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態旅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態旅遊
圖片來自ecotour

「生態旅遊」[1]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

最新定義

生態旅遊[2]:以有特色的生態環境為主要景觀的旅遊。是指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準則,並依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生態系統,採取生態友好方式,開展的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生態認知並獲得心身愉悅的旅遊方式。

名稱探源

傳統旅遊所表現出的問題促使人們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思考,是堅持還是摒棄?生態旅遊一經提出,立即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響應。

生態旅遊(Ecotourism)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於1983年首次提出。十幾年來,生態旅遊的發展無疑是成功的,平均年增長率為20%,是旅遊產品中增長最快的部分。

詳細介紹

生態旅遊(ecotourism) 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kurain)於1983年首次提出。1990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把其定義為:在一定的自然區域中保護環境並提高當地居民福利的一種旅遊行為。

生態旅遊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進行的有責任的旅遊行為,為了享受和欣賞歷史的和現存的自然文化景觀,這種行為應該在不干擾自然地域、保護生態環境、降低旅遊的負面影響和為當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會和經濟活動的情況下進行。

當時就生態旅遊給出了兩個要點,其一是生態旅遊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態旅遊的物件不應受到損害。 在全球人類面臨生存的環境危機的背景下, 隨着人們環境意識的覺醒,綠色運動及綠色消費席捲全球,生態旅遊作為綠色旅遊消費,一經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響,生態旅遊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內涵也得到了不斷的充實,針對目前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的狀況, 旅遊業從生態旅遊要點之一出發,將生態旅遊定義為"回歸大自然旅遊"和"綠色旅遊";針對旅遊業發展中出現的種種環境問題,旅遊業從生態旅遊要點之二出發,將生態旅遊定義為"保護旅遊"和"可持續發展旅遊"。同時,世界各國根據各自的國情,開展生態旅遊,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發展較好的西方發達國家首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這些國家的生態旅遊物件從人文景觀和城市風光轉為謝貝洛斯·拉斯喀瑞所指定的"自然景物",即保持較為原始的大自然,這些自然景物在其國內定位為自然生態系統優良的國家公園,在國外定位為以原始森林為主的優良生態系統,這就使不少發展中國家成為生態旅遊目的地,其中加勒比海地區和非洲野生動物園成為生態旅遊熱點區域。

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估計,1988年,發展中國家旅遊收入為5500億美元,其中生態旅遊為120億。在哥斯達黎加,每年接待的國際遊客中,幾乎半數以上是去欣賞熱帶雨林的生態旅遊者。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1994年去非洲的國際旅遊者為1857.73萬人次,其中生態旅遊者占相當比例。 在西方發達國家,周末和節假日到大自然去旅遊已成為一種時尚。

西方發達國家在生態旅遊活動中極為重視保護旅遊物件。在生態旅遊開發中,避免大興土木等有損自然景觀的做法,旅遊交通以步行為主,旅遊接待設施小巧,掩影在樹叢中,住宿多為帳篷露營,盡一切可能將旅遊對旅遊物件的影響降至最低。在生態旅遊管理中,提出了"留下的只有腳印,帶走的只有照片"等保護環境的響亮口號,並在生態旅遊目的地設置一些解釋大自然奧秘和保護與人類攸息相關的大自然標牌體系及喜聞樂見的旅遊活動,讓遊客在愉怡中增強環境意識,使生態旅遊區成為提高人們環境意識的天然大課堂。

過去,西方旅遊者喜歡到熱帶海濱去休閒度假,熱帶海濱特有的溫暖的陽光(Sun),碧藍的大海(sea)和舒適的沙灘(Sand),使居住於污染嚴重,競爭激烈的西方發達國家遊客的身心得到平靜,"三S"作為最具吸引力旅遊目的地成為西方人所嚮往的地方。隨著生態旅遊的開展,遊客環境意識的增加,西方遊客的旅遊熱點從"三S"轉"三 N",即到大"自然(Nature)"中,去緬懷人類曾經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懷舊(Nostalgia )"情結,使自己在溶入自然中進入"天堂(Nirvana)"最高精神

