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知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高祖
原圖鏈接劉知遠
概要
姓名 劉知遠
廟號 高祖
諡號 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
陵墓 睿陵
政權 後漢
在世 895年-948年
在位 947年-948年
年號

天福:947年二月-十二月

乾祐:948年

漢高祖劉知遠(895年-948年),晉陽(今山西太原)人,五代時期後漢開國皇帝,沙陀族,即帝位後改名劉暠,947年—948年在位,死後諡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1]

原圖鏈接劉知遠:晉陽(今山西太原)人,五代時期後漢開國皇帝,沙陀族,即帝位後改名劉暠,947年—948年在位。

劉知遠在太原出生,祖先是沙陀人,父名琠,冒姓劉氏[2]:222[3]

生平

劉知遠最初是李嗣源(後來的後唐明宗)的部下,鄴城之變,李嗣源登基後,劉知遠在石敬瑭帳下任牙門都校。934年,閔帝出逃到衛州時,與石敬瑭議事未決,後唐閔帝隨從欲動武,劉知遠把閔帝隨從殺盡,石敬瑭便捨閔帝而去。

936年,後唐末帝下詔調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為天平節度使。劉知遠勸石敬瑭起兵。石敬瑭便舉兵叛唐。劉知遠不贊成石敬瑭以割讓燕雲十六州契丹借兵。石敬瑭不從。劉知遠任馬步軍都指揮使,同年任保義軍節度使。石敬瑭滅後唐,建後晉,937年任劉知遠為忠武軍節度使,941年任大名府留守河東節度使出帝繼位後,在943年升劉知遠為中書令,944年任幽州道行營招討使,封太原王,次年改封北平王。[4]

出帝開運四年(947年),契丹後晉。河東行軍司馬張彥威等人以中原無主為由,勸劉知遠稱帝,劉知遠在推搪一番後便在太原稱帝,沿用後晉高祖年號天福,稱天福十二年,同年六月入汴京,自稱為東漢顯宗八子淮陽王劉昞之後,改國號為「漢」[2]:224。天福十三年(948年)正月改元乾祐,劉知遠又改名為劉暠,同月病逝。

評價

劉知遠沒有治世的能力,為人也不守信,對於一些叛將,他先誘降而後殺之,例如張璉,他對民間百姓的刑罰也是以嚴厲聞名,他曾規定民間如有牛死,由官府收納牛皮,犯令者死;後又規定「民有犯鹽、礬、酒麴者,無多少皆抵死」,在他統治的時代,百姓苦不堪言;劉知遠在收復幽州時曾答應歸降契丹的軍民無罪,爾後卻殺光他們;又曾殺害吐谷渾部落百姓四百口,顯示出他殘忍、不講信用的一面;晉出帝受難之時,他居然隱兵不發,代表他早有異志,妄想稱帝。

歷史對於劉知遠多是批評居多,舊五代史即說劉知遠「乘虛而取神器,因亂而有帝圖」、「雖有應運之名,而未睹為君之德」。

家庭

妻子

兄弟

  1. 河東節度使劉崇(後為北漢世祖)
  2. 忠武節度使劉信陽曆生卒年 ?-951年,郭威奪權、劉贇被貶後自殺,被郭威追封為蔡王)

子女

  1. 開封尹劉承訓(陽曆生卒年 922年-948年,早逝,被劉知遠追封為魏王)
  2. 後漢隱帝劉承祐
  3. 開封尹劉承勳(?-951年,久因重疾臥床,去世後被郭威追封為陳王)

  1. 永寧公主宋太祖趙匡胤皇后宋氏之母)

養子

  1. 湘陰公劉贇(本為劉崇之子)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舊五代史》卷九十九(漢書)·高祖紀上:帝弱不好弄,嚴重寡言,及長,面紫色,目睛多白。初事唐明宗,列於麾下。明宗與梁人對柵於德勝,時晉高祖為梁人所襲,馬甲連革斷,帝輟騎以授之,取斷革者自跨之,徐殿其後,晉高祖感而壯之。明宗踐阼,晉高祖為北京留守,以帝前有護援之力,奏移麾下,署為牙門都校。.......清泰元年,晉高祖復鎮河東。三年夏,移鎮汶陽。帝勸晉高祖舉義,贊成密計,經綸之始,中外賴之。晉高祖以帝為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及契丹以全軍赴難,大破張敬達之眾於晉陽城下,有降軍千餘人,晉高祖將置之於親衛,帝盡殺之。
  2. 2.0 2.1 徐俊. 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 湖北武昌: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年11月. ISBN 7-5622-2277-0. 
  3. 《舊五代史》卷九十九(漢書)·高祖紀上:晉國初建,加檢校司空,充侍衛馬步都指揮使,權點檢隨駕六軍諸衛事,尋改陝州節度使,充侍衛親軍馬步都虞候。契丹主送晉高祖至上黨,指帝謂高祖曰:「此都軍甚操剌,無大故不可棄之。」晉高祖入洛,委帝巡警,都邑肅然,無敢犯令。 天福二年夏四月,加檢校太保。八月,改許州節度使,典軍如故。三年夏四月,加檢校太傅。冬十月,授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十一月,移授宋州,加檢校太尉。十二月,加同平章事。時帝與杜重威同制加恩,帝憤然不樂,懇讓不受,杜門不出者數日。晉高祖怒,召宰相趙瑩等議落帝兵權,任歸私第。瑩等以為不可,乃遣端明殿學士和凝就第宣諭,帝乃承命。五年三月,改鄴都留守兼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九月,奉詔赴闕,晉高祖幸其第。六年七月,授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
  4. 《舊五代史》卷九十九(漢書)·高祖紀上:開運元年正月,契丹南下,契丹主以大軍直抵澶州,遣蕃將偉王率兵入雁門。朝廷以帝為幽州道行營招討使,帝大破偉王於忻口。尋奉詔起兵至土門,軍至樂平,會契丹退,乃還。三月,封太原王。七月,兼北面行營都統。二年四月,封北平王。三年五月,加守太尉。是月,帝誅吐渾白承福等五族凡四百人,以別部王義宗統其餘眾。九月,犯塞,帝親率牙兵至朔州南陽武谷,大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