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千代田號防護巡洋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千代田號防護巡洋艦(日語:千代田/ちよだ chiyoda ?)是大日本帝國海軍防護巡洋艦(日本海軍法令上分類為三等巡洋艦)。

本艦的建造目的,是為了代替之前失蹤的畝傍。本艦作為日本聯合艦隊的其中一員參加了甲午戰爭與清朝北洋艦隊作戰[1],大多從事偵察等輔助任務。後來先後改為海防艦、魚雷母艦(又稱魚雷艇補給船,日語:水雷母艦)、潛艇母艦(又稱潛艇魚雷補給船,日語:潛水艦母艇)、訓練船,最後作為靶艦被擊沉。

本艦的艦名來源於江戶城的別稱「千代田」(意謂「流傳子孫千代的土地」),繼承自幕末炮艦千代田形。此後該名字又多次得到利用,包括太平洋戰爭時期的日軍輕型航空母艦和戰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兩艘潛艇救援船。

設計和概述

1883年(明治16年),日本決定購建新的「大艦」,以充實海軍軍力。最終方案為向英國訂購兩艘(即浪速、高千穗),以及向法國訂購一艘(即畝傍)。然而1886年底,畝傍在建成返航途中失蹤,日本方面獲賠保險金124萬5309日元,並決定將獲得的保險金用於建造一艘新的軍艦來代替失蹤了的畝傍。出於對法式設計的不信任,新艦的訂單交給了英國公司,由設計師白勞易根據日方要求進行設計,在格拉斯哥造船廠進行建造。

本艦外觀上有3根桅杆,均為單根樣式。前桅杆上設有瞭望哨。前桅杆後方為跨越兩側的艦橋,再後為中部的單煙囪。煙囪周圍設置有煙管型通風塔,兩側為艦載艇系留場,以兩艘為一組、每舷4組的方式放置。動力部分,本艦原本裝備有6座汽車式圓型鍋爐,1897年改裝為12座更新式的貝爾維爾式水管鍋爐

本艦原打算配備法國加奈12.6英寸(320毫米)火炮,但因為頂部重量超重而放棄這一想法。實際建成時,本艦的主要火力為10門阿姆斯特朗40倍徑單裝120毫米速射炮。其中1門設置於艦艏前桅杆之前,由炮盾提供防護;1門在艦艉後部甲板;另外在中部桅杆附近兩側的艦體突出部位每舷裝設4門。艦上副武器為14門哈奇開斯47毫米單裝3磅速射炮,其中在舷側的120毫米炮兩兩之間見縫插針安裝1門3磅炮。魚雷火力為3具356毫米(14.0英寸)單裝魚雷發射管[2],全部安裝在主甲板上。另外按照當時的慣例,艦艏進行了強化並安裝有沖角,以遂行撞擊戰術。

本艦的防護方面參考了英國納爾遜級裝甲巡洋艦的設計,設有一段水線裝甲板,有點像是納爾遜級的縮小版本,因此某種意義上本艦也可以算作是日本的第一艘裝甲巡洋艦。惟其裝甲帶狹窄,頂多算是「裝甲帶巡洋艦(英語:Belted cruiser,日語:裝甲帯巡洋艦)」。艦體使用了哈維爾式滲碳裝甲,分劃為84個水密艙。

視頻

千代田號防護巡洋艦 相關視頻

回顧:日本巡洋艦覆滅竟是這個原因
二戰日本戰艦盤點之重巡洋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