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河
玉带河 |
中文名称;玉带河 别名;汉江南源、南河、沔水 所属水系;长江支流汉江的源头(或支流) 地理位置;陕西省汉中 流经地区;陕西省宁强县、勉县 发源地;宁强县西北箭竹岭水池垭 主要支流;白岩河、坪溪河、小河 河长;99.2 km 流域面积;1022.8 km² 河口;勉县新铺镇疙瘩寺 |
玉带河,是中国长江支流汉江的源头,在勉县境内,也有古称沔水,又名南河。发源于宁强县西北箭竹岭水池垭。干流长87.5公里(勉县志谓:全长99.2公里),流域面积1022.8平方公里。
玉带河呈“V”字型展布于宁强县东部,水资源比较丰富,历史上建有许多水利工程,是宁强县主要的水资源来源。流域内以汉江源为主题的旅游资源相当知名。[1]
目录
汉源考证
汉江发源地,古今众说纷纭,迄无定论。汉江源诸说:《山海经·西山经》说:“西山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尚书 ·禹贡》说:“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尔后,《汉书·地理志》《华阳国志》《水经注》等古籍中又有汉水二源说,《华 阳国志》记载:“汉水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县漾山为漾水,《禹贡》‘导漾东流为汉是也’;西源出龙西县嶓冢山, 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水经注》言:“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编者:上述著述现代考证,实为嘉陵江支流西汉水源)
据《汉中府志》载:“汉江,水出(宁羌)州八十里嶓冢山。”“山在州北九十里,在栈道烈金坝西十里,山势尊严,峰峦回合,望之蔚然深秀,其相连者为汉王山。…山内有洞,宽数丈,深里许,为汉水发源处。水从下涌出,有声砰砰然,天将降雨,其声愈大如殷雷,洞外有石砌台数丈,为往时祭汉源行礼之所。”在今阳安铁路、川陕公路旁,有形如华盖的千年古桂一株,并有唐建明修的禹王宫遗址。从此向北,可仰望嶓冢山,有小溪南来,俗名“汉王沟”,即“漾水”,循沟行10里,即到“白岩湾”,古木垂蔓,下有一洞,洞口有一钟乳石,状如卧牛,人称“石牛洞”,石牛高1.55米,长3.10米,遍体绿苔水渍,自背至臀有八个古字,径不盈尺,光怪陆离,不可辨认,有人揣之为“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或“岷嶓既艺朝宗于海”。相传为大禹刻石,故名禹王碑;但从发现年代不早于清末,且石质极差,不可能历4000年之久。
陕西省水利地志载:在汉江源诸说尚无科学定论之前,仍沿袭《汉中府志》所载的传统说法石牛洞为源头,位于东经106°14’,北纬33°03’。从烈金坝到武侯镇长约60公里为江源峡谷段,大部分为山地,干流两岸谷坡较缓,源头汉王沟以及青泥河、五丁关河(宽川)均为泉流小溪,于烈金坝附近汇合后至大安小盆地北纳大林河,河流又进入曲折峡谷,至炭场市会南源玉带河,继至沮水铺会北源沮水河,至武侯镇出峡,比降为1.25‰。
另有源于五丁关至陈家大梁一带的石钟沟之说,实为大安河。其发源地与玉带河发源地相距不远。但从流域面积、长度来讲,玉带河都大于大安河。故现代多数水文资料认为玉带河为汉江主源。实际上,在勉县以上,历史资料所谓的石牛洞水、北来的沮水(史称汉水北源)、玉带河(史称汉水南源),汇合处都在勉县新铺一带。经专家多次踏勘论证,《辞海》1989年版,正式确定汉江源流为玉带河。
干流走向
玉带河,是汉江的源流,发源于宁强县西北嶓冢山脉箭竹岭水池垭。
在宁强县境内,自源头北南向,流经槐树坝、双河口,黎家坝,在宁强县城汉源镇接纳西继的回水河,转向西南-东北向流经河湾,高寨子镇,李家寺,刘家坝,后河坝转向北流,经铁锁关镇,关峡,关门寺,毛坝子,杨家河坝,胡家坝镇,出县境入勉县。干流长87.5公里(勉县志谓:全长99.2公里),流域1022.8平方公里。
在勉县境内,玉带河,源于宁强县箭竹岭,在宁强境内称玉带河,自新铺镇(原熊家坪乡)七姊妹山东流入县境,称南河。经新铺镇,在铜钱坝村(原铜钱坝乡)与大安河汇合,在疙瘩寺汇入汉江,境内长22.76公里。最大流量31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2立方米/秒。两岸有小堰,灌溉农田约0.2万亩。1985年,引嘉入汉水电工程完工,至此时起,嘉陵江的最大支流“西流河”的水合流入玉带河,水量变为原来的4倍。