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

發展存在問題

(一)生態旅遊特殊專項化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矛盾

大眾旅遊不利於生態環境的保護,不利於承擔環境保護的責任,不利於公平分配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生態旅遊是實現可持續旅遊的一種發展模式,比大眾旅遊更注重對當地自然和文化的保護、更注重對旅遊者的教育,消費高於國內大眾旅遊的消費水平,是高層次的旅遊活動。所以從目前我國的形勢來看,生態旅遊應該是特殊專項化的,但特殊專項化能帶來保護資源所需要的大量資金嗎?我國生態旅遊正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各個方面都不成熟,開展還受到諸多限制,其接待人數、經濟收入是主要的考核指標,恐怕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遊難以擔此重任。所以這就造成了生態旅遊特殊專項化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矛盾。在這方面的案例依據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張家界武陵源,為了經濟利益進行無節制、超容量的開發。

(二)生態旅遊地差別迥異,認證標準難以統一

在生態旅遊泛化現象日益嚴重的推動下,不少專家學者投身於生態旅遊的認證和標準的建立,以期能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通行,通過此認證標準的就是生態旅遊景區,打造生態旅遊的示範基地,統一規範"混亂"的生態旅遊市場。但隨着生態旅遊的發展,生態旅遊標準的發展呈現多樣化的特徵,認證項目數量急劇增加,但只有少數的國際性標準正在形成和推廣。還有很多認證體系是建立在國外經典的認證體系基礎上的,但盲目採用舶來發達國家的標準,不利於我國對生態旅遊的發展和引導規範。各個生態旅遊地的資源特色不同,所認證的重點和核心要素不一,很難在全國範圍內建立統一的標準。

(三)對旅遊者的環境倫理教育缺失

目前我國的生態旅遊已經發展到了臨界點,僅依靠旅遊法規只是奢望,總有旅遊者對此置之不理。現今所謂的"生態旅遊者"較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遊者而言,大多數幾乎沒有或者只有表面的生態意識,具有淺顯的環境責任感,旅遊行為類似於大眾旅遊者,這足以證明我國在對旅遊者的環境倫理教育方面的缺失。在我國無論是生態旅遊實踐還是生態旅遊環境教育實踐均晚於並落後於國外,國內迅速大眾化的生態旅遊多年來日益泛化並不斷走向異化,生態旅遊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環境保護和環境教育功能,而被陷於"破壞生態"的尷尬境地。另一方面,社區居民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處理不好社區參與的問題,不利於環境的保護和生態旅遊的開展。而在生態旅遊景區的規劃上面,缺少關於環境教育的導遊和標誌,致使大部分生態旅遊者的行為和大眾旅遊者無異。

(四)生態旅遊的經營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態旅遊的經營管理的主要對象是政府、企業、社區、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者,構成生態旅遊的利益相關者。由於我國的生態旅遊正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各個方面的發展都受到很多的限制:我國政府關於生態旅遊開發、建設、保障、檢測等方面的政策法規尚未建立;企業無論是對生態旅遊產品開發的理論與實踐,還是對生態旅遊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的培養都沒有優化的模式;社區是被動的承受對象,教育培訓和參與旅遊的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自然保護區的設 施設備、環境評價、容量控制等問題尚未解決;我國公民的生態意識還有待提高,對其行為的引導和約束、教育方面不完善。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生態旅遊的經營管理模式還不成熟,都還處在初始培育階段。

國家標準

多樣性

1、注重生態系統完整性,應在非生物因子和生態過程等方面加強生態系統完整性建設。

2、保持生態系統本土性,禁止或慎用引進外來物種,防止生物入侵,保護古樹名木和原生的鄉土植物群落,防止生態環境退化。

3、重視生物多樣性,有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計劃,將生物多樣性納入監測內容。示範區設有生物多樣性保護專職人員及諮詢專家。

4、生物因子植被良好,動植物資源豐富,物種的生境類型眾多。物種保護措施有效,珍稀物種和瀕危物種能得到重點保護。

5、示範區內無捕獵野生動物和破壞野生動物的生態環境的行為,禁止出售野生動物製品。研究和防治生物危害、生物入侵,合理控制原有的林產品採伐規模。保護區內物種的生存環境,結合示範區綠化等生態建設項目,進行適宜生境的擴大設計。

