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陸軍大學
圖片來自secretchina

陸軍大學是1913年至1949年中華民國的最高軍事學府。後沿革為國防大學的一部分。

目錄

歷史

1906年5月在保定創設陸軍行營軍官學堂,隸屬於北洋軍學督辦,段祺瑞兼任該學堂督辦,張鴻逵為監督。所有教育計劃和課程安排完全操在當時所聘請的日籍總教官之手。第一期學員,由近畿6個鎮及軍事機關的優秀官員選送入學,1906年5月8日開學,學員分為速成、深造兩班。1909年春先後畢業,合稱為第一期。1909年9月,速成班第二期修業二年期滿的學員畢業,學員來自近畿6個鎮及湖北、江蘇兩省,是為第二期。第三期學員由當時已經編練新軍的各省考選保送,1909年11月入學。1909年清廷罷免了袁世凱職務,近畿6個鎮及陸軍行營軍官學堂均由陸軍部大臣蔭昌直接管轄。後清廷成立軍咨府,以載濤為軍咨府大臣(其職權相當於後來的參謀總長),1910年7月撤去北洋軍學督辦衙門,調任段祺瑞為江北提督,原任監督張鴻逵升任總辦負責校務,陸軍行營軍官學堂改隸軍咨府;北洋陸軍速成學堂及軍需學堂、軍醫學堂則改隸於陸軍部。該學堂改隸後,由軍咨府命令改名為陸軍預備大學堂

1912年4月學校奉令遷到北京西直門大街崇元觀,改隸參謀本部。原任總辦張鴻逵外調,總辦改為校長,派胡龍驤充任。召集第三期學員復學,1913年11月畢業。

1913年10月「陸軍預備大學堂」改稱「陸軍大學校」,簡稱「陸大」。1914年,為了收回教育權,決定廢除外籍總教官負責制,改由本國人充任教育長主持教務,首任教育長為江壽祺。具體辦法是,所有日籍教官,凡是合同期滿者不再續聘,逐漸選用本國有相當軍事學識的人接充兵學教官;少數合同未滿者,亦只與本國教官研究教學有關事項,不再直接講課,至其合同期滿為止。按學習內容需要,規定學制,從此各期均為三年畢業。自1914年至1922年間,學校負責人雖然有所調動,尚能順利地續辦,畢業了第四、五、六期。

1922年冬第六期學員畢業後,因連年內戰,財政支絀,校務停頓年餘。1924年8月才繼續考收第七期學員入學,至1927年8月畢業。校長由直系的師景雲易為奉系的韓麟春。韓為辦好陸大,「籌集經費,整理校務,不遺餘力」,使學習順利進行。1928年夏,受二次北伐影響,學校停頓數月,第八期學員暫時停課。南京國民政府派劉光到校接收,籌備續辦。1928年9月,第八期複課,改由蔣介石兼任校長,派黃慕松為代校長,周斌為教育長。為迅速地招收和培養黃埔出身的學員,不待第八期學員畢業即提前考收第九期學員,於1929年12月入學。又因北伐結束,部隊整編編餘的高、中級軍官申請學習者甚多,臨時增設特別班,主要招收軍隊中校以上、中將以下,年齡在45歲以內的軍官,學制為兩年,是為特別班第一期,與第九期學員同時入學。學校原有的班次也改稱為正則班。因學校班次增多,校舍不敷應用,第九期學員改在北平祖家街前陸軍測量學校授課,特別班另在新街口前航空署舊址授課。為解決師資不足問題,特派其當時新聘到的德籍顧問古稀、王恩翰等人來校任教,後又特派時任總參謀長的楊傑到校數月,專為講授《大軍統帥》一課。

1931年第八期、第九期和特別班學員先後畢業離校後,1932年1月學校遷到南京薛家巷前編遣委員會舊址。

  • 楊傑接任校長
  • 王澤民任教育長
  • 教務處處長鄒燮斌/宗明
  • 編譯處處長史久光(調要塞炮兵學校校長)/宗明兼任
  • 副官處處長董樂山/趙復漢
  • 騎術處處長胡靖華
  • 軍醫處處長史國藩/史國英代理
  • 軍需處處長吳廷紀
  • 兵學研究院主任由楊傑兼任/張亮清兼任。1932年邀請以前各期畢業學員中對於軍事學術較有研究者約10人到校為預備教官,組織「兵學研究會」,楊傑校長主持研究。1932年8月再選招第二期,正式改稱為兵學研究院,入院研究者稱為研究員,研究期限為1年。
  • 特別黨部書記長劉冠世

