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是中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风景名胜区[1]

其曾荣获“国家知识创新基地”“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等称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腊县勐仑镇葫芦岛,距离景洪市有96千米,距勐腊县城有100多千米,东经101°25′,北纬21°41′,占地面积为11.25km²。

气候条件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年平均气温21.4℃,属北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热量丰富,夏无酷热,冬无严寒,降水充沛,旱雨两季分明。

景区资源

保存植物

截至2015年9月,在占地面积约为11.25km²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收集有活植物12000多种,建有38个植物专类[2]区,还保存有一片面积约250hm²的原始热带雨林

据不完全统计,在该园38个不同的专类园区中有各类热带植物约1400种号,130科,1000余种植物,包括有属于国家保护植物的琼棕、矮琼棕、董棕、龙棕等在内的棕榈科植物458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望天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云南石梓、榆绿木,以及珍贵用材柚木、花梨木、滇南红厚壳等20多种热带珍稀用材树种;有南洋杉科、松科、杉科、柏科、罗汉松科、三尖杉科、红豆杉科等121种裸子植物;榕属植物约150种;姜科植物170种;蕨类植物3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的蕨类10余种;雨久花、满江红、凤眼莲、美洲槐叶萍、紫萍、大漂、眼子菜、荇菜等水生植物约100种(品种);热带花卉植物645种(品种);巨龙竹、碧竹、刺竹、糯米香竹等竹子250余种;保存有柚子、芒果、香(芭)蕉品种及热带著名的水果莽吉柿、榔色果、红毛丹、龙眼、荔枝、油梨、番木瓜,饮料植物可可、可拉和部分野生果树共641种(品种)。

代表景点

热带雨林景区

热带雨林区占地面积约80公倾,用于对西双版纳及周边地区植物的迁地和就地保护,包括姜园、天南星园、兰园、蕨类植物区、野花区等7个热带植物专类园/区,保存有种子植物2000余种,其中稀有、濒危植物100余种。核心区的原始热带雨林,集中展示了热带雨林的典型特征;大板根、绞杀现象、老茎生花、空中花园和高悬于空中的大型木质藤本等,还可见到反应该地区地质历史变迁的山红树露兜树。是一个集物种收集保存、科学研究及环境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名人名树园

名人名树园建立于1999年,占地面积55亩,共收集展示275种或品种热带植物。该园有江泽民亲手植的相思树、李鹏手植的铁力木、李瑞环手植的小叶榕等,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会菲利普亲王手植的“热带雨林巨人”——望天树、日本秋筱宫亲王手植的黑黄檀,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手植的锯叶竹节树、院长周光召手植的天料木和院长路甬祥同志手植的龙血树等,本园创始人、第一任园长蔡希陶教授手植的龙血树,第二任园长裴盛基手植的野荔枝和第三位园长许再富手植的铁力木。该园还建有展示植物园历史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谱”,纪念创始人蔡希陶教授的石群雕——“树海行”在这个园中还收集了多种奇花异树,如蔡希陶教授发现并且手植的能够提取名贵南药“活血圣药”的柬埔寨龙血树,傣族佛教植物制作贝叶经的——贝叶棕,形似开屏的孔雀,沙漠贮水之树——旅人蕉,世界上最毒的植物,被称为“见血封喉”的——箭毒木,老茎生花可食用的——火烧花,花似喇叭的曼陀罗,俏似香山红叶的俏黄芦及叶形各异、花色奇彩的洒金榕。在园中,还有西双版纳最古老的铁树——雌雄异株的千年铁树王。

视频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相关视频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宣传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