6、調查、記錄和監測國家重點保護和省級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的種類,種群現狀、動態分布和生境。識別野生動物活動廊道,必要時可採取人工廊道設計。在野生動物棲息區內的人工設施,控制夜間照明和噪聲,保持天空的自然黑暗,避免驚擾野生動物,不應對夜行動物造成明顯的干擾。

豐富性

旅遊資源結構合理,規模較大,豐度較好。

獨特性

1、區內獨特的自然景觀具有很高或較高的美學價值、科研價值、文化價值,或與之密切相關的人文景觀價值較高;

2、生態資源遊憩價值較高。示範區內的人為干擾較少,大部分為自然區域。

3、特定資源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稀缺性,在市場上形成較大影響。


歷史背景

生態旅遊興起的時代背景是人類處於工業文明的後期。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極大豐富的同時,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生態問題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機使人類的環境意識開始覺醒,綠色運動及綠色消費席捲全世界。人類對自身生存方式、發展模式的思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的多,於是可持續發展思想應運而生。而隨着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傳播和滲透,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日漸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

人類社會在過去的數百年的發展中一直表現為對經濟高速增長的追求,甚至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在這樣的發展模式下,人類的生存環境急劇惡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森林資源減少、海洋資源的破壞、能源的急劇消耗、自然災害頻繁、化學物質的濫用、人口與經濟的發展、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面臨一系列的嚴重問題與矛盾, 人類不得不重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類必須繼承傳統的發展模式和重新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之間做出選擇。論戰在擁護經濟增長派和反對經濟增長派之間展開,最終人們在深刻認識了環境與資源可持續的基礎作用之後,將論戰歸結為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協調。

1972年,第一次人類的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召開。會議首次將環境問題提到了國際議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動了全球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在《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要求把保護與發展結合起來,在發展經濟滿足人類需要,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同時,合理利用生物圈,使之即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滿足後代人的需求,改變了過去保護環境與發展相對立的觀點。

1987年,在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MCED)在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的主持下向聯合國提交了《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比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即"可持續發展是在滿足當代人需要的同時,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報告並提出人類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來迎接人來面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的挑戰。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又進一步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全球的100多個國家首腦共同簽署通過了《21世紀議程》這一未來環境與發展的行動綱領,將可持續發展有概念轉變為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在共識的基礎上的發展戰略。這是人類轉變傳統發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的一個里程碑。

根據《我們共同的未來》對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可持續發展意味着:第一,人類要發展;第二,發展要有限度。所以雖然可持續發展可以從生態、經濟、社會、倫理、人與自然的關係等不同的側面理解,但從根本上說,可持續發展體現了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可持續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性。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其他方面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發展是目標的改善、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經濟的發展是達到這一目標的必要及基礎,沒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談不上其他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有一定的社會條件,只有關心世代之間的平等,地區之間的責任感和參與意識,才能從主觀上為可持續發展的事實、實現提供可能;可持續發展的中心問題是資源的可持續問題,資源是基礎,沒有資源,沒有資源的合理利用就不可能有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與環境建設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和衡量標準,發展的質量與水平就體現在發展過程對生態系統的保護程度;可持續發展是全球性的問題,是人類的共同目標。

當世界上許多資源和環境問題,如全球變暖、酸雨蔓延、臭氧空洞等,只有得到全球的廣泛合作,實現世界範圍內的發展與進步,人類才可能真正的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兩大內涵

生態旅遊的內涵應包含兩個方面:

一是回歸大自然,即到生態環境中去觀賞、旅行、探索,目的在於享受清新、輕鬆、舒暢的自然與人的和諧氣氛,探索和認識自然,增進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環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遺產等;

二是要促進自然生態系統的良性運轉。不論生態旅遊者,還是生態旅遊經營者,甚至包括得到收益的當地居民,都應當在保護生態環境免遭破壞方面做出貢獻。也就是說:只有在旅遊和保護均有保障時,生態旅遊才能顯示其真正的科學意義。

主要目標

關於生態旅遊的爭論很多,對生態旅遊的內涵也眾說紛紜。不過,關於生態旅遊的目標卻得到了基本的認同。主要包括:第一,維持旅遊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第二,保護旅遊目的地的生物多樣性;第三,給旅遊地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資金;第四,增加旅遊地居民的經濟獲益;第五,增強旅遊地社區居民的生態保護意識。為了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生態旅遊應該鼓勵當地居民積極參與,以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唯有經濟發展之後才能真正切實地重視和保護自然;同時,生態旅遊還應該強調對旅遊者的環境教育,生態旅遊的經營管理者也更應該重視和保護自然,認識自然基本規律內涵。