第十期學員1932年4月召集入學。1932年12月,第十一期學員考收入學。從此改變以前每隔三年才能畢業、招考一期;開始建立新制,每年都畢業一期,招收一期。主要的師、軍戰術由中國教官張亮清、何成璞、林熏南、徐祖詒、吳石、梅鑄、宗明、張秉鈞、郗恩綏等教授。德籍教官史培曼、斯達開分擔講授小戰術,古稀講歐洲戰史,施太秋講空軍戰術,王恩翰講後方勤務,克補卜講輸送學。及白俄教官布爾林講諜報勤務及大戰原理,多馬舍夫斯基講要塞築城。1933年11月,第十二期學員入學。1934年9月招收特別班第二期入學。

1934年12月根據楊傑的建議,包括陸軍大學校在內的所有各軍事學校原任校長一律改為教育長,蔣介石兼任各學校校長。楊傑以參謀次長兼任陸大教育長。

1935年第十期學員畢業,同時第十三期學員入學。在第十期畢業學員中,根據兵學研究院的要求標準,開始選留10名為該院第三期的研究員,以備補充師資。以後各期正則班學員畢業時,沿例或者單獨的、或與同時畢業的特別班共同選留一期研究員。1935年12月第十一期畢業,選留10名入第四期兵學研究院;同時第三期研究員結業,第十四期學員入學。1936年12月第十二期畢業,亦選留第五期研究員;同時第十五期及特三期學員入學,因蔣介石特批入學的太多,只好分為特三期、特四期兩批入學。1937年8月特二期畢業。

1937年8月奉令西遷長沙。1937年9月到長沙,恢復上課。楊傑教育長已奉調為駐蘇聯大使,訓練副監周亞衛到校代行教育長職務。1937年12月,第十三期畢業,當即召集以該期選留學員為基幹(加上第十一期及特二期畢業學員各2人)的研究院第六期研究員。1938年2月,特別班第四期學員入學。1938年7月,第十四期學員畢業,同時選留兵學研究院第七期研究員。1938年8月第十六期學員考收入學。特三期1938年12月間仍在長沙畢業。軍政部令學校代為培訓中央軍校和各兵種專門學校的戰術教官,設各軍事學校戰術教官研究班,時間約為一年,期滿仍回各校工作。

1938年底再遷貴州遵義。1939年1月代教育長周亞衛調離學校,萬耀煌繼任教育長。1939年3月第十五期學員畢業(同時召集第八期研究員),特四期及第十六期學員在遵義1940年夏秋畢業。該兩期合選第九期研究員。1939年臨時增設一年制的將官班乙級第一期。

1939年4月學校在重慶山洞着手新建簡易校舍。1939年秋先建成部分校舍,第十七期學員即行考收在重慶入學。1940年7月特五期、特六期學員考收,特五期入學,特六期待令召集。1940年秋,所有遵義在校學員畢業離校,學校完全遷到重慶山洞。1941年新校舍逐步建成。1941年3月第十八期學員入學。1941年12月召集特六期學員入學。1942年6月,第十七期及特五期兩期學員同時畢業。兩期各選留數人合組為第十期研究員。教育長萬耀煌調成都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軍委會調派軍訓部次長阮肇昌繼任陸大教育長職務。1942年秋,考收第十九期學員入學。1943年9月,教育長阮肇昌又調職,軍委會派陳儀為代校長,徐培根為教育長。1943年年底,第十八期與特六期兩期學員同時畢業。由該兩期畢業學員為基幹組成的第十一期及第十二期研究員同時入院研究。1943年10月,考收特七期學員入學。1944年春,考收第二十期學員入學。1944年辦甲級將官班(學制3個月)共3期。1945年1月,第十九期學員畢業,以該期畢業學員為基幹的第十三期研究員同時入院研究。1945年秋,考收第二十一期學員入學。1946年3月,特七期學員畢業,以該期畢業學員為基幹的第十四期研究員同時入院研究。1946年秋,第二十期學員畢業;同時,以該期學員為基幹的第十五期研究員開始入院研究。12月,將官班乙級二期學員入學,1947年夏畢業。

1946年到1947年夏秋招收將官班乙級第三、四期及招考正則班第二十二期;1948年春,該期召集入學。特別班第八期是1947年10月在重慶山洞考收入學至畢業。

南京新校舍於1948年夏秋才建成一部分(校本部及一個班的房屋),故學校的主體(包括校本部)是1947年秋開始由重慶山洞向南京遷移的,直到1948年夏秋才完成。第二十一期隨校遷南京,於1948年夏畢業。同時以該期畢業學員為基幹,並有少數將官班乙級第二期畢業學員參加的第十六期研究員入院研究。這期研究員主要是為陸軍參謀學校培養軍事教官的,故選留的人數特多,約60人。 --> 1948年底,學校開始向廣州黃埔島搬遷。1949年3月,校本部及第二十二、二十三期全部到達黃埔。1949年4月,在黃埔複課,至6、7月間徐培根率第二十二、二十三期及校本部教職員兵再向台灣新竹縣遷移。徐培根去台前,約在4月下旬派教務處長杭鴻志返回重慶山洞,代他負責照管特八期事宜。1949年12月初重慶解放時,杭鴻志率特八期及學校在渝的部分教職員宣布投誠。

