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慢性肾衰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

病因

主要病因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遗传性肾脏疾病以及长期服用解热镇痛剂及接触重金属等。

  1. 应力争明确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应搞清楚肾脏损害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还是以肾间质小管病变为主,抑或以肾血管病变突出,以便根据临床特点,有针对性治疗。
  2. 应查明促使慢性肾衰竭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可逆性因素,如感染,药物性肾损害,代谢性酸中毒,脱水,心力衰竭,血压降低过快,过低等。
  3. 应注意寻找加剧慢性肾衰竭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减退的某些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凝状态,高蛋白质饮食摄入,大量蛋白尿等。

分期

慢性肾衰竭(CRF)时称尿毒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损害并进行性恶化,当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接近于正常10%~15%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症状。

(一)由于肾功能损害多是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程度和特点,我国传统地将肾功能水平分成以下几期:

肾功能代偿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1/2时,血尿素氮和肌酐不升高、体内代谢平衡,不出现症状(血肌酐(Scr)在133~177μmol/L(2mg/dl))。

肾功能不全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50 以下="以下" 血肌酐="血肌酐" scr="Scr" 水平上升至177μmol="水平上升至177μmol" l="L" mg="mg" dl="dl" 以上="以上" 血尿素氮="血尿素氮" bun="BUN" 水平升高="水平升高">7.0mmol/L(20mg/dl),病人有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多,轻度贫血等症状。

肾功能衰竭期

当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到20ml/min以下,BUN水平高于17.9~21.4mmol/L(50~60mg/dl),Scr升至442μmol/L(5mg/dl)以上,病人出现贫血,血磷水平上升,血钙下降,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

尿毒症终末期

Ccr在10ml/min以下,Scr升至707μmol/L以上,酸中毒明显,出现各系统症状,以致昏迷。

(二)美国肾脏病基金会DOQI专家组对慢性肾脏病(CKD)的分期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该分期方法,已为临床广泛认可和使用。

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是最早、最常见症状。

  1. 厌食(食欲不振常较早出现)。
  2. 恶心、呕吐、腹胀。
  3. 舌、口腔溃疡。
  4. 口腔有氨臭味。
  5. 上消化道出血。

2.血液系统

  1. 贫血是尿毒症病人必有的症状。贫血程度与尿毒症(肾功能)程度相平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为主要原因。
  2. 出血倾向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等,与血小板破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等有关,可能是毒素引起的,透析可纠正。
  3. 白细胞异常白细胞减少,趋化、吞噬和杀菌能力减弱,易发生感染,透析后可改善。

3.心血管系统:是肾衰最常见的死因。

  1. 高血压大部分病人(80%以上)有不同程度高血压,可引起动脉硬化、左室肥大、心功能衰竭。
  2. 心功能衰竭常出现心肌病的表现,由水钠潴留、高血压、尿毒症性心肌病等所致。
  3. 心包炎尿素症性或透析不充分所致,多为血性,一般为晚期的表现。
  4. 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钙化进展可迅速,血透者更甚,冠状动脉脑动脉、全身周围动脉均可发生,主要是由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所致。

4.神经、肌肉系统

  1. 早期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2. 晚期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显著。
  3. 透析失衡综合征与透析相关,常发生在初次透析的病人。尿素氮降低过快,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引起颅内压增加和脑水肿所致,表现恶心、呕吐、头痛,严重者出现惊厥。

5.肾性骨病:是指尿毒症时骨骼改变的总称。低钙血症高磷血症活性维生素D缺乏等可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上述多种因素又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即肾性骨病),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高周转性骨病)、骨软化症(低周转性骨病)、骨生成不良及混合性骨病。肾性骨病临床上可表现为:

  1. 可引起自发性骨折。
  2. 有症状者少见,如骨酸痛、行走不便等。

6.呼吸系统

  1. 酸中毒时呼吸深而长。
  2. 尿毒症性支气管炎肺炎蝴蝶翼胸膜炎等。

7.皮肤症状:皮肤瘙痒尿素霜沉积尿毒症面容,透析不能改善。

8.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表现有:

  1. 肾脏本身内分泌功能紊乱如1,25(OH)维生素D、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和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过多;
  2. 外周内分泌腺功能紊乱大多数病人均有继发性甲旁亢(血PTH升高)、胰岛素受体障碍、胰高血糖素升高等。约1/4病人有轻度甲状腺素水平降低。部分病人可有性腺功能减退,表现为性腺成熟障碍或萎缩、性欲低下、闭经、不育等,可能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有关。

9.并发严重感染:易合并感染,以肺部感染多见。感染时发热可无正常人明显。

检查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项目包括尿常规、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糖血尿酸血脂等以及血电解质(K,Na,Cl,Ca,P,Mg等)、动脉血液气体分析、肾脏影像学检查等。[2]

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主要方法有:检测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放射性核素法测GFR等。我国Ccr正常值为:90±10ml/min。对不同人群来说,其Scr、Ccr值可能有显著差别,临床医师需正确判断。