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態旅遊峰會的致詞中指出的"生態旅遊及其可持續發展肩負着三個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經濟方面要刺激經濟活力、減少貧困;社會方面要為最弱勢人群創造就業崗位;環境方面要為保護自然和文化資源提供必要的財力。生態旅遊的所有參與者都必須為這三個重要的目標齊心協力的工作"。

基本特徵

(1) 生態旅遊的目的地是一些保護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態系統,參與者能夠獲得與眾不同的經歷,這種經歷具有原始性、獨特性的特點。

(2) 生態旅遊強調旅遊規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範圍之內,這樣有利於遊人的觀光質量,又不會對旅遊造成大的破壞。

(3) 生態旅遊可以讓旅遊者親自參與其中,在實際體驗中領會生態旅遊的奧秘,從而更加熱愛自然,這也有利於自然與文化資源的保護。

(4) 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這些責任包括對旅遊資源的保護責任,對旅遊的可持續發展的責任等。由於生態旅遊自身的這些特徵能滿足旅遊需求和旅遊供給的需要,從而使生態旅遊興起成為可能。

總要求

生態旅遊發展的終極目標是可持續,"可持續發展"是判斷生態旅遊的決定性標準,這在國內外的旅遊研究者中均已經達成了共識。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含義,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可以概括為,以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方式管理生態旅遊資源,保證生態旅遊地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可持續發展,在滿足當代人開展生態旅遊的同時,不影響後代人滿足其對生態旅遊需要的能力,具體而言,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含義與要求: 一是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表現為維護自然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主要內容

由於生態系統的對象主要是相對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所以自然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必然成為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生態旅遊系統主要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環境兩大部分組成。系統內的生物群落即生命系統,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環境即非生命的系統,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壤和無機物等等,他們共同構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相對穩定的結構系統,成為組成生態旅遊的主要吸引物。良好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是生態旅遊的目的地。自然生態系統容不得任何耗竭性的消費,因此,無論是經營開發者、管理決策者,還是旅遊者,對保護自然生態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都必須在生態旅遊實踐中認識自然、保護自然。這種生態環境保護對自然生態系統的正常發展、循環穩定的維護,同時也包括對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系統的維護,即對當地文化的尊重。這種對旅遊對象尊重與保護的責任是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涵。

基本目的

促進生態旅遊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開展生態旅遊的重要目的,具體表現在旅遊地居民個體層和旅遊地社會、經濟、文化整體層次兩個層次上。旅遊地居民是旅遊地社會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擁有維護自身良好發展的權利,因此,開展生態旅遊必須讓當地居民直接參與到管理和服務中去。從經濟方面,這樣的參與使得他們獲得豐厚的經濟回報,能有效的促進旅遊地經濟的發展;從社會方面,旅遊業在當地的發展與滲透使得當地居民開闊了眼界,提高了素質,可以更快的融入現代文明;從環境方面,當地居民對自然環境的維護與影響比旅遊者更為直接。總之,生態旅遊的發展使得當地居民在科學、經濟、技術上對資源實施保護又了客觀的可能。在整體層上,生態旅遊的健康發展在經濟上有利於促進旅遊經濟的持續增長,並不斷為地方經濟注入新的發展資金;在環境保護方面可以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和管理給予資金的支持,提高旅遊經營管理者、旅遊者和當地居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在社會效益方面促進公平分配,有利於居民就業機會的增加等,這一切將有效地促進生態旅遊地社會、經濟、文化的全面進步和協調發展。

相應措施

在生態旅遊發展的過程中,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做法有:

立法保護生態環境

例如1916年,美國通過了關於成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法案,國家公園的管理納入了法制化的軌道。在英國,1993年就通過了新的《國家公園保護法》,旨在加強對自然景觀、生態環境的保護。自1992年裡約會議以後,日本就制定了《環境基本法》。1923年芬蘭頒布了《自然保護法》。

