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官庙戏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官庙戏台
圖片來自baike

三官庙戏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三路里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介紹

2004年6月10日,授予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建筑[1]

运城市

运城市,古称河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河金三角。市境北界临汾市,东临晋城市河南省济源市洛阳市,南接河南省三门峡市,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渭南市毗邻。地处黄土高原东南部,吕梁山太岳山中条山之间的运城盆地。汾河在市境北部汇入黄河,涑水河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市境。全市总面积14,183平方公里,人口5372606人,市人民政府驻盐湖区

运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史学研究中,的都城蒲阪的都城阳城被认为在今运城境内。

历史

考古發現运城有可能是上古黃帝炎帝阪泉之戰的地點。距今约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生息。蒲坂阳城、以及的都城均在这里。春秋时统属晋国晋献公于前669年定都于绛(今绛县)。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运城属魏国。当时,魏国早期都城安邑即在今夏县秦始皇统一中国,设36郡,运城属河东郡,治所安邑縣。以后两千多年,建置频繁,但一直惯称这一地区为“河东”。明清起,为山西地。

元末时,因政府经营盐业之故,设立河东都转盐运使司。为便于管理,驻地由解州城移驻潞村(或称路村)。延祐年间,潞村更名为圣惠镇。至正十六年(1356年),那海德俊盐运使时开始筑城,初名凤凰城,因是盐运司所在地,后更名运城。明朝沿袭元制,并不断修缮运城城墙成化九年(1473年),政府又增派巡盐御史驻运城,以监临盐政。明清时,运城“其地虽属安邑县辖”,但在政务上自成体系[2]

1947年4月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野战军发起运城战役,三打运城。同时,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陆续攻占今运城市境内的各县。12月28日,攻占运城,今运城市主城区。29日,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围困安邑县城。中华民国政府任命的安邑县长张毓桐率部逃跑。31日,解放军消灭出逃敌军。中共政權取得运城全境。1949年时成立运城专区。1954年,运城、临汾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1958年,以安邑县、解虞县临猗县合并为运城县。1970年,晋南地区撤消,重设运城地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运城地区设运城市。

地理

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相望。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是传统的农业大区。

气候

运城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较短。冬季较冷,夏季炎热。1月平均气温−0.9℃,极端最低气温-18.9℃(1971年1月23日)。7月平均气温27.4℃,极端最高气温42.7℃(1966年6月21日)。年均降水约530毫米。年日照时数2218.6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45%-55%。

參考文獻

  1.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今日山西网. [2012-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2. 古代运城的创建与发展. 华夏经纬网,来源:运城市台办供稿. 2012-12-18 [2021-08-31]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