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航空潛艇(英語:Submarine aircraft carrier,日語:潛水空母)是指可以搭載艦載機進行偵查或攻擊的潛艇,由於此艦種多在冷戰前研發,因此搭載的艦載機多是水上飛機[1]。他們擁有較大的噸位,以及有可整備艦載機的設計,可說是結合航空母艦與潛艇的艦種(但實際上目前沒有做出接近航空母艦戰力的)。從冷戰開始至今沒有再成功研發出一艘航空潛艇。

目錄

類型

偵查型航空潛艇

主要目的為強化母艦視野提高偵測能力,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戰列艦和巡洋艦搭載偵察機的目的相同。當時所有潛艇都採用傳統柴電動力必需定時上浮,且受限技術潛航時間大多很短,然而上浮到水面的潛艇觀測高度十分低,雷達等電子偵搜系統也效果還不夠好,為改善此缺點以加強潛艇上浮時的偵測能力提高存活率,使用艦載機來輔助觀測是許多國家考慮採用手段。礙於技術能力大多可搭艦載機量極少,通常僅設計搭載一架沒有其他備用機。法國、日本、英國和德國皆曾成功做出此類航空潛艇。

戰後由於電子偵搜系統效果提升,潛航能力提高甚至有不需上浮的核動力潛艇出現,因此不再需要依賴艦載機進行偵查。

攻擊型航空潛艇

主要目的為以潛艇為母艦運載增加攻擊範圍,與航空母艦目的相同,但潛艇能下潛返航防止還擊,進一步的設計能暗中穿越敵人海上防線,出動艦載機攻擊後再下潛返航,完成「來無影去無蹤」的隱身航空母艦。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與英國嘗試開發的航空潛艇即屬於這型,但因實用性和技術不足加上戰爭結束而放棄。第二次世界大戰大日本帝國海軍才完成最接近可實戰用的伊十三型潛艦與伊四百型潛艇(皆搭載晴嵐攻擊機)[2],但因為完工時間太晚且國力不足量產,僅完成少數幾艘就戰爭結束而無實戰成績,倖存的船被美國接收研究完後為防蘇聯取得技術而作靶艦擊沉。

對地攻擊的概念雖然造成大幅影響,但因更實用的潛射導彈研發成功,此概念被轉往發展成彈道導彈潛艇與巡航導彈潛艇。

優點

艦載機能提供非常有效的偵查功能(在電子偵搜系統有效前)。

多用途艦載機除了偵查還能供應通訊、運輸、攻擊、制空……等多種功能。

攻擊型航空潛艇能下潛隱身移動,穿越海上防線發動突襲再下潛返航,完成一般航空母艦不可能的任務。

由於能下潛隱身移動,航空潛艇理論上可以不需要組成航空母艦戰鬥群護航作戰,整體上建造與後勤成本可能比一般航空母艦組成艦隊來的低。

本身也是屬於一種潛艇,所以也自身具備反潛反艦能力,近乎是全功能的艦艇。

缺點

受於潛艇所需的下潛設計,無論技術多進步運量都比同噸位的航空母艦低得多。

設計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增加研發的難度與成本,本身量產難度與單位成本也比航空母艦與一般潛艇高。

體積與噸位太過龐大,增加建造所需資源、成本與時間,隱蔽性也比多數潛艇差,緊急下潛所需的時間也較長,存活性比一般潛艇低。

運量不足想要有效打擊通常仍需至少兩三艘以上組成潛水艦隊聯手攻擊才能有效,單打獨鬥的能力遜色於任何一款艦艇。

受於潛艇所需設計的司令塔和潛望鏡,不利採用全通式飛行甲板,無法讓一般艦載機起降,只能使用水上飛機、自轉旋翼機與直升機等,理論上垂直起降戰機也是可行的機種,但得考慮起飛甲板耐熱的問題,這些機種在用途性、作戰半徑、運載火力或成本等某些方面不比一般艦載機好。

早期潛艇需要配置艦炮與高射炮,但航空潛艇需要的艦載機相關設施會占用甲板空間,能配置的火炮密度不及一般攻擊潛艇,雖然這些火炮本身僅做輔助用。

航空潛艇起降艦載機必須上浮才行,作業時間大幅增加遭攻擊的危險性,同時也讓這種潛艇搭載核動力系統沒辦法發揮完全潛航的優勢,除非開發出能潛射出動的無人航空載具才可能解決此問題。

視頻

航空潛艇相關視頻

難上加難!艦載機着艦到底有多難,航母style太帥了
世界十大航空母艦排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