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絲繡
蠶絲繡
絲綢,是中國人民的偉大發明,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從一片桑葉,一個蠶繭,再到一縷絲線,一幅綢緞,走過了數千年的光陰。細密的絲線,經緯縱橫,把大自然的寶貴饋贈和祖先的偉大智慧緊緊地交織在一起,絡繹不絕,代代相傳。絲綢以其特有的細膩、光滑的質感和優秀的實用性,為中國的物質文明增添了絢麗的光彩,更承載了中華民族的審美追求和精神嚮往。可以說,絲綢的性格,正是中國人的性格:溫潤、細膩、熱情、浪漫、勤勞、智慧……通過絲綢之路,我們不但把絲綢傳播給了全世界,也把絲綢身上所承載的中國性格,展示給了全世界。
中文名: 蠶絲織繡、外文名: Silk embroidery。
目錄
絲綢的歷史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家蠶養殖和掌握絲織技藝的國家 。 中國古代關於絲綢起源的記載很多,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黃帝元妃嫘祖始創種桑養蠶之術和馬頭娘的傳說。現今一些地區仍然保留着蠶神崇拜的習俗。考古發現最早的桑蠶實證是1926年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約公元前3500年)出土的半個蠶繭。
商周時期,統治者十分重視桑蠶業的發展,視桑蠶生產為社會經濟中的重要行業,紡織技術快速提高。至晚在戰國時期,提花織機出現以後,絲綢的品種逐漸豐富,其中錦的出現代表了當時絲綢工藝技術的最高水平。秦漢至南北朝時期,錦、羅、綺、輕紗等絲織品種獲得了充分的發展。 到了隋唐時期,絲綢的生產技術有了明顯提高。緯錦的大量出現標誌着織錦技術的跨越性發展,對後世提花織物的影響也極其深刻。宋元時期,形成了從栽桑、養蠶至牽經、絡緯、上機織造的整套技術體系。 在明代,從事栽桑、養蠶和繅絲的藝人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革新突破,織造工藝更為完備。清代絲織品在明代類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至19世紀中葉,出現了許多獨具特色的地方繡,其中聲譽最高的是京繡、粵繡、蘇繡、蜀繡和湘繡,後四種有「四大名繡」之稱。20世紀,隨着一批新式絲綢企業的興建和近代絲綢教育的興起,以及絲織技術的引用和應用,中國絲織物品種得到極大的豐富、發展。自21世紀初,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啟動,與絲綢相關的77個項目經國務院批准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批堅守傳統絲綢行業、掌握核心技藝的藝人被命名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人們開始更多地從文化的角度重新認識絲綢。[1]
絲綢的工藝
==== 織造 ====: 織造是指將經線和緯線進行交織從而形成絲織品的工藝過程。織造工藝的差異體現在織造產品的不同形態中。我國古代絲織品的分類,一般以工藝上的生織或熟織、織品的花或素、經緯線的粗細或多寡等為依據。古代的大部分絲織品種流傳至今,但隨着科技的發展,人造絲和合纖絲等人造纖維也應用到絲綢生產中。為規範和統一我國的絲織品品種,1965年國家紡織工業部制定的《絲織品分類定名及編號》將其分為十四大類:紡、綾、緞、縐、綃、絹、絨、綢、紗、羅、錦、綈、葛、呢。
印染:
印染是對絲織品進行染色、印花、整理等,使其具有一定色彩、花紋、光澤度。中國古代絲織品的着色原料主要以礦物顏料和植物染料為主。染色技術主要分為塗染和浸染。印花按工藝來分,主要有直接印花和防染印花。其中防染印花工藝又稱為纈。染纈分為夾纈(板防)、絞纈(扎結防)、蠟纈(蠟防)、灰纈(鹼防)4類。
刺繡:
刺繡是中國古老的手工裝飾方法,指在加工好的織物上,按設計要求運針引線使繡跡形成圖案的技藝。中國古代刺繡種類極其豐富,技法變化極多,除四大名繡外,按照地域可分為杭繡、魯繡等地方繡種,彝族、傣族等少數民族繡種。刺繡技藝分為針法和繡法兩個層次,針法是運針的基本方法,也是線條組織的形式。繡法是有選擇地組合運用各種針法形成的刺繡方法,還包括選擇相應的輪廓、絲理、配色以及線條的粗細、虛實等,這些因素的不同搭配和組合形成了不同的繡品。[2]
絲綢之路
早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中國就開通了連接東西方文明的陸上通道——著名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提出的。「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和中世紀從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經由印度、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以絲綢為主要媒介的貿易交往通道,簡稱「絲路」。千年絲路輸送的不僅是絲綢,往來的不僅是貿易,還承載着來自不同國度和民族的人的情感與文化。由「西北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和「西南絲綢之路」組成的四通八達的「絲路」,在中外關係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西北絲綢之路」東起長安,經河西走廊到敦煌,從敦煌起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今新疆若羌縣境內)、于闐(今新疆和田)、莎車,穿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到安息(今伊朗),往西到達條支(今波斯灣)、大秦(羅馬帝國及地中海東部沿岸地區);北路從敦煌到交河(今新疆吐魯番市境內)、龜茲(今新疆庫車)、疏勒(今新疆喀什境內),穿越蔥嶺到大宛(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干納市),往西經安息到達大秦。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形成了西北絲路的基本幹道。漢魏隋唐的千餘年間是西北絲路的全盛時期。通過這條通道,中國絲綢傳入西亞和歐洲,中國的蠶種也傳到了中亞細亞和歐洲。西亞、歐洲的商隊也通過這條道路進入中國進行貿易。 「草原絲綢之路」是中國絲綢傳入歐洲的第一條通道。它從蒙古高原到阿爾泰山,再經過準噶爾盆地,到哈薩克丘陵,或者直接由巴拉巴草原到黑海地區。它是一條由草原遊牧民族主導的東西方文化交流通道,將中國、波斯和希臘三個文化圈聯繫起來,促進了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文化交流。 「海上絲綢之路」起於秦漢,興盛於唐宋,明初達到頂峰。是以泉州、廣州、揚州等為起點,至朝鮮、日本、東南亞諸國、南亞諸國、阿拉伯和東非沿海諸國的海上商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大量絲綢運往東南亞地區、阿拉伯國家以及北非一帶,並通過那裡再轉運至歐洲各國。各國商人也由海路來到中國,運輸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到印度、羅馬,也把西方的香料、寶石輸入中國。 「西南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四川成都,分為靈關道、五尺道和永昌道3條,在葉榆(今雲南大理境內)匯合,行經巂唐(今保山)、滇越(今騰衝)、撣國(今緬甸)至身毒(今印度),又稱蜀身毒道。「西南絲綢之路」在戰國時代就已經開發。張騫出使西域時,在大夏發現從身毒轉販而來的蜀布、邛竹杖,他向漢武帝報告後,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漢武帝派張騫打通蜀身毒道。唐代這條商路更加興旺發達。中國的絲綢、鐵器、漆器從成都出發,沿着西南深山密林中的通道,輸出到南亞、西亞以及歐洲。 如今,黨中央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設想,將其作為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這使古老的絲綢之路又重新煥發了生機。對於國人來講,今天的絲綢之路,是友誼之路,是對話之路,是開放之路。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