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乌孙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孙国西汉时由游牧民族乌孙在西域建立的行国,位于巴尔喀什湖东南、伊犁河流域,立国君主是猎骄靡[1]

乌孙国首领称为“昆莫”或“昆弥”。西汉文帝时,被匈奴击溃的月氏攻击乌孙的牧地,乌孙族大败,昆莫难兜靡被杀害。匈奴冒顿单于收留乌孙余部,孙儿军臣单于约于前113年指派猎骄靡率领乌孙远征伊犁河、楚河流域的大月氏,乌孙军大获全胜,随后猎骄靡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国家,以族名命名为乌孙国。匈奴通过乌孙间接控制了从伊犁河流域西抵伊朗高原的交通线。虽然军臣单于死后,乌孙国便“不肯复事匈奴”,但是很长时间内一直羁属匈奴。乌孙国曾经是西域最强大的国家,后来与西汉建交,西汉宣帝时分裂为二,5世纪为柔然所灭。

前苏联学者认为乌孙文化是操印欧语系的塞人(塞迦,即萨迦或塞克,斯基泰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称塞-乌孙文化,乌孙文化时期是前300年-300年。亦有其他外国学者进行考古研究时为塞克文化及乌孙文化定下时限(Saka/Wusun period,前600-400年)。中国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学者推断在先秦时期乌孙自号“昆”,是一个古老的西戎部落,春秋战国时代与月氏游牧于河西走廊

后代

中国的《乌孙研究》提到北魏以后,没有有关乌孙与中原政权联系明确史料。北魏高僧宋云、慧生西行取经,走遍葱岭及其以南,不见有乌孙国。60多年后,中国进入隋朝,隋炀帝准备经营西域,令大臣裴矩向西域商人调查西域诸国情况,写成《西域图记》三卷, 《隋书》卷八十三《西域传》根据《西域图记》写成,其中不见乌孙国。专家推断葱岭乌孙部众不多,很快被塞人(塞迦)所同化,逐渐融入葱岭及以南的各民族中。魏晋南北朝以后,乌孙融合在铁勒、突厥诸部中。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乌孙和邻近部族在五世纪中叶臣属了嚈哒人。

根据俄罗斯人的意见,突厥阿史那氏的土门、室点密可汗来自乌孙的咄陆部。乌孙的猎骄麛与阿史那始祖也有被狼所救的传说,乌孙的咄陆部与突厥也有为阵亡将士立石的习惯。俄罗斯人阿里斯托夫说他们是唐代西突厥的弩失毕部。最后一次提到乌孙是辽代乌孙国王府。 哈萨克族内有名叫“乌孙”的部落[2],史料和出土文物证明了乌孙与同哈萨克族族源有关的诸多部族,如塞人、匈奴、月氏、康居等,曾经进行长期的文化交流,因此“乌孙是哈萨克族的族源、。乌孙不仅是哈萨克族大玉兹的核心部落,而且也与哈萨克族中帐中的阿巴克克烈、克宰和穆润及小帐中的一些部落有着血源关系。此外,有中国学者认为乌孙是除康居、奄蔡外一个哈萨克族的主要族源,哈萨克更是乌孙的对音。大帐的一些部族如杜格拉特、阿勒班、札剌亦儿、素宛也与乌孙有关。哈萨克族的主要族源是乌孙奄蔡、南北朝的曷萨、隋唐的突厥可萨。日本学者说柯尔克孜族与哈萨克族也是乌孙后人。

视频

乌孙国 相关视频

西域古国乌孙国:比鬼吹灯里的精绝古城还厉害
2017考古进行时第三季 乌孙古道科考纪实(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