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蕭紀
 南朝梁宗室大臣

字 號 :字世詢

籍 貫 :東海郡蘭陵縣(今山東蘭陵)

職 業 :南梁第五位皇帝

追 贈 :貞獻王

出 生 地 :丹陽郡建康縣(今江蘇南京)

出生時間 :508年

去世時間 :553年

主要成就 :和梁元帝爭奪帝位,稱帝於成都

蕭紀(508年-553年),字世詢,南朝梁宗室大臣、南梁第五位皇帝,梁武帝蕭衍第八子,梁元帝蕭繹之弟。

  • 自小勤學,不好輕華,封武陵郡王。歷任彭城太守,遷益州刺史。治理蜀地,頗有政績,拜征西大將軍。
  • 侯景之亂後,梁武帝去世。天正元年,為了和梁元帝爭奪帝位,稱帝於成都,年號天正,受到西魏韋孝寬梁元帝的討伐。
  • 天正二年(公元553年),被樊猛殺害,追諡為貞獻王。

目錄

人物話題

人物生平

蕭紀字世詢,乃梁武帝第八子。自幼好學,有文才,不尚浮華之辭。天監十三年(514)封為武陵郡王。歷任琅邪、彭城二郡太守、丹陽尹、會稽太守、東揚州刺史等職。大同三年 (537)起調任督益梁等十三州諸軍事、安西將軍、益州刺史。到他稱帝時,已在蜀經營了十五年之久。他在蜀期間,南開寧州、越嶲,西通資陵、吐谷渾,內修耕織鹽鐵之政,外通商賈遠方之利,財用充裕,兵甲殷積,有馬八千匹。文治武功,頗為顯著。

侯景亂梁,建康陷落,武帝餓死台城之後,湘東王蕭繹於梁大寶元年(550) 四月起兵江陵,討伐侯景。蕭繹亦是武帝之子,因排行第七,故蕭紀常稱之為七官。蕭紀一向認為蕭繹的文治武略不如自己,聽說蕭繹要討伐侯景,頗不以為然地對左右說:「七官一文士,豈能成此匡復大事!」當年五月,蕭紀派了世子園照帥兵三萬先行沿江東下,聲稱受湘東王節度,實質是探聽動靜。蕭繹也深知八弟頗有野心,因而待園照到達巴水,蕭繹便授之為信州刺史,命他屯於白帝,沒讓他東下。十一月,蕭紀親帥大軍東下,蕭繹一看這架勢,分明是想與自己爭奪天下,如今侯景未平,怎能兄弟先鬧起糾紛來? 於是命特使給蕭紀送去一封親筆信,勸他退兵。信中說: 「蜀人勇悍,易動難安,弟可鎮之,吾自當滅賊。」又用另一張紙寫道: 「地擬孫劉,各安境界;情深魯衛,書信恆通。」意思是說: 你我就象孫權的劉備,應當各自管好自己的地盤,永保兄弟之深情,常以書信相往來。接信之後,蕭紀果然暫時停止了東下,算是默認了七官提出的東西分治方案。

蕭繹穩住了八弟之後,全力進討侯景,很快取得了最大進展。大寶二年(551)六月,胡僧祐陸法和在巴陵大敗侯景,生擒景大將任約。接着,王僧辯攻克郢州,活捉景大將宋子仙丁和。蕭繹見侯景精兵猛將損失殆盡,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便在繼續進兵建康的同時,開始準備對付蕭紀。他先派了陸法和去屯守峽口,以防蜀軍東下。又設計拔掉蕭紀安在東邊的一個釘子西陽 (今湖北黃崗) 太守蕭園正。園正系蕭紀次子,在西陽寬和好施,甚得民心,歸附之人甚多,且有兵一萬。蕭繹怕一旦和蕭紀開仗,不免有遭到東西夾擊的危險。因而決定先把這棵釘子拔掉。他假意委任園正為平南將軍,園正不知是計,高高興興地去江陵接受伯父的恩典,蕭繹卻避而不見,讓南平王蕭恪設宴招待,將園正灌醉之後,便使人誣告他有罪,分掉了他的部曲兵卒,然後下獄囚禁起來。