陸大辦學47年,共畢業正則班二十三期,共2438人。其中,在北京畢業第一至第九期,共871人;遷寧到抗戰結束,畢業了十期至十九期,共十期1069人;抗戰後到該校停辦,四期共500人。特別班,共八期1018人。將官班甲乙兩級,共畢業657人。

1928年至1949年正則班從第九期至二十二期共招生十四期(第二十三期遷到台灣才畢業)。

1950年於台灣新竹成立「陸軍參謀學校委員會」,準備復校事宜。

學校

學校(或稱學院) 是一種為教師學生提供教學環境的機構,並通過特定的教育方式增進對學生的知識和價值體系。現時,大部分國家設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時更為國民提供義務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學生需在不同類型的學校接受教育。這些學校的分類因文化和制度而異,但可以總括為小學中學大學。小學一般為兒童而設,提供基本教育。學生在完成小學教育後,通常會就讀中學。最後,提供高等教育的學校可成為「大學」或「專科學校」。

在這些主要學校類型外,在某些國家的學生可能會在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前後在其他學校接受教育。幼兒園幼稚園年幼兒童而設,在小學教育前就讀。在完成中學教育後,中學生可選擇就讀大學、職業學校、專科學院或神學院。某些學生可以選擇就讀另類學校,接受有別於主流教學方法和課程的另類教育[1]

學校也可分為政府營運和私人營運的學校。私立學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夠提供某種教育方法或課程時設立。某些私立學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時,作出額外教育,如基督教學校伊斯蘭學校佛教學校等。為成人而設的學校更提供專門教育,如軍事學校商學院,等。另類學校更包括在家學校線上學校等,使教學可以脫離傳統校舍。

歷史

位於英國東南部的坎特伯雷,建立於公元597年的國王學校,可能是現存最古老的學校之一.[2];而中國最早的學校,據估計是在周朝。清朝後逐漸出現太學之類官方辦的學校。

學校教育的目的

學校教育的目的隨著時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異。

中國歷史上的周朝,學校辟雍統治階級培養下一代品格禮樂軍事技巧的場所。

但如果學校實行填鴨式教育制度,只會令學生無法吸收知識,違背學校令學生學習不同知識的理念。

常見的分級

歐洲的一些地區,高級中學英語:Gymnasium)是中學的一種,入學的學生一般成績較突出。在德國,十三年級之後(一些地區是十二年級),將完成高級中學學習並參加德國大學入學考試(Abitur)(在奧地利瑞士稱為Matura考試)。

英國,學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階段前的教育機構,大致上可以被分為小學(有時進一步區分為幼稚園和小學)和中學。而這些學校是由女王教育檢查員(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這個機構來管理的。

北美,學校是指所有級別的教育機構,包含以下所有機構:幼稚園、小學、中學(即初級中學,英文稱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據招生的學生年齡及地區而定)、高中學院大學研究生院。在美國,從幼稚園到高中的所有學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來監督的。許多早期的美國公立學校都是單間學校,一位老師在一間教室裡面教7個年級的學生。20世紀20年代起,單間學校被整理為多教室的學校,越來越多學校提供了校車運送學生。

常見的分類

英國北美學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運作管理的機構,不一定是公立義務教育學校系統的一部份。學校可以專精於某一個領域,例如:經濟學院(如倫敦經濟學院)、舞蹈學校或記者學校。也可能基於某類學生而設立,如特殊學校、聾啞人士學校等。

批評與替代

在整個20世紀,傳統的學校受到廣泛的批評。法國社會學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別:對品味評價的社會批判》中說明了學校階級結構再製機制。

學校(尤其是威權體制教育的學校)被指責對孩子的學習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勵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它使孩子產生恐懼。一些人更喜歡學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學校或其他另類教育,其他人喜歡在家自學,或參與非學校教育機構,而不去上學。

動物學校

動物學校是訓練動物的機構,有些學校訓練一般的生活常規,有些則教導專業的導盲技術。

現代學校

在現代,學校仍然是傳授知識及技能的重要場所,但因為社會價值觀的改變,使部分的學生為了文憑而打混摸魚。加上部分教師認為只需把他所瞭解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足夠,而忽略教導倫理道德,及正確的價值觀給學生。

校園設施

參見

參考文獻

  1. 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DF). Open Digital Archive.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4-14). 
  2. History of the School [校史]. 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