主要支流
白岩河,发源于宽川乡陈家院子,境内流长16.7公里,流域70.8平方公里。由西向东从太星垭进勉县境注入玉带河。
坪溪河,源于勉县唐家坝乡西沟村,至本县坪溪河村汇入玉带河,境内流长9.5公里,流域32平方公里。
小河,又名云书溪,源于滴水铺乡唐家坡,自北而南,自县城北汇入玉带河,流长31.6公里,流域87.3平方公里。
西流河,二郎坝引嘉入汉工程沟通汉江(玉带河)和嘉陵江的河道。源于南郑县黎坪乡,在水田坪乡的潘家河进入本县,依次纳芝草沟、冷水沟、小河等,西南流,从毛坝河乡南入川境。县境内流长37.5公里,流域470.5平方公里。
大安河,为史书记载之汉江正源,如以玉带河为正源,则此河可视为汉江或汉江上游玉带河支流。由源于陈家大梁的石钟沟水纳汉王沟水而构成,经大安镇在石窝金入勉县境,在炭场寺与汉江干流汇合。县境内流长18.5公里,流域158.25平方公里。导岭沟,源于略阳县大石包,从庙坝乡进入本县。境内流长30.55公里,流域125.12平方公里,从大安镇进入大安河。
玉带河防洪工程。玉带河自碾盘石至刘家坝两岸大都为水田,是本县水田最多、最集中的区域。1953年冬至1954年春,在城关镇上关街和新市区建成两段浆砌石堤共758.8米,1964年新建西门至河街段浆砌石堤700米,1984年至1988年城建局新建和改建城防河堤1623米,水电局新建校场坝农防河堤900米,确保了县城及城关镇居民、农田的安全。从50年代开始到1989年,先后在玉带河上建成防洪河堤14500多米,并拆除阻洪违章建筑,保证玉带河汛期畅通无虑。
大安河段防洪工程。大安河段,从烈金坝石桥至桑树湾魏家坝全长11.5公里,1963年秋开始全面规划,1965年10月至1966年元月,烈金坝、大安镇、桑树湾3乡镇共上劳1450人,分10段23处全面施工,共计修砂石农防护堤1.03万米,栽巴茅2.5万公斤,编铅丝笼588米,共投劳14.64万个工日,工程费5.13万元。1972年9月大洪水冲毁河堤2500米,1973年县水工组又对大安河段勘测设计,是年冬至1975年恢复被毁河堤,加固原有河堤。1981年洪灾以后至1986年新建大安镇、桑树湾河堤4570米,加固堤8640米,修丁坝120座,圆盘坝80座。浆砌石1万立方米,干砌石4.6万立方米,投劳43.9万个工日,共耗资13.73万元,基本保证了3乡镇居民和农田的安全。
引水工程
关堰 ,民国33年(1944),当地群众集资修建,位于今罗村坝乡张家坪村,渠长1公里,引枫香沟水灌田,灌溉面积未逾百亩。建国后,人民政府数次拨专款整修扩建,1986年修建永久性水坝渠首工程,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00亩。
筒车渠, 位于玉带河南岸支流筒车河上,属罗村坝乡。渠长2公里,引水流量0.08秒立方米,渠首建有拦河坝1座,高3米,长15米,设施灌溉面积300亩。该渠是1954年春汉中专区水利工作队宁强工作组到宁强后指导修建的第一条渠堰工程。
幸福渠, 渠首位于罗村坝曹家沟,建浆砌石拦河坝一座,长10米,高2.5米,渠长6公里,引水至肖家坝,扩灌200亩,保灌400亩。工程于1955年冬开工,次年春竣工。1963年在五郎坝垭开凿隧洞一条长110米,使灌区用水更有保证。
解放渠, 在胡家坝乡汪家坝村,引玉带河水,渠长3公里,1956年春建成,灌溉汪家坝、陈家坝农田300余亩。
二道河水坝工程 ,本工程是本县最早修建的较正规的现代式引水渠首工程。坝址位于县城西南金家坪乡玉带河与干沟交汇处。工程于1963年冬开工,1964年春竣工,建成长44米,高3.5米滚水坝一座,南北各有进水闸和冲沙闸一座,修建南干渠6公里,北干渠3公里,设施面积2059亩,保灌964亩。工程共投资10.6万元,投工4.5万个工日,共完成土石方6496万立方米。
大林堰 ,大林堰为本县修建的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渠首位于导岭沟的干沟口,引导岭沟水沿其东岸环山开渠,经白杨林、大安、桑树湾3乡镇,全长18公里,设施面积2357亩,保灌1200亩。本工程于1970年冬开工兴建,1975年竣工,建成拦河浆砌石滚水坝1座,长26米,高3.5米。进水闸及冲沙闸各1座。沿渠有退水闸7处,渡槽5处,总长396米的隧洞4处,排洪桥62处,斗门17处。混凝土板砌护渠道1562米。设计流量1.5秒立方米。工程总投资6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4万元,群众自筹14万元。共开挖土石方22.9万立方米,投工23.31万个工日。