影像学检查

一般只需做B型超声检查,以除外结石肾结核肾囊性疾病等。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做放射性核素肾图、静脉肾盂造影、肾脏CT和磁共振(MRI)检查等。肾图检查对急、慢性肾衰的鉴别诊断有帮助。如肾图结果表现为双肾血管段、分泌段、排泄功能均很差,则一般提示有CRF存在;如肾图表现为双肾血管段较好,排泄功能很差,呈“梗阻型”(抛物线状),则一般提示可能有急性肾衰竭存在。

鉴别诊断

肾前性急性肾衰竭

由于肾前因素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致肾血流量灌注不足引起的肾功能损害。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肾小管对尿素氮、水和钠的重吸收相对增加,病人血尿素氮升高、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肾前性急性肾衰病人的肾小球及肾小管结构保持完整,当肾脏血流灌注恢复正常后,肾小球滤过率也随之恢复。但严重的或持续的肾脏低灌注可使肾前性急性肾衰竭发展至急性肾小管坏死。[3]

  1. 有效血容量减少①出血创伤、外科手术、产后、消化道等。②消化液丢失呕吐、腹泻、胃肠减压等。③肾脏丢失应用利尿剂、糖尿病酸中毒等。④皮肤和黏膜丢失、烧伤、高热等。⑤第三腔隙丢失挤压综合征、胰腺炎、低清蛋白血症等。
  2. 心输出量减少包括充血性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包填塞严重心律失常等。
  3. 全身血管扩张败血症、肝功能衰竭、变态反应、药物(降压药、麻醉剂等)。
  4. 肾脏血管收缩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的应用、肝肾综合征。
  5. 影响肾内血液动力学改变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

2.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1. 输尿管阻塞①腔内阻塞结晶体尿酸等、结石、血块等。②腔外阻塞腹膜后纤维化、肿瘤血肿等。
  2. 膀胱颈阻塞前列腺肥大、膀胱颈纤维化、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癌等。
  3. 尿道阻塞狭窄等。

3.肾性急性肾衰竭

  1. 肾小管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最常见。病因分肾缺血和肾中毒。①肾缺血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未及时解除。②肾中毒常见肾毒性物质,如药物、造影剂、重金属、生物毒素、有机溶剂、肌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轻链蛋白、高钙血症等。[4]
  2. 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
  3. 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过敏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败血症、严重感染等。
  4. 肾微血管疾病原发性或继发性坏死性血管炎恶性高血压肾损害。
  5. 急性肾大血管疾病肾脏的双侧或单侧肾动脉/肾静脉血栓形成或胆固醇结晶栓塞;夹层动脉瘤出血,肾动脉破裂
  6. 某些慢性肾脏疾病在促进慢性肾衰竭恶化的因素作用下,导致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出现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治疗

饮食治疗

  1. 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0.6克/(公斤体重·天)、富含维生素饮食,如鸡蛋、牛奶和瘦肉等优质蛋白质。病人必须摄入足量热卡,一般为30~35千卡/(公斤体重·天)。必要时主食可采用去植物蛋白的麦淀粉。
  2. 低蛋白饮食加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治疗,应用α-酮酸治疗时注意复查血钙浓度,高钙血症时慎用。在无严重高血压及明显水肿、尿量>1000ml/天者,食盐2~4g/天。

药物治疗

CRF药物治疗的目的包括:

  1. 缓解CRF症状,减轻或消除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2. 延缓CRF病程的进展,防止其进行性加重;
  3. 防治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1.纠正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

