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世界盃
足球世界盃 |
文名: 世界盃 外文名: World Cup 成立時間: 1904年5月21日 提出者: 羅貝爾·蓋蘭 |
國際足聯世界盃(FIFA World Cup)簡稱「世界盃」,是世界上最高榮譽、最高規格、最高競技水平、最高知名度的足球比賽,與奧運會並稱為全球體育兩大最頂級賽事,影響力和轉播覆蓋率超過奧運會的全球最大體育盛事。
世界盃是全球各個國家在足球領域最夢寐以求的神聖榮耀,也是各個國家(或地區)所有足球運動員的終極夢想。世界盃每四年舉辦一次,任何國際足聯會員國(地區)都可以派出代表隊報名參加這項賽事。世界盃是世界足球運動發展推廣普及的源頭和根本,所以也被譽為「生命之杯」。巴西是奪得該項榮譽最多的球隊,共獲得5次世界盃冠軍,並且在3奪世界盃後永久地保留了前任世界盃雷米特杯。現在的世界盃是大力神杯,4奪世界盃冠軍的德國在1974年首次捧杯並沿用至今,兩者都統稱為世界盃。中國曾在2002年首次晉級第17屆韓日世界盃決賽階段32強。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是第21屆世界盃足球賽。比賽於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羅斯境內11座城市中的12座球場內舉行。 2017年1月10日,國際足聯官方宣布,2026年世界盃起將擴軍至48支球隊參加。 2018年6月13日,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足聯第68屆大會上,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聯合申辦2026年世界盃足球賽成功。
2018年7月15日,法國隊4-2戰勝克羅地亞隊獲得俄羅斯世界盃冠軍。
2022年世界盃將會在卡塔爾舉行,同時也是第一屆在冬季舉行的世界盃。[1]
目錄
歷史發展
創建
1904年5月21日,國際足聯的第一任主席法國人羅貝爾·蓋丹,第一次向各國足壇領導人提出了這種想法,並責成其秘書長荷蘭人希爾施曼為此起草一份文件。但由於表示願意參加的國家不多,而且由於政治體育的不和,這項計劃流產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黎紅星隊的創始人于勒·雷米特先生當選為國際足聯主席,他又重新操起了這項擱淺的計劃。他向各國足球界領導人作了大量的說服工作,竭力證明:一項世界性的足球比賽完全可以同顧拜旦男爵創立的奧運會比賽並行不悖,並且能夠興旺發達,他苦口婆心,耐心之至。1925年,在布魯塞爾的一家飯店內,烏拉圭外交官布埃羅代表兩屆奧運會足球冠軍得主烏拉圭隊,正式對雷米特表示支持,這在當時起了不小的作用。
1926年12月10日,國際足聯在巴黎召開了一次工作會議,瑞士、匈牙利、法國、奧地利、德國等許多國家都派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4個月後,會議的草案被提交給各國足協。1927年6月5日,在國際足聯召開的赫爾辛基會議上,以23票贊成、5票反對(北歐國家表示反對)、1票棄權(德國)通過了巴黎工作會議議案。
1956年,國際足聯盧森堡會議上,把錦標賽的名稱改為「雷米特杯賽」,以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事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後來,有人建議把兩個名字連在一起,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最後在赫爾辛基的代表會議上,最終更名為「世界足球冠軍杯——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每四年舉辦一屆。
起源
世界盃是1928年FIFA為獲勝者特製的獎品,是由巴黎著名首飾技師弗列爾鑄造的。其模特是希臘傳說中的勝利女神尼凱,她身着古羅馬束腰長袍,雙臂伸直,手中捧一隻大杯。金杯高35厘米,重量3.8公斤,為銀杯鍍金鑄成,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為流動獎品,誰成為冠軍,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屆杯賽前交還給國際足聯,以便頒發給新的世界冠軍。此外有一個附加規定是:誰三次獲得世界冠軍,誰將永遠得到此杯。[9]
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賽時,烏拉圭、意大利、巴西都已獲得過兩次冠軍。因此都有永遠占有此杯的機會,結果是巴西隊捷足先得,占有了此杯。
為此,國際足聯還得準備一個新獎盃,以發給下屆冠軍。1971年5月,國際足聯舉行新杯審議會,通過對53種方案評議後,決定採用意大利人加扎尼亞的設計方案——兩個大力士雙手舉起地球的設計方案。這個造形象徵着世界第一運動的規模。新的獎盃定名為「大力神杯」。該杯高36.8厘米,重6.175千克,其中4.97千克的主體由真正的純金鑄造。底座由兩層孔雀石構成,珍貴無比。
國際足聯規定新杯為流動獎品,不論哪個隊獲得多少冠軍,也不能永久占有此杯。在大力神杯的底座下面有能容納鐫刻17個冠軍隊名字的銘牌——可以持續使用到2038年。大力神杯是現今足球世界盃的獎盃,是足球界的最高榮譽的象徵,無論從構造、價值、珍貴度等方面來看,都絕非世界上其他任何獎盃可比。
比賽賽制