跃进堰 ,为宁强县城关人民公社于1958年春从城东玉石滩筑坝引水,沿玉带河左岸而下,经河湾、罗村坝、肖家坝、曹家沟,最后至高寨子王家坝,渠线全长20公里,其中石渠约占三分之一。此堰,在大跃进时修建,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决策失误,开工草率,急于求成,违反水利建设的规律和程序,造成劳民伤财,教训殊深。原计划灌田1万多亩,实际测量统计不过5500多亩,而且大都是保灌老田。渠道上段空流段太长,且工程艰巨,维护不易,加之施工中途,个别领导嫌渠线走得太矮,迫使将1/1000的渠底坡降改为1/1500,使下段已挖成的渠道,因改线而废弃。由于种种原因,工程开工半年后停工,渠道初步成型未通水而作罢,白耗工日10万个,工程费用2.5万元。
二郎坝引嘉入汉工程。这一工程为天生桥蓄引发电工程梯级开发的第一期项目,系跨流域引水,即把嘉陵江流域西流河的水,通过渠道、隧洞等工程设施引入汉江流域的玉带河中来,用以发电兼灌溉。西流河发源于南郑县的黎坪区,自东南流向西北,至本县二郎坝又转向西南,流过茅坝河乡入四川境,于旺苍县城郊汇流东河而后入嘉陵江。西流河经本县水田坪乡时穿过一座大山底部,形成一道长270米,宽30米,高25米的暗河,上似大桥从西流河上跨过,因名天生桥。根据水电部第三工程局和省水电设计院的勘测设计,天生桥以上流域面积40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9.1秒立方米,平均径流量为2.87亿立方米,天生桥以上为深山区,林木茂密,自然被覆情况良好。根据勘测设计,如果将天生桥暗河封堵,即可形成1座蓄水7000万立方米的水库,然后修建坝后电站1座,装机1万千瓦,尾水退入西流河,沿河修渠,顺流而下,至雷家湾,取水头60米,另修1座电站,装机6000千瓦,尾水跌入雷家湾渠首,再修渠穿过隧洞,垫方以及两千余米的跨越流域隧洞,引水玉带河边,可取水头252米,修建1座卧龙台电站,装机2.4万千瓦。以上3处电站装机4万千瓦,总投资1.2亿元。电站尾水注入玉带河,不仅提高关峡电站发电水量,且增大下游汉惠渠水源,扩大其渠灌溉面积。
蓄水工程
李家沟水库,在高寨子王家坝村。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0.6平方公里,坝高23米,坝顶长76米,溢洪道宽1.4米,深1.7米。1968年冬开工兴建,翌年春建成蓄水,共完成土石方5.34万立方米,投工2.24万个工日,投资1.7万元。后因卧管涵洞漏水,无法修补,于1984年在坝左改凿放水隧洞一条,长90米。本工程总库容25.7万立方米,工程设施面积600亩。王家坝一带400多亩旱塝田全部受益。
高家沟水库,库址位于高寨子乡王家坝村,流域面积0.7平方公里,枢纽工程包括大坝、溢洪道及放水涵洞。坝型为匀质土坝,高16.5米,坝顶长65米。1969年12月动工,1971年竣工,共完成土石方4.5万立方米,工程设施面积200亩。竣工后,也因涵洞漏水,无法修补,从右坝肩另开隧洞一条放水灌田。
石关门水库,在高寨子乡齐家垭村的黄家沟,流域面积2.3平方公里,有效库容16.3万立方米,匀质土坝高15米,长62米,水库干渠长4公里,工程设施面积800亩,本工程于1970年8月开工,1971年12月竣工,共完成土石方4.5万立方米,投工3.2万个工日,投资2万元。建成后,齐家垭至窑咀一带干坡旱地全部建成旱涝保收田,效益显著。
大沟水库,位于高寨子乡大沟,流域面积0.9平方公里,有效库容15.4万立方米,坝高19米,长89米。工程设施面积550亩,有效面积350亩。1969年冬开工,次年春竣工,共完成土石方4.22万立方米,投工5.4万个工日,投资2.5万元。工程建成后,高潮村杜家槽子一带旱田全部受益。除灌溉外,还兼养鱼,先后共投放鱼苗1.5万余尾,收获成鱼5000余公斤。
刘家沟水库,位于罗村坝乡古城村,控制流域面积1.33平方公里,总库容18.1万立方米。坝高11米,长61米,放水渠长2公里,工程设施面积500亩。1969年冬开工,1970年春完工蓄水。工程共投工3.28万工日,投资1.52万元。几年来,水库共投放鱼苗8万尾,收获成鱼6000余公斤。
水电建设
