩,锅灶卧室,衣服家当,各种家庭的摆设…… 修旧如旧,仿古像古,尊重历史,这就是文化!为什么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就好像我们现在也在“乡愁”了。

我们很多家长喜欢带孩子去逛超市,去肯德基,麦当劳。这里家长们喜欢开车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向孩子介绍历史,让他们了解历史。德国人不会陷入历史的荣耀和阴影中,而更注重自然和未来。正是他们对历史的正视和哲人的思考,才得到国际的谅解和同情,不像小日本那种无赖。

我们那里也有博物馆,实际是不务馆。长期关门,也没什么看的,实际上就是文物仓库。后来,我受基尔这里启发,在家乡策划创建了几十个大大小小博物馆,使我们县获得全省“百馆县”美誉。看来处处留心皆文章啊。文化,文化,什么叫文化,我们那里的跟风瞎起哄是一个大文化。我们小县拆了一大片明清建筑,搞了一个随处可见而毫无个性的公园,起了一个俗不可耐的名字-——世纪公园。世界最早的人工河------古汴河就在身边却把它无知的分割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地方,是不能集聚到优质资源和优质人才的。穷的活该啊。只是穷到了老百姓。

欧洲的文明,处处有博物馆是一大亮点。你就是摩天大楼,对于文化人,对于旅游者,对于有品位的企业家,你不如被秋风吹破的杜甫草堂,不如鲁迅陈旧的三味书屋,甚至不如长城上一块砖。传统文化,经过多年风雨依然继续,就凭这点生命力,不就是长生不老吗?长生不老是什么,是神仙哪!

[1]

作者简介

许卫国,江苏泗洪人,编辑记者 文艺编导、文旅策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