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横滨地标大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横滨地标大厦
图片来自WOW Japan

横滨地标大厦日语:横浜ランドマークタワーよこはまランドマークタワー),位于日本横滨市,高296.3公尺[1],楼层数共有有73楼。于1993年至2013年间曾是日本第一高楼,现为日本第二高的大楼(仅次于阿倍野Harukas)及第五高建筑物。

简介

横滨地标塔于1990年3月20日开工,而在1993年7月16日开业。大楼的49楼以下作为办公与零售用途,49至70楼为旅馆,69楼设有观景台,高273公尺,在观景层绕行一圈,不只横滨景色尽收眼底,天气晴朗的时候,还可远眺富士山、东京及伊豆半岛,视野广阔,于黄昏及晚间登楼,景观更佳,闪亮的灯光点缀了平静的港口城市。

横滨地标塔拥有世界第三快的电梯,速度高达每分钟750公尺(时速45公里),仅次于台北101大楼观景台电梯和东京晴空塔

建筑特色

横滨地标大厦位于港未来地区25街区,可透过横滨市内第一座正式电动步道(原为横滨博览会设施)通往樱木町站方向。横滨地标大厦可分为地下3层[2]、地上70层、塔屋3层的塔栋,以及地下4层、地上5层的广场栋。建筑面积23,208m2。楼板面积392,791m[3],仅次于东京都丰岛区阳光城(585,895m2)、爱知县名古屋市中村区JR中央大厦(416,565m2)。

美国建筑师休伊·史东比斯Hugh Stubbins负责基本设计,三菱地所负责细节设计。[4]

大楼外形灵感源自日本传统的梳子。将园林、景观引入超高层商务建筑内,塑造立体空中园林是目前国际上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未来趋势,目前全世界仅有少数的几栋超高层建筑采用了类似的设计手法,地标大厦便是其中之一。

旧横滨第二号船坞
图片来自aliciaisme.pixnet

在其大楼近地空间设计中保留了一处1896年建成的旧横滨第2号船坞(长100m、宽10~30m、深10m)。设计者将其巧妙利用,设计成颇具特色的室外环境,让人们在其中休憩之馀,追忆横滨的历史(横滨是日本第一大造船业基地和著名的港口城市),畅想横滨的未来,成为唤起市民“集体记忆”的场所。

最初曾计画在横滨地标大厦与横滨皇后广场(クイーンズスクエア横浜)之间的北侧再建设一栋摩天大楼,但该计画已被冻结。另外,原先计画高度是300公尺,但因受到羽田机场标准离场航线高度限制,最终设定为296.3公尺。

地标大厦由横滨皇家花园酒店(横浜ロイヤルパークホテル)、办公室、地标广场(购物商场)、Dockyard Garden(广场、美食街)、Sky Garden(展望台)等设施组成。最上层的70楼有饭店的Sky Lounge与宴会场。

从地上三楼可搭乘最大分速约750公尺(时速约45km/h)的电梯直达69楼展望台“Sky Garden”(地上273公尺)。在2004年台北101(最大分速约1,010m〈时速换算で60.6km/h〉)竣工以前是金氏世界纪录速度最快的电梯。现在仍是日本前往展望台最快的电梯。本电梯设有强风管制运转系统,可在强风时维持运转。

大楼的上层部设有透过电脑控制抑制摇晃的巨型制震器[5],同时大楼本体也采用耐震性高的4根支柱构造。屋顶上亦有紧急用的直升机停机坪。

2004年2月,地标大厦旁横滨皇后广场地下的横滨高速铁道港未来线港未来站开业。2008年<为现代美术国际展“横滨Triennale 2008”会场,并在地标广场展示部分作品。

竣工以来,地标大厦位居“日本第一高摩天大楼”宝座将近20年,2012年8月被当时建设中的“阿倍野Harukas”(大阪市阿倍野区)超越。现在仍是“日本层数最多的摩天大楼”、“中部地方以东的东日本最高摩天大楼”及“关东地方最高大楼”、“神奈川县最高大楼”。

交通

乘铁路港未来线至港未来站,步行三分钟。

参考文献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