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贯线 (铁路)
纵贯线 |
---|
基本资料 |
开通营运 1908年 主要路线 北段 服务类型 客运、货运 轨距 1,067毫米(窄轨) |
纵贯线,别称纵贯铁路,是台湾第一条铁路线,为台湾铁路管理局(简称台铁)经营的传统铁路干线,而且也是台铁西部干线的核心路线。自1908年4月20日完工通车起,营运时间已逾百年[1]。[2]
目录
路线一览
- 名义路线
- 关联路线
路线历史
- 纵贯线起于基隆,迄于高雄,全线贯穿整个台湾西部走廊,不但将西部的各主要城镇全部联系于一体,并促成了台湾第一次的空间革命。第二次则是1978年全线通车,基隆至小港的中山高速公路。第三次是2007年通车,台北至左营的台湾高速铁路。
- 纵贯线的兴建,始于清治时代末期。时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完成基隆至台南的选线规划,并开始兴建。但因财政问题,续任的邵友濂暂停计画,仅完成基隆-台北、台北-新竹两线。
- 1896年,日本开始统治台湾之后,立即将纵贯铁路的兴建列为首要的施政计画。于1899年(明治32年)分别由南北两端同时兴工,后藤新平成立台湾总督府铁道部、并亲自担任部长,由铁道技师长谷川谨介规划纵贯铁路,将清代旧线计画进行九成以上的大幅度修正,外加南部的新建路段,长达两百五十二哩的纵贯线铁路终于在1908年于中部接轨,全线通车营运。为此,台湾总督府在同年10月24日,由日本皇室闲院宫载仁亲王主持,于台中公园内举行“纵贯铁道全通式”。
- 早期兴建的纵贯线是从基隆、台北经由新竹、台中到达台南与高雄,不过因为中部路段大部分的路段皆穿越山区,火车在此路段无法以一般的速度行驶;而在日本于台湾的统治逐渐稳定、岛内经济逐渐发达后,此现象严重影响到南北的货运运输,之后更于1917年发生了“滞货事件”。台湾总督府为了解决由此带来的交通瓶颈,决定在竹南到彰化间沿著台中港等中部沿海地带新筑一条平行的新线,称为“海线”(正式名称为“海岸线”),并将海线的尾端分别连接至台中和彰化(其中连接至台中的路线,即是今日的成追线);而原来的竹南经台中到彰化的路段则称为“山线”(后来定名为“台中线”)。海线于1922年全线通车之后,竹南以北到彰化以南的累计里程也一度经由海线计算。
- 1945年,台湾进入中华民国时代后,因整体经济与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但是在台铁当时的设施不足以应付日益成长的客货运量之下,纵贯线于1970年代开始进行全线的电气化工程,并于1979年7月1日全部完工。
路线编制
未来发展
相关条目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 345 展出“纵贯南北一气通—台湾铁道百年特展”
- ↑ 1908年4月20日,纵贯线铁路全线通车,聚珍台湾,2019-04-19
- ↑ 《台湾铁路车站图志》,P.33,2002年,苏昭旭 著,人人出版(台北)
- ↑ 台铁规画建横向铁路衔接 中部山、海线 可望接轨 - 中国时报 200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