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季雨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季雨霖

季雨霖
出生 1881年
国籍 中国
别名 季良轩
职业 军人
知名于 参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

季雨霖(1881—1918),字良轩,男,汉族,湖北荆门高阳季桥村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1902年投笔从戎,入湖北新军任哨长,后保送将弁学堂习军事,毕业后任第八镇十六协三十一标三营督队官。

1912年3月,返抵武昌,所部编为第八镇,又改为第八师,任师长。不久辞职。

1913年,在口参加二次革命,遭到失败。后由上海日本,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

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号召襄河旧部起兵。

1918年2月11日,为军阀鹰犬黎天才杀害于钟祥县。 [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季雨霖

别   名: 季良轩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 湖北荆门高阳

出生日期: 1881年

逝世日期: 1918年2月11日

职   业: 军人

毕业院校: 将弁学堂

信   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参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

人物简介

季雨霖(1881—1918),字良轩,湖北荆门人。

有感于甲午庚子之变,1902年投笔从戎,入湖北新军任哨长,后保送将弁学堂习军事。并与刘静庵等组织日知会,共谋革命。毕业后任第八镇十六协三十一标三营督队官。

人物生平

季雨霖书法作品

1906年12月季雨霖张难先、刘静庵等受孙中山派遣到底南昌,在汉阳伯牙台举行会议,响应辛亥革命起义爆发。

1907年1月,因密谋响应萍浏醴起义被捕入狱。在狱中遭严刑审讯。

1908年4月,经黎元洪、曾广大保释,辗转沈阳成都,投效川督赵尔巳,保送四川陆军讲武堂深造。

1911年1月结业,荐充兵备提调兼理陆军警察事。武昌起义爆发,疾驰回鄂,黎元洪委以标统。时汉口争夺战况惨烈,奉命过江督战, 三战三捷,不幸胸肋中弹,仍战不辍。伤愈,改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旋选派为安襄郧荆招讨使,率部60余人及步兵一营。

1911年于11月20日溯汉江北征,在沌口吸收两队民军,24日抵仙桃镇,颁布招讨工作,八香味内容,与李亚东、刘英、梁钟汉部合兵一 处。

1911年12月16日进驻沙洋,筹集堤工经费,复修沙洋汉江溃堤,使荆、江、潜、沔、监5县农田受益。至沙洋筹饷后,以炮兵援唐西支 攻破荆州,命高仲和率军务部先进军襄阳。下荆州后,季北上过安陆府治钟祥,逐张楚材,杀全明汉,收编所部,致遭襄阳民军司令张国荃疑惧警戒,几经疏解。

1912年1月进驻襄阳,武昌电令季为总司令,委梁钟汉为府知事。乘出师北征之际,授计阙龙,伏兵刺杀张之部将李秀昂,收编其众,

以削张国荃之势。师至新野,逢南北和议成。黎元洪严电季均“停止前进”,使北征功败垂成。

1912年2月21日自新野班师。23日,电辞总司令官兼郧阳军队事务,都督黎元洪回电挽留。所部在襄阳小休后返武昌。

1912年3月17日行抵沙洋,深觉今后事不可测,约集部中同事数十人歃血为盟,誓共生死。22日抵汉川,25日抵武昌,进都督府。此番北征历时125天,征程180多公里,攻克府、县、市、镇32座,招集、扩充兵力计陆军11376人,水师824人。

1912年3月26日,黎元洪签署慰勉电文,盛赞招讨之功,属部改编鄂军第八镇,季任统制。

1912年9月后改为第八镇师,继任师长,授陆军中将衔,勋位三级。

1913年春,袁世凯密谋行刺宋教仁得逞,激起义愤,黄兴从上海派田桐携信致季雨霖等称:“吾党同志,务当振奋精神,重新努力。”遂即与詹大悲蔡济民蒋翊武熊秉坤蔡汉卿等会晤,计议倒黎讨袁。

1913年4月,在武昌联系军政界党人团长以上知名人士40余人,秘密组织“改进团”,以“改进湖北军政”为名,继续革命事业,众推 举季为团长。事发,黎元洪悬赏通缉,季连夜乘外轮赴沪。

1913年6月,与詹大悲率众回汉,刻意再举。未成,又东渡日本,在东京参加“中华革命党”,不久潜回东北。袁死,黎元洪继任大总 统后复其原职。[2]

1917年6月,护法军兴,招纳驻襄河旧部,起兵助北伐,在沙洋成立护法联军司令部。时襄阳镇守使黎天才见其声望能力远高于己,心 怀嫉妒,着驻扎钟祥县城部属旅长犹龙于农历除夕(1918年2月10日),将季雨霖、阙龙卿定福毕壮飞持至钟祥,2月11日深夜,被乱枪杀害。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纪念沙洋革命烈士季雨霖!,沙洋信息网, 2014-9-17
  2. 季雨霖:从招讨使到首任改进团团长,百度文库,201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