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山五園
圖片來自itsfun

三山五園是指北京西北部的皇家園林群的統稱。這些園林興建於康熙時期,興盛於乾隆時期,大多在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焚毀。[1]

目錄

名稱爭論

有關三山五園的具體所指,目前比較通行的說法是,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萬壽山。三座山上分別建有靜宜園靜明園清漪園(後為頤和園),此外還有附近的暢春園圓明園,統稱五園(參見《中國古代建築史》清代卷》)。

第二種說法認為,五園的範圍不包括靜宜園、靜明園、清漪園,而是另指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者合稱圓明園)和暢春園、西花園(兩者合稱暢春園)這五座園林,因此「三山五園」實際上包括八座園林。

第三種說法則將暢春園排除在外,認為圓明三園及圓明園附屬的另外兩座園林——春和苑(又名春熙院,乾隆後期至嘉慶朝陸續拆分為淑春園(漱春園)、鳴鶴園、朗潤園、鏡春園,在今北京大學校園內)和熙春園(咸豐朝拆分為熙春園和近春園,在今清華大學校園內)才是「五園」,這種說法的理由是五園及三山都是供皇帝游幸的,而暢春園為皇太后居住的園林,不應包括在內。

歷史

北京西北郊區泉水豐富,風景秀麗,早在金朝便已在西山地區建立了名為「八大水院」的八處離宮。時在此營建了多處帶有園林的寺廟和私家園林,最著名的是外戚李偉的清華園(清代改建為暢春園,與現存的清華園同名異地)和米萬鍾的勺園(熙春園,後賜與大學士和珅改築淑春園,在今北京大學校園內)。但明朝時期由於西北存在蒙古邊患,沒有在北京西郊修建皇家園林。

清朝入關後,由於滿族遊獵文化影響,其皇帝不喜久居宮城,多在宮外尋找風景優美之處居住。順治帝常居於南苑皇城的西苑。康熙帝即位初期,於康熙十九年(1680年)將玉泉山南麓改為行宮,命名為「澄心園」,並在香山寺旁建行宮。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清華園廢址上修建了暢春園,成為北京西郊第一處常年居住的離宮。在暢春園周圍為各皇子和寵臣的賜園,著名的有圓明園、自得園、水村園等。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將圓明園升為離宮,開始大規模擴建,將其面積由300擴大至約3000畝,並命名了「圓明園二十八景」。

乾隆帝即位後,開始了大規模的園林興建。他首先在乾隆二年(1737年)將圓明園二十八景擴建為四十景,隨後在乾隆十年(1745年)在其東邊修建長春園。同年在香山修建靜宜園,建成二十八景。1749年(乾隆十四年),為向其母祝壽,在瓮山(改名萬壽山)興建清漪園,至1764年建成。同一時期對太后居住的暢春園進行大修,在其西部增建西花園,為皇子讀書居住之所。1750年(乾隆十五年)擴建玉泉山靜明園(1692年由澄心園改名),將玉泉山全部圈占,並修建了靜明園十六景,1759年建成。1760年,長春園北部西洋樓景區竣工。1769年,將圓明園東南若干皇子和公主賜園收回,並為綺春園。至此「三山五園」工程基本全部完成。

在全盛時期,自海淀鎮至香山,分布着靜宜園、靜明園、清漪園、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暢春園、西花園、熙春園、鏡春園、淑春園、鳴鶴園、朗潤園、弘雅園、澄懷園、自得園、含芳園、墨爾根園、誠親王園、康親王園、壽恩公主園、禮王園、泉宗廟花園、聖化寺花園等90多處皇家離宮御苑與賜園,園林連綿二十餘里,蔚為壯觀。

嘉慶朝以後,清朝國力逐漸衰落,無力增建新的園林。道光帝甚至令撤除三山各宮殿的家具陳設,實際上相當於將其廢棄,放任不顧。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軍隊將西郊各園林悉數焚毀。同治年間曾計劃重建圓明園,為此拆除了周圍附屬園林中倖存建築的木料,但因財力窘迫而被迫擱置。1884年集中力量重修清漪園(前山部分),改名為頤和園。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後,雖然未對頤和園加以破壞,但移走了園中大量文物陳設,圓明園內的殘存建築和樹木也被北京百姓哄搶殆盡。

清朝滅亡後,頤和園被列為皇室財產,對公眾開放。1924年後由北平市政府接管,改為公園,但不少院落被改為私宅。香山靜宜園遺址在清末被皇室賜給教育家英斂之熊希齡等人,用於開辦學校,民國時期香山多處地方被北洋政府官員圈占,興建別墅。玉泉山的情況與之類似。

圓明園遺址中殘存的石雕、欄杆、太湖石、圍牆、磚瓦被移走興建花園、墳墓(張作霖譚延闓等人墓地均使用了圓明園石料),部分華表、石獅、假山湖石被移置於燕京大學清華大學正陽門新華門中山公園等處。暢春園殘留遺蹟也被搬運一空。圓明園周圍各附屬園林及親王賜園,大多轉賣給燕京大學清華大學,以及民國顯貴富商,部分園林保存至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