制定發展計劃和戰略

美國在1994年就制定了生態旅遊發展規劃,以適應遊客對生態旅遊日益增長的需求。澳大利亞斥資1000萬澳元,實施國家生態發展戰略。墨西哥政府制定了"旅遊面向21世紀規劃",生態旅遊是該規劃的重點推介項目。肯尼亞政府就制定了許多重要的國家發展策略,其中特別將生態旅遊視為重點項目。

進行旅遊環保宣傳

在發展生態旅遊的過程中,很多國家都提出了不同的口號和倡議,例如英國發起了"綠色旅遊業"運動,日本旅遊業協會召開多次旨在保護生態的研討會,並發表了"遊客保護地球宣言"。

重視當地人利益

生態旅遊發展較早的國家肯尼亞,在生態旅遊發展的過程就提出了"野生動物發展與利益分享計劃"。菲律賓通過改變傳統的捕魚方式不僅發展了生態旅遊業同時也為當地人提供了替代型的收入來源。

多種技術手段加強管理

在進行生態旅遊開發的許多國家都通過對進入生態旅遊區的遊客量進行嚴格的控制,並不斷監測人類行為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利用專業技術對廢棄物做最小化處理,對水資源節約利用等等手段以達到加強生態旅遊區管理的目的。澳大利亞聯合旅遊部、澳大利亞旅遊協會等機構還出台了一系列有關生態旅遊的指導手冊 。此外,很多國家都實行經營管理的分離制度,實施許可證制度加強管理。

國際趨勢

隨着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類生活水平和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不停地提高,追求回歸自然,並以優良的生態環境為依託的複合觀景、度假休閒及專項旅遊,使世界的生態旅遊產業市場需求不斷轉型升級,以森林旅遊為主要形式的生態旅遊業已在世界各國迅猛發展,遊客人數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成為旅遊業發展最快的部分,如肯尼亞,贊比亞,中國台灣,不丹,日本等。但是,與熱潮澎湃的大眾旅遊相比,我省的自然保護森林生態旅遊資源卻幾乎依然保持"靜養深閨"的狀態。國家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說,森林旅遊以其良好的綜合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特性,已成為具有活力和希望的"朝陽產業"。

典型案例

中國的生態旅遊是主要依託於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的,如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1982年,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建立,將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此後,森林公園建設以及森林生態旅遊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這時候開發的森林旅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態旅遊,但是為生態旅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至1999年初全國已經建起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森林公園近900處。從1956年開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護區以來,至1997年底,共建各類自然保護區932處,其中國家級的有124處,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的有14個。中國共有512處風景名勝區,總面積達9.6萬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會和1999年國家旅遊局的"99生態環境旅遊"主題活動雖然大幅度推進了中國的生態旅遊實踐,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遊日主會場之機推出了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等景點,開發生態旅遊產品。隨後,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舉辦國際森林保護節,推出武陵園等生態旅遊區。以湖南和四川為起點,生態旅遊逐漸在全國範圍內發展起來。在2001年對全國100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已有82個保護區正式開辦旅遊,年旅遊人次在10萬人以上的保護區已達12 個。但是在具有眾多生態旅遊資源的縣級城市,生態旅遊由於受到旅遊市場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傳,並沒有提升旅遊經濟,更沒有把具體的資源展示的機會。

在國內,開放的生態旅遊區主要有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旅遊開發較早、開發較為成熟的地區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雙版納、長白山、瀾滄江流域、鼎湖山、廣東肇慶、新疆哈納斯等地區。按開展生態旅遊的類型劃分,中國著名的生態旅遊景區可以分為以下九大類:

1)山嶽生態景區,以五嶽、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為代表。

2)湖泊生態景區 以長白山天池、肇慶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為代表。

3)森林生態景區 以吉林長白山、湖北神農架、雲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為代表。

4)草原生態景區 以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等為代表。

5)海洋生態景區 以廣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紅樹林海岸等為代表。

6)觀鳥生態景區 以江西鄱陽湖越冬候鳥自然保護區、青海湖鳥島等為代表。

7)冰雪生態旅遊區 以雲南麗江玉龍雪山、吉林延邊長白山等為代表。

8)漂流生態景區 以湖北神農架等為代表。

9)徒步探險生態景區 以西藏珠穆朗瑪峰、羅布泊沙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為代表 。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