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鼓湿地
鳌鼓湿地位于嘉义县东石乡鳌鼓村西方,北临北港溪,南面六脚乡大排水沟,西至台湾海峡,东以台17公路为界。面积广达1500公顷左右。这是一块隶属于台糖公司的海埔新生地。
鳌鼓湿地内拥有多种天然的生态环境,包括水田、防风林、沼泽、泥质滩地与潮间带,吸引许多水鸟与招潮蟹等动物栖息,据估计鸟类达两百种以上,其中更不乏多种保育类动物,此外还有近三百种的滨海植物与沿海地区的渔业资源,是一处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生态园区。[1]
目录
历史人文
人文沿革
鳌鼓湿地早期为大陆移民进入台湾西南沿海拓殖的重要据点,人口逐渐凝聚而有庄社聚落的形成。根据西元1898年日本人绘制的“台湾堡图”,得知一百馀年前,台湾海岸河川曾携带大量泥沙堆积于北港溪河口处,当时基地主要型态为河口沙洲、潮汐滩地以及潟湖等地形,海岸滩地呈现动态稳定之状态。至于滨外之外伞顶洲受外海波浪侵蚀、河流的供沙、沿岸流的漂沙、冬夏季风所生的风蚀及飞砂等因素影响,形成嘉南平原海岸线安定之重要关键。
就生物地理环境而言,鳌鼓湿地位于台湾西南海岸重要湿地廊道,同时也位于亚洲鸟类迁徙途径,如以生态栖位为考量,基地之生物地理环境可向西包含外伞顶洲,以及海堤与沙洲间的水道、潟湖、浅滩地区等,形成较为完整之生态栖位,影响面积逾九千公顷。
历史发展
由河口沙洲海埔新生地衍变而成的鳌鼓湿地,过去并未留下太多文献资料,从西方绘制的台湾古地图,可知远在荷西时期仍是一片水域,在清领时期则因浊水溪携带大量泥沙,导致河口处逐渐形成了潟湖与沙洲,直到日据时期筑堤防洪,促成了海埔新生地之开垦;真正有确实的文献记载要到国民政府时期大规模兴建海堤,导入农渔牧多元开垦。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在不同执政阶段的治理下,深深刻划在这片土地上,却也严重影响著鳌鼓的发展动向。[2]
园区介绍
鳌鼓湿地整合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及平地森林,定位为湿地保育、环境教育园区,包含陆域、社区、人工林、红树林、草泽、鱼塭及不同深浅水域,地貌多样、景观多变,提供至少80科、347种植物,及270种鸟类在此生活,全台近半鸟种都可在鳌鼓看到。常见的有泽𫛭、灰泽𫛭、红隼等等。除了猛禽之外,鹬科、鸥科、雁鸭科、鹭科、八哥科等鸟种类也很多,而环颈雉、董鸡、彩鹬、高跷鸻等珍禽亦会在此繁殖。如果来对了季节,过境于此的候鸟或是白头翁、大卷尾、绿绣眼等一样是随处可见,可说是赏鸟人的天堂。另外,这里也是野生动物的荒野,甚至还有眼镜蛇、雨伞节、龟壳花…等珍贵的保育爬虫类出没,附近的沿海也具有极高产值的渔业资源,以文蛤与牡蛎为大宗,是全台的重要产区。繁此种种,游客在闲暇时到鳌鼓湿地赏鸟、赏花,美丽的风景加上活泼妆点著湿地的禽鸟,绝对是假日散心的好去处。[3]
境内可欣赏到各式各样的湿地景观,境内包括有潟湖、沙洲地、渔塭及木麻黄林所组成的生态空间,为此吸引了大批的水鸟的进驻,其实要欣赏水鸟的姿态,堤防旁的杂树林就可以瞧见水鸟踪迹,包括白鹭鸶、大卷尾、绿绣眼、夜鹭等常常在树梢枝头上流连忘返,安静的聆听,更会发现这里简直是水鸟们办Party的场所,一声接著一声,好不热闹。[4]
鳌鼓湿地原为台糖公司在东石的防风林地,北港溪、六脚大排两溪流在此汇集,加上废耕农地、鱼塭、农垦区、木麻黄林,如此多样的生态环境及栖地型态,给予动植物绝佳的生存环境,促成当地极其丰富的湿地生态。
西元2009年,正式公告设立“嘉义县鳌鼓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是台湾最大的海埔新生地,因其温暖又拥有多元生态资源,每年有超过200种鸟类在此栖息,受到国内外爱鸟人士的关注。由林务局委托中山大学规画的“鳌鼓湿地森林园区”,因在景观的规划上,全面考虑全球性候鸟迁徙路线等议题,勇夺2011年“美国景观建筑协会”分析规划领域专业组首奖。
目前区内保育鸟类有东方白鹳、黑鹳、黑面琵鹭、唐白鹭、雀鹰、赤腹鹰、灰面鹭、鱼鹰、诺氏鹬、彩鹬、小燕鸥、红尾伯劳。冬季时,冬候鸟的数量之大、种类多元,令人目不暇给,可说是一处具有深厚生态价值的赏鸟乐园与环境教育场域。[5]
鳌鼓湿地生态旅游服务团队