  1. 纠正代谢性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处理,主要为口服碳酸氢钠(NaHCO)。中、重度病人必要时可静脉输入,在72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基本纠正酸中毒。对有明显心功能衰竭的病人,要防止NaHCO输入总量过多,输入速度宜慢,以免使心脏负荷加重甚至心功能衰竭加重。
  2. 水钠紊乱的防治适当限制钠摄入量,一般NaCl的摄入量应不超过6~8g/天。有明显水肿、高血压者,钠摄入量一般为2~3g/天(NaCl摄入量5~7g/天),个别严重病例可限制为1~2g/天(NaCl2.5~5g)。也可根据需要应用襻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噻嗪类利尿剂及贮钾利尿剂对CRF病(Scr>220μmol/L)疗效甚差,不宜应用。对急性心功能衰竭严重肺水肿者,需及时给单纯超滤、持续性血液滤过(如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慢性肾衰病人轻、中度低钠血症,一般不必积极处理,而应分析其不同原因,只对真性缺钠者谨慎地进行补充钠盐。对严重缺钠的低钠血症者,也应有步骤地逐渐纠正低钠状态。
  3. 高钾血症的防治肾衰竭病人易发生高钾血症,尤其是血清钾水平>5.5mmol/L时,则应更严格地限制钾摄入。在限制钾摄入的同时,还应注意及时纠正酸中毒,并适当应用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增加尿钾排出,以有效防止高钾血症发生。对已有高钾血症的病人,除限制钾摄入外,还应采取以下各项措施:
  • 积极纠正酸中毒,必要时(血钾>6mmol/L)可静滴碳酸氢钠。
  • 给予襻利尿剂:最好静脉或肌肉注射呋塞米或布美他尼。
  • 应用葡萄糖-胰岛素溶液输入。
  • 口服降钾树脂:以聚苯乙烯磺酸钙更为适用,因为离子交换过程中只释放离钙,不释放出钠,不致增加钠负荷。
  • 对严重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且伴有少尿、利尿效果欠佳者,应及时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1. 高血压的治疗:对高血压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不仅是为了控制高血压的某些症状,而且是为了积极主动地保护靶器官(心、肾、脑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拮抗剂、襻利尿剂、β-阻滞剂、血管扩张剂等均可应用,以ACEI、ARB、钙拮抗剂的应用较为广泛。透析前CRF病人的血压应<130/80mmHg,维持透析病人血压一般不超过140/90mmHg即可。
  2. 贫血的治疗和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的应用:当血红蛋白(Hb)<110g/L或红细胞压积(Hct)<33%时,应检查贫血原因。如有缺铁,应予补铁治疗,必要时可应用ESA治疗,包括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达依泊丁等,直至Hb上升至110~120g/L。
  3. 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和肾性骨病的治疗:当GFR<50ml/min后,即应适当限制磷摄入量(<800~1000mg/天)。当GFR<30ml/min时,在限制磷摄入的同时,需应用磷结合剂口服,以碳酸钙、枸椽酸钙较好。对明显高磷血症(血清磷>7mg/dl)或血清Ca、P乘积>65(mg2/dl2)者,则应暂停应用钙剂,以防转移性钙化的加重。此时可考虑短期服用氢氧化铝制剂或司维拉姆,待Ca、P乘积<65(mg2/dl2)时,再服用钙剂。对明显低钙血症病人,可口服1,25(OH)D(钙三醇);连服2~4周后,如血钙水平和症状无改善,可增加用量。治疗中均需要监测血Ca、P、PTH浓度,使透析前CRF病人血IPTH保持在35~110pg/ml;使透析病人血钙磷乘积<55mg2/dl2(4.52mmol2/L2),血PTH保持在150~300pg/ml。
  4. 防治感染:平时应注意防止感冒,预防各种病原体的感染。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原则,与一般感染相同,唯剂量要调整。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应选用肾毒性最小的药物。
  5. 高脂血症的治疗:透析前CRF病人与一般高血脂者治疗原则相同,应积极治疗。但对维持透析病人,高脂血症的标准宜放宽,如血胆固醇水平保持在250~300mg/dl,血甘油三酯水平保持在150~200mg/dl为好。
  6. 口服吸附疗法和导泻疗法:口服吸附疗法(口服氧化淀粉或活性炭制剂)、导泻疗法(口服大黄制剂)、结肠透析等,均可利用胃肠道途径增加尿毒症毒素的排出。上述疗法主要应用于透析前CRF病人,对减轻病人氮质血症起到一定辅助作用。
  7. 其他
  • 糖尿病肾衰竭病人随着GFR不断下降,必须相应调整胰岛素用量,一般应逐渐减少;
  • 高尿酸血症通常不需治疗,但如有痛风,则予以别嘌醇;
  • 皮肤瘙痒外用乳化油剂,口服抗组胺药物,控制高磷血症及强化透析或高通量透析,对部分病人有效。

尿毒症期的替代治疗

当CRF病人GFR6~10ml/min(血肌酐>707μmol/L)并有明显尿毒症临床表现,经治疗不能缓解时,则应让病人作好思想准备,进行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可适当提前(GFR10~15ml/min)安排透析。

1.透析治疗

  1. 血液透析应预先给病人作动静脉内瘘(位置一般在前臂),内瘘成熟至少需要4周,最好等候8~12周后再开始穿刺。血透治疗一般每周3次,每次4~6小时。在开始血液透析6周内,尿毒症症状逐渐好转。如能坚持合理的透析,大多数血透病人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不少病人能存活15~20年以上。
  2. 腹膜透析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CAPD)应用腹膜的滤过与透析作用,持续地对尿毒症毒素进行清除,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将医用硅胶管长期植入腹腔内,应用此管将透析液输入腹腔,每次1.5~2L,6小时交换一次,每天交换4次。CAPD对尿毒症的疗效与血液透析相似,但在残存肾功能与心血管的保护方面优于血透,且费用也相对较低。CAPD的装置和操作近年已有显著改进,腹膜炎等并发症已大为减少。CAPD尤其适用于老人、有心血管合并症的病人、糖尿病病人、小儿病人或作动静脉内瘘有困难者。

2.肾移植

病人通常应先作一个时期透析,待病情稳定并符合有关条件后,则可考虑进行肾移植术。成功的肾移植可恢复正常的肾功能(包括内分泌和代谢功能),使病人几乎完全康复。移植肾可由尸体或亲属供肾(由兄弟姐妹或父母供肾),亲属肾移植的效果更好。要在ABO血型配型和HLA配型合适的基础上,选择供肾者。肾移植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治排斥反应,常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硫唑嘌呤和(或)麦考酚吗乙脂(MMF)等。近年肾移植的疗效显著改善,移植肾的1年存活率约为85%,5年存活率约为60%。HLA配型佳者,移植肾的存活时间较长。

视频

什么是慢性肾衰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