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極處理
陽極處理,是電解鈍化處理的一種,用來增加金屬零件表面氧化層的厚度,一般鋁合金很容易氧化,氧化層雖然有一定鈍化作用,但長期暴露之結果,氧化層會剝落,喪失保護作用,因此陽極處理即是利用其容易氧化之特性,藉電化學方法控制氧化層之生成,以防止鋁材進一步氧化,同時增加其表面的機械性質,另一目的是,藉不同化學反應產生各種色澤增進美觀,廣泛運用於飛機皮、軍事武器、影印機抄紙滾筒、建築物鋁帷幕、鋁門窗等。[1]
陽極處理名稱由來是因為,在電子迴路中金屬零件被放置於陽極,陽極處理使金屬零件較不易腐蝕及磨損,且使底漆更能完整附著上零件,陽極處理提供多種表面修飾的效果,如鍍上較厚且多孔的表面使染料更容易被吸收,或是較薄的透明層以增加反光能力。
陽極處理也用來避免螺絲搓牙後產生的銳角或毛邊,也作為電解液容器的介電質, 陽極層最常用來保護鋁合金, 也有其他例如鈦、鋅、鎂、鈮、鋯、鉿、鉭。鐵和碳鋼若在中性或鹼性的電解質溶液中會片狀剝落,剝落物為氫氧化鐵,或稱鐵鏽,由缺氧的陽極凹洞和陰極的表面組成,凹洞聚集了如硫酸鹽及氯化物等陰離子,加速了底下金屬的生鏽速度。 鐵塊內部的碳片層或碳塊,如高碳鋼、或生鐵) 會與表面塗層或電鍍層交互影響。 含鐵金屬通常會置於硝酸液中做陽極處理,或用發煙硝酸來形成一層黑硬的氧化鐵。
目錄
歷史
陽極氧化工藝首次大規模工業應用是在1923年,目的是防止杜拉鋁材質的水上飛機被氧化腐蝕。早期以鉻酸為電解液的工藝被稱為Bengough–Stuart工藝,這種工藝今天仍然在使用。1927年,鉻酸電解液陽極氧化工藝被Gower 和 O'Brien 改進成硫酸電解液並註冊成專利。至今,硫酸電解液都是最為常見的陽極氧化方式。
草酸陽極氧化工藝於1923年在日本註冊成專利,其後德國廣泛應用該工藝,特別是在德國的建築行業。陽極氧化鋁擠型材曾經在1960,70年代是非常流行的建築材料,但是很快被更加便宜的塑料和粉末噴塗工藝取代。陽極氧化最新的進展是磷酸基工藝,到目前為止,該工藝只用與粘合劑或是有機塗料之前的預處理。新的各種各樣的陽極氧化工藝被持續開發,所以未來的趨勢是以軍事和工業標準的塗層特性來分類陽極氧化工藝,而不是工藝的化學反應。
陽極氧化鋁材
鋁合金陽極氧化能提高抗腐蝕能力,能增加氧化顏色,改善附着力。但是不能增加鋁材的強度,另外,陽極氧化層是不導電的。
參考文獻
- ↑ -各式鋁窗塗裝種類的介紹_陽極處理,pi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