鳌鼓湿地,地貌多样、景观多变,加之鳌鼓湿地已列为国家重要湿地与重要野鸟栖息地(IBA),生态资源丰富,且在西南沿海自成一近封闭的格局,是发展生态旅游及环境教育的绝佳场域,正符合国际组织推动的湿地生态旅游条件。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一种负责任的旅行,顾及环境保育,并促进地方居民的福祉。”并以简单公式强调“生态旅游=生态保育+社区+永续旅行”。
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资源保育、永续利用、经济利益回馈以及当地社区平衡发展的旅游方式,期望透过负责任的旅游行为、重视旅游环境品质、环境教育以及游憩冲击管理,以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永续经营,其基本理念发展至今已为国际各界所认同。
嘉义林区管理处为建立地方共识,建构有效机制推动优质生态旅游产业,并促进园区与周边地区之政经、社会、文化全面接轨,自2012年4月起委托野Fun生态实业有限公司办理“鳌鼓湿地森林园区生态旅游推展辅导计画”,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培训在地解说员,促成“鳌鼓湿地森林园区生态旅游服务窗口”。期望借由在地解说员引导民众尊重环境、保护生态,并透过结合社区与生态资源,以生态旅游产业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另一途径,以永续发展的经营模式,提供完整的环境及生态体验,结合永续生态在地循环的概念,发挥鳌鼓之深度旅游价值。
认识鳌鼓湿地森林园区解说员除其提供付费导览解说服务外,为维护“鳌鼓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生态永续,平时解说员自发巡护鳌鼓湿地,维护生态环境,并志愿协助园区生物资源监测调查、参与园区自然保育等宣导事务。嘉义林区管理处认证通过的鳌鼓湿地森林园区解说员,培训课程上课时数至少91小时、巡守湿地至少6次以及参加公众论坛至少6次的基本门槛外,并需经过口、笔试测验,测验内容包含动物(鸟类、蜻蜓)、植物、人文(园区沿革、港口宫文物)、观星、生态旅游理论……等等,始发予解说员证。[6]
特色景观-生态日晷
鳌鼓湿地多元的地形地貌与丰富的生态景观资源,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只冬候鸟来此度冬,早已成为国内著名的赏鸟胜地。
林务局嘉义林区管理处于102年底启用生态日晷。主量体高10公尺,造型设计以仿生建筑手法,契合鳌鼓强烈的生态意象,结合日晷功能,除能显示现在时间之外,它同时也象征了过去到现在的历史轨迹,时间创造了鳌鼓湿地,见证了从一片汪洋到一片森林历史轨迹,更是结合北回归线穿越地理区位特色日晷设置的特殊地景。
生态日晷位于园区入口之嘉七乡道起点及嘉义县极具悠久历史之笨港口港口宫间交区,以鸟喙加上抽象身躯交叠造型意涵,藉鸟类喙尖指向鳌鼓湿地,展现鳌鼓湿地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主题,彰显园区特色之主体入口意象。[7]
特色物种图片
榄李
大灌木或小乔木,无呼吸根。叶长达6.5 cm,宽达2.2 cm。花瓣卵状长椭圆形;雄蕊10枚。果长约1.5 cm。
琵嘴鸭
雌雄鸟的体色相异,雄鸟繁殖羽头为蓝绿色有闪光,颈下部及上胸为白色。背中央黑色,翼镜绿色,尾上覆羽黑色,尾中央黑色,两侧白色,腹面红棕色,尾下覆羽黑色。喙宽扁,黑色,跗跖及趾橙红色,眼黄色。雌鸟全身灰褐色,夹杂黄褐相间的斑纹,喙褐色,眼黑色。雄鸟非繁殖羽如雌鸟,但喙仍为黑色。
赤颈鸭
雌雄鸟体色相异。雄鸟头、上颈栗红色,额及头顶皮黄色,背及腰灰色,有黑色细纹,尾灰色。初级飞羽淡褐色,翼上覆羽白色,翼镜绿色,上下缘黑色。胸淡栗褐色,腹部白色,尾下覆羽黑色。喙铅灰色,先端黑色,跗跖及趾绿灰色。雌鸟有个体差异,由全身灰褐色到棕红色都有。头、颈、胸、背皆赤褐色或黄褐色,带黑色斑点,腹部白色,尾下覆羽白色带褐色斑。眼棕褐色,喙深铅灰色。
小鸊鷉
夏季头顶至后颈黑褐色,颊、喉和前颈赤褐色;下喙基部有一金黄色斑;身体背面和双翼黑褐色,腹面丝白色;喙黑色;脚榄灰色;冬季颊、喉和前颈白色,喙带红褐色,其馀与夏季同。[8]
交通资讯
周边景点
视频
[东石1001个故事] 鳌鼓湿地候鸟天堂 海神的秘密花园
【空军与飞鸟】鳌鼓湿地的秘密基地
鳌鼓湿地森林园区 ( 5分钟精华篇 )
参考资料
[[Category:733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