此時,蕭紀正忙於稱帝。從大寶二年(551)十一月益州刺史劉孝勝等勸進之後,他便開始大造乘輿車服,準備登基。第二年四月,正式即位稱帝,改元天正,立長子園照為皇太子。王僧辯之弟司馬王僧略和直兵參軍徐怦認為此時稱帝過於勿忙,再三諫阻,都被蕭紀殺死。永豐侯蕭撝見蕭紀如此不能容人,嘆息道:「王事不成矣!直臣,國之基地,今先殺之, 不亡何待!」 同年八月, 蕭紀用太子園照之謀, 留蕭撝為益州刺史, 守成都,以子宜都王蕭園肅為副,協助守城,然後便親自帥兵東下,拉開了兄弟相殘的戰幕。

同年十一月,蕭繹見侯景已平,大局初定,亦在江陵即位稱帝,改元承聖。承聖二年 (553)三月,蕭繹得悉蜀軍東下,欲與他爭天下,恨得咬牙切齒。他讓方士畫蕭紀像於木板,然後親自用鐵釘釘其肢體,指望用這種傳統的暗算敵人的厭人之法置蕭紀於死地。又遣使向蕭紀報告侯景已平,要蕭紀退兵。使者走到巴東,卻被園照扣住,園照反其道而行之,向蕭紀謊報說: 「侯景未平,荊州也為景所破,望速東討。」 蕭紀果然督促眾軍加速東進。蕭繹又遣使向西魏求援,西魏太師宇文泰見這是坐收漁利之機,欣然同意發兵,向群臣說道: 「取蜀制梁,在此一舉。」於是,派大將軍尉遲迥率甲士一萬二千,騎萬匹,晝夜兼程,南下襲蜀。蕭紀所置潼州刺史楊乾運因求為梁州刺史不得,沙州刺史楊法琛因求為黎州刺史不得,均對蕭紀不滿。乾運之侄楊略乘機勸道: 「今侯景初平,本應同心戮力,保國寧民。而蕭氏兄弟卻干戈相向,實乃自取滅亡之道。木朽不可雕,世衰難輔佐。不如交結關中,可以功名兩全。」 乾運與法琛遂皆潛通於魏。承聖二年(553) 五月,尉遲迥在兩人配合之下,長驅直入,進圍成都。

蕭紀率軍進抵巴東,方知侯景已平,不禁有些後悔東下,便把太子園照叫來責備一通。園照卻振振有辭地說: 「侯景雖平,江陵未服。」蕭紀一想,此話也對,自己既然稱帝,怎能重新屈居人下!便決意繼續幹下去。眾將和蜀兵都不願出川去替蕭紀打內戰,蕭紀竟宣布: 「再有反對東進者,一律處死!」

承聖二年(553)六月,蕭紀進至西陵,蕭繹護軍陸法和早已築二城於峽口兩岸,運石填江,鐵鎖橫斷,阻擊蜀軍。蕭紀遂築連城,攻斷鐵鎖。陸法和連連告急,蕭繹因王僧辯正率主力在長沙討伐陸訥,只得從獄中放出俘來的侯景大將謝答仁,封他為步兵校尉,讓他領一支兵去救法和。又派人將王琳送往長沙,使其召降陸訥,然後,復了王琳官爵,派他領兵亦去救援峽口。安排好救兵之後,蕭繹修書一封,派散騎常侍、光州刺史鄭安忠��書去見蕭紀, 傳達旨意, 許其還蜀, 專制一方, 希望不傷和氣。 蕭紀回信仍以兄弟相稱,表示不承認君臣名分。不久,在長沙討伐陸訥的軍隊相繼西上,蕭繹亦隨之膽大氣粗起來。於是,再次修書與蕭紀: 「吾年齡比你大,又有平亂之功,按理論之,這皇位也當歸我。倘能遣使修和,實屬我所期待。如曰不然,從此絕交,不要怪我不念兄弟情誼。」蕭紀屯兵峽口既久,又連戰不利,後方魏軍深入,成都危急,正在憂悶之際,見到此書,忙遣其度支尚書樂奉業去江陵求和,希望依前旨還蜀。奉業知道蕭紀必敗,到了江陵,反倒告訴蕭繹: 「蜀軍乏糧,士卒多死,危亡在即。」蕭繹遂拒絕議和。

