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資許鐵路,俗稱「郴三鐵路」,是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與資興市境內一條京廣鐵路[1]國有鐵路支線。湖南重點煤炭運輸線路,承擔湖南省屬資興礦務局原煤外運任務。始於京廣鐵路許家洞站北端K1893+477.5(禍成688+580米)處出岔,向東經雅市坪、亞家山、橋口、鯉魚江、木根橋、唐洞至資興縣蓼江市光珠山,正線全長37.4km。站線與特別用途線長22.4km。總計59.8km

目錄

線路

准軌。國鐵III級。最大坡度15‰,最小曲線半徑211米。橋樑16座共長658米。最長的鯉魚江大橋[2],七孔,全長179.7米,高16.78米,1951年建成啟用(兼做公路橋,直至1969年在上游新建成東江公路大橋)。全線涵洞146座2386.1米。路產岔線涵洞17座215.5米,非路產岔線涵洞24座425.7米。跨線橋3座。

設8個車站。橋口站出岔華潤電力鯉魚江有限公司專用線,該廠建於2005年,為2座600MW亞臨界燃煤機組於2007年6月、8月併網商業運營。鯉魚江站出岔電廠專用線,服務湖南華潤電力鯉魚江有限公司,始建於1956年2×65MW燃煤發電機組;2台330MW機組分別於2003年7月、9月投產向廣東送電。木根橋站原為鯉魚江站及木根橋森林集材場專用線,1967年水電八局建設東江水庫,在此分出專用線而設立車站。湘紅站服務於周源山煤礦,1971年3月通車。

歷史

粵漢鐵路通車後,沿線各煤礦相繼開發。為開發資興煙煤資源,1937年9月湖南省煤礦局組建資許鐵路工程處籌建,負責全線勘測施工。1938年10月全線土石方工程大半完成。因武漢、廣州失守,時局緊張,一度停工。1940年局勢稍穩,繼續完成土石方與橋樑工程。1941年夏,許家洞至鯉魚江段19公里建成鋪軌,先行通車。1941年冬,鯉魚江至三都13公里建成鋪軌。鯉魚江鐵路大橋因缺乏器材,未能動工,而是搭建一木便橋,鋪設輕便軌道,用斗車駁運,連接兩岸運輸。1943年,粵漢鐵路局、湘桂鐵路局、黔桂鐵路局均急需資興煙煤,與湖南省煤礦局訂立合約,合資修築鯉魚江大橋,至1944年日軍侵占長衡停工,完成2座橋台和5座橋墩。1945年1月日軍南侵占領郴州,中方撤退前炸毀資許線2-8km間3座橋樑。抗戰勝利後,全線枕木腐朽,道砟無存,橋樑破壞,塌方多處,涵洞淤塞。1949年1月,成立資許支線修復工程處,未及開工。

1951年秋,湖南省人民政府財委出資,衡陽鐵路管理局組織施工,組織資許工程隊,白醒亞任隊長,1951年10月15日動工,1952年元旦竣工通車,此時線路低劣,石砟缺少,尚有一些未完成的配套工程,鋼軌為1911年-1920年製造的38~42公斤的舊軌,許家洞至鯉魚江段行車速度15km/h,鯉魚江至三都段行車速度10km/h。1952年9月19日,資許鐵路全線由衡陽鐵路管理局(1953年1月1日成立廣州鐵路局)接管,全線固定資產達161.15億元舊人民幣。五十年代多次對線路技術改造,全面換軌,增加防爬設備,行車速度提高到40km/h。1966年又對線路進行技術改造與大中修。六五計劃期間的衡廣複線建設,許家洞站擴建,導致資許支線接線處改線,資許支線原許家洞郴江橋廢棄,新建下紅灘郴江中橋至1983年,1980年6月3日開工,1980年12月29日竣工。正線鋼軌為43公斤以上,站線為42公斤,道岔83組,線路容許速度60km/h。有人看守道口由1977年的17個減少到1988年9個。

客運歷史:文革期間開通衡陽到三都的客運列車,後停運。後來開通郴州到三都的客運,後停運。後開通白石渡站--郴州站--三都站的「交14次」列車。

視頻

資許鐵路 相關視頻

2015京廣鐵路線14-過許家洞3053次列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