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都市化
根本原因
逆都市化的根本原因是急速膨脹的城市人口超過市區地域的負荷容量,致使城市內部土地利用緊張,交通擁擠,居住和環境條件惡化;而郊區空間開闊,高速公路、地下鐵道等現代化交通工具和設施,為移居提供了方便。故郊區化以人口和住宅為先行,後為商業、辦事機構。工業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或因地價或因環境、交通運輸、勞動力供應、專業化和協作配套生產等需求,為擴大再生產,也相繼趨向於條件更好的郊區。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多種職能的逆都市化。
結果
在逆都市化過程中,隨着人口和產業從市區移向郊區,特大城市地域結構由集中趨向分散。但因郊區各種條件的改善,不免吸引外國或其他地區遷入人口和工業企業,也會造成整個城市範圍的擴大和人口、產業、資本的更大集中,以及城、郊區結構失調。
如在逆都市化快速發展的西歐和北美一些國家,出現市中心衰落和停滯;而在逆都市化發展相對緩慢的國家(如蘇聯、東歐特大城市和中國北京、上海等),則出現市中心區與郊區平行發展布局。
影響
都市化對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帶動整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的地步,帶來人與人相互關係和社會交往的變化,促進生活方式的變遷,改變家庭的結構和職能,使其更適合社會發展的要求。 都市化對於文化、教育、語言、宗教、倫理和社會心理等,也具有重大的影響。都市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2]。同時,,都市化也帶來各種新的問題,如住房、交通、環境等方面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些經濟發達國家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如郊區化,有人稱之為逆都市化現象。在郊區化過程中,人口、住宅、工作地點往市區外分散,避免市區日益增大的壓力。郊區化現象並沒有改變都市化的趨勢。
視頻
逆都市化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郊區化 逆城市化郊區化 逆城市化,搜狐博客,2006-4-1
- ↑ 都市化的簡介,豆丁網,201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