蕭紀在蜀十幾年,搜颳了許多金銀錦綵。他以黃金一斤製成一餅,每百餅為一篋,共有金百篋、約萬斤。銀五倍於此,錦綵不計其數。他出征便隨軍帶着,每次打仗,將它們懸示將士,卻又不肯真的拿來作獎賞。如今形勢危急,寧州刺史陳智祖便建議他用這些金銀錦綵來募集勇士,補充兵員。蕭紀愛財如命,根本不聽。再有請求議事者,乾脆稱疾不見。於是,將卒日漸離散。

承聖二年(553)七月,巴東民苻昇等斬蕭紀所置峽口城主公孫晃,降於蕭繹。繹將謝答仁、任約又連拔蕭紀大將侯叡三壘,紀所築十四連城皆降於繹。蕭紀退路被截斷,只得順流東下,繹將樊猛窮追不捨。蕭紀部眾潰散,僅投水死者即有八千餘人。蕭紀及侍從均被樊猛圍困。蕭繹秘密指示樊猛: 「紀若生還,不成功也!」樊猛明白,蕭繹只要死的,不要活的。遂領兵追到蕭紀船上,紀在船中繞床而走,見無法逃脫,便將金囊擲給樊猛,說: 「把這給你,送我一見七官。」猛大笑一聲說: 「天子如何可見! 殺了足下,這金子還能跑了嗎!」當下遂將蕭紀及其幼子園滿殺死,向蕭繹報功去了。此時,陸法和也捉住了太子園照兄弟三人,送往江陵,與先已下獄的園正關到一起,被斷絕飲食,飢號而死。

蕭紀死時,年僅46歲。蕭繹下令,除去蕭紀所屬宗室戶籍,賜姓饕餮氏,意思是說他貪財貪食,故而不獲壽終。

一個月後, 留守成都的永豐侯蕭撝和宜都王園肅開城降於魏將尉遲迥, 益州遂為魏所有。

人物評價

  • 歷史以成敗論英雄。蕭紀死後被蕭繹開除族籍,改姓饕餮。[1]除與梁元帝有仇的西梁政權尚追封蕭紀為「丞相、武陵貞獻王」外,梁元帝蕭繹及以後的歷代各朝皆視蕭紀為叛臣逆子。他在益州的功跡也被否定得一無是處,但蜀地老百姓卻沒有忘記他。蕭紀曾在彭山縣東三十里操練水軍,後人就在該處修建了一座寺廟稱為「武陵寺」用以紀念他,可惜後來毀於戰火。
  • 治理成都期間蕭紀政績卓著,為蜀地經濟恢復和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資治通鑑》評價他「內修耕桑鹽鐵之政,外通商賈遠方之利,故能殖其財用,器甲殷積。」梁武帝對蕭紀的表現非常滿意,於是加封他為征西大將軍。


史籍記載

  • 《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三》[2]
  • 《梁書·武陵王紀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九》
  • 《資治通鑑·卷一六五·梁紀二十一》[3]

參考資料

  1.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中).長沙:北嶽文藝出版社,1995:1103-1112
  2. 南史·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國學導航.2017-10-28
  3. 資治通鑑·卷一六五 梁紀二十一 .國學導航.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