世界盃賽程分為預選賽階段和決賽階段,兩個階段世界盃預選賽階段分為六大賽區進行,分別是歐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賽區,每個賽區需要按照本賽區的實際情況制訂預選賽規則,而各個已報名參加世界盃的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代表隊,則需要在所在賽區進行預選賽,爭奪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目前是32個,決賽階段主辦國可以直接獲得決賽階段名額,除主辦國外,其他名額由國際足聯根據各個預選賽賽區的足球水平進行分配,不同的預選賽賽區會有不同數量的決賽階段名額。註:國際足聯規定,從2006年世界盃預選賽起,衛冕冠軍需要參加其所屬區域內的世界盃預選賽,從而只有東道主可以入圍決賽圈32強的比賽。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主辦國必須是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而且會員國(地區)需要向國際足聯提出申請(可以兩個會員聯合申請承辦),然後通過全體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投票選出。
32支球隊將會到主辦國進行決賽階段的比賽爭奪冠軍。決賽階段32支球隊通過抽籤被分成8個小組,每個小組4支球隊,進行分組積分賽,各個小組的前兩名共十六支球隊將獲得出線資格,進入複賽;進入複賽後,十六支球隊按照既定的規則確定賽程,不再抽籤,然後進行單場淘汰賽,直至決出冠軍。
2017年1月10日,國際足聯正式宣布,從2026年世界盃開始,世界盃參賽球隊將擴軍至48支[7]。
2017年5月11日結束的巴林麥納麥國際足聯代表大會上,國際足聯修改了世界盃輪流主辦的方式。根據國際足聯會議決議,南美洲、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區、非洲、大洋洲四大洲的國家和地區會員協會作為候選。
賽事文化
吉祥物
1966年英國世界盃首次出現了世界盃的官方吉祥物,一隻會踢球的獅子——威利。這一以卡通形象作為宣傳方式的新舉措,成為日後世界盃吉祥物設計的一個里程碑。歷屆世界盃吉祥物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在墨西哥舉行,推出了名為「朱厄尼托」的吉祥物。
1974年世界盃賽由前西德主辦。主辦國設計了一對一高一瘦、一矮一胖的德國小朋友「提普」和「泰普」。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以一位正在踢球的高原小男孩作為造型,小男孩穿着阿根廷隊隊服,右手拿馬鞭,頭戴傳統的阿根廷高原民族禮帽。
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盃,一反歷屆世界盃以動物或人物造型作為吉祥物的慣例,改用了一隻肥碩無比的橘子「納蘭吉托」(Naranjito)作為主角。
1986年第十三屆世界盃在墨西哥舉行,推出的吉祥物是一個名為「皮克」、頭戴尖頂草帽的擬人化辣椒。
1990年意大利之夏,設計師一反傳統,用足球和積木拼成一個人形(中文名「查奧」),它以足球為頭顱,以90塊由綠、白、紅三色積木組成的身軀和四肢,十分動感而又富有創意。
1994年缺乏足球細胞的美國人發揮了自己對卡通畫的特長,他們設計了一隻卡通狗作為該屆世界盃吉祥物。這隻棕色小狗名叫「射手」,身穿代表美國國旗顏色的紅白球衣、藍球褲和紅白間條球襪,懷抱一個足球。
1998年,一隻名叫福蒂克斯Footix的人狀歡呼跳躍的小公雞,成為了正在激烈進行中的法國世界盃的吉祥物。法國歷史上是高盧人的棲息地,從上古以來法國人對於雄雞的崇拜就相當聞名,98年世界盃吉祥物就帶有明顯的法國文化圖騰,公雞Footix成為了這屆世界盃的吉祥物,這隻公雞線條簡單流暢,而且流暢的顛球動作成為這隻公雞露面的招牌動作。
2002年世界盃的吉祥物有三隻太空精靈,其中一隻年長高個子的領袖渾身金色,手舉一隻足球,另兩隻小些的一個是藍色,另一個是紫色。黃色的精靈叫Ato、藍色的精靈叫Nik、紫色的精靈叫Kaz。帶有鮮明的東方色彩。據組委會介紹,這些外太空的精靈們生活在大氣層,踢着太空版本的足球,象徵着「融洽,團結和合作。」
2006年德國世界盃的吉祥物名叫「高里奧六世(Goleo VI)」。他是一隻可愛的獅子。他活靈活現,可以說話,可以思考,自然的,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因為誰也不是生來就會成為吉祥物的。「高里奧六世」身高2米,也是自1974年世界盃以來,世界盃第一次擁有的一個「活生生」的吉祥物。陪伴在高里奧六世身邊的是一隻名叫「菲利」的能說話的足球。
2010年世界盃吉祥物豹子「扎庫米」名字中頭兩個字母「ZA」是南非語中「南非」的縮寫,後面的字母「KUMI」在許多非洲語言中的意思都是「10」,意味着南非世界盃舉辦的年份——同時,這也是大部分頂尖足球運動員身披的球衣號碼。這隻小豹子被設定為1994年出生,象徵着新南非共和國的成立。
2014巴西世界盃的吉祥物——一隻犰狳。前世界足球先生、現任世界盃組委會董事會成員的「外星人」羅納爾多在節目中向觀眾介紹了將成為巴西世界盃象徵的犰狳。
犰狳是生活在巴西內陸地區的一種瀕危物種,在感受到外部威脅時,犰狳會縮成一圈,用甲殼保護自己,此時形態同足球相似。國際足聯和世界盃組委會在47份候選方案中敲定它作為吉祥物,旨在強調環境與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同時也考慮到這一形象將容易被全球少年兒童接受。
參考來源
- ↑ 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