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揚州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揚州博物館,又稱揚州雙博館,由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和揚州博物館新館組成,位於中國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文昌西路。最重點為印刷史和造船史的演繹,以及元代蟠龍瓶。兼有隋煬帝下江南的介紹。

揚州博物館的的前身是1951年建立的揚州文物館及同年籌建的蘇北博物館。2003年8月成立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揚州雙博館於2003年10月18日開工,2005年竣工並對外開放。

歷史沿革

1951年下半年,蘇北行政公署於史公祠初建揚州文物館;

1953年,改名為江蘇揚州博物館;

1954年,撤消江蘇省揚州博物館;

1957年,重設揚州博物館籌備處;

1958年5月,建立揚州博物館;

1966年開始,由於文化大革命,揚州博物館工作處於半停滯狀態;

1969年,成立毛澤東思想宣傳館下設的文博組;

1973年6月,揚州博物館恢復正常工作;

1987年10月,揚州博物館遷址天寧寺內;

2003年8月,國務院批准成立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

2003年10月18日,揚州雙博館工程正式開工;

2004年4月15日,主體工程封頂;

2005年4月18日,土建工程竣工;

2005年10月9日,揚州雙博展陳展工程竣工並全面對外免費開放[1]

場館組成

廣陵潮

為通史式陳列,其主題突出,設計獨具創意,信息傳播明晰,陳列語言準確,空間處理富有意味而合乎邏輯,為中國地方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樣式摸索出一條全新思路。

國寶廳

陳列面積184平方米,展廳僅陳列1件展品,即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2]。該梅瓶屬於元代景德鎮窯藍釉瓷器中的大型器物,造型秀美,藍釉呈色鮮明純正,腹部白龍環繞於瓶身,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反映了元代景德鎮窯的最高燒造水準。此種梅瓶傳世僅見三件,一件為宮廷舊藏,現存頤和園,一件藏於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兩瓶都有殘損,唯我館此件器型最大、紋飾最為精美,1992年被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寶級文物。

書畫廳

陳列面積717.2平方米,包括《揚州八怪書畫精品展》和《館藏明清書畫展》兩個展覽,陳列文物66件。明清書畫展所選展品多是與揚州密切相關的書畫家的作品,與揚州八怪精品展春蘭秋菊,各擅勝場。

臨時展廳

面積1065.3平方米,可獨立對外開放。雙博館開館以來,就不斷舉辦各種臨時展覽,或從外引進,或內部挖掘主題,先後舉辦了《揚州文物精品集粹展》《鳳鳴岐山——周原西周王朝青銅器玉器精品展》《走進「神五」「神六」大型航天展》《流光溢彩——館藏明清瓷器展》等展覽。

古代雕刻藝術展廳

陳列面積526平方米,陳列文物135件。該展覽展出文物以材質分為玉雕類、石雕類、磚雕類、漆雕類、骨、象牙雕刻類、竹雕類、瓷雕類、核雕類和木雕類等9個種類,分別詮釋燦爛的中國古代雕刻藝術。

視頻

揚州博物館 相關視頻

揚州博物館鎮館之寶元代霽藍釉龍紋梅瓶
揚州博物館文物解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