东方红水电站,在宁强县城以东15公里的高寨子乡傅家湾,宁黄公路之侧,为引水式高水头发电站。傅家湾以南的半山上,有龙洞沟和九栋磨沟两股相邻的石灰岩泉水奔流而下,汇入玉带河。东方红电站工程,即在龙洞沟筑坝,开掘明渠520米,隧洞450米,使两泉汇流,再修干渠2360米,在蚂蚁包梁修蓄水3500立方米的压力前池一座,安装一条径0.63米,长665米的压力钢管,在九栋磨沟修建发电厂房316平方米,尾水泄入玉带河。电站设计流量0.56秒立方米,水头183米,装机3台,容量720千瓦,变压器2台,880千伏安。保证出力61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240万度。电站以10千伏电压一路出线至宁强县城并入国家电网。电站于1966年2月上报省水利厅,同年9月批复,12月开工兴建。城关区金家坪、王家坪、城关镇、罗村坝、高寨子5乡镇民工参加施工,1970年10月竣工发电。工程总投资110万元,总投劳107.818个工日,其中,民工99592个工日,技工8226个工日。电站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150至200万度。1985年二郎坝引水工程渠道和隧洞竣工,嘉陵江支流西流河部分河水穿过隧洞汇入东方红电站渠道,使电站年发电量提高,1989年达到459.59万度,为设计年发电量的180%。
关峡水电站,在宁强县城以东27公里处的关峡,由县水工队勘测设计,在峡口玉带河上筑坝,开渠1.6公里,落差18米建站发电。设计流量4.6秒立方米,装机235千瓦。1970年8月由铁锁关区组织铁锁关、坪溪河两乡民工兴建,中间修修停停,于1977年2月方竣工发电。该站安装160千瓦及75千瓦电机各1台,发电后,形成铁锁关地区10千伏农电网。1985年,二郎坝引水工程通水后,为充分利用玉带河增加的水力资源,对关峡渠首和引水渠道又进行改造和扩建,水轮发电机组也增加到3台480千瓦,计前后共投工日7万个,投资75万元。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120万度。
元坝子水电站,位于宁强县巩家河乡元坝子村马家坝,在张家营下口筑坝,开渠3500米,设计流量1.2秒立方米,设计水头56米,装机容量320千瓦。本工程由安康水电厂设计,县水工队负责技术指导,巩家河乡政府组织施工。1985年5月开工,1988年2月试机发电。共安装16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2台,架设10千伏线路17.5公里,供本乡生活照明及乡镇企业用电。修建该电站共投资105万元,投工13.33万个,年发电量为51万度,而售电量太小,当前急需发展用户。
黑潭子水电站,位于宁强县双河乡小寨子村的黑潭子。引水渠首在曹家坝村的上古泉,渠长2091米,流量0.4秒立方米,压力管道长220米,水头93米。装机容量160千瓦。本站由县水工队勘测设计并施工指导,于1977年9月动工修建,1982年由于乏资而停工。在此期间,共投资9万元,完成渠道平台1870米,并受二郎坝引水工程指挥部援助,凿通208米长的隧洞,购回发电机1台。1985年8月,县财政拨给双河乡扶贫资金24万元续建黑潭子电站,三历寒暑,于1988年12月29日试机发电。发电量虽7.2万度,但售电量仍不足。
卧龙台电站,二郎坝引嘉入汉工程。工程1975年12月开工,穿山炸石,经历13个寒暑,终于1989年国庆节前夕完成卧龙台电站引水到发电的全部工程,是年底正式发电。共开渠8350米,净宽3米,高2.2米,全断面片石砌护,明涵拱盖,包括垫方3处,长290米;隧洞5处,共长4530米。其中,最长的跨流域白家垭隧洞长2047米。蓄水5000立方米的前池1座,压力管直径1.2米,长641米,567平方米厂房1座,安装40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2台,修建高山公路25公里,架设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3公里,35千伏线路14.5公里。共开挖土石方105.23万立米,浆砌石6.48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0.6万立方米,安装金属结构350吨。共投工日156.5万个,投资1875万元,本工程第一期设计引用流量为4.5秒立方米,装机800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5000万度。至此,全县水电装机共达1.1万千瓦。
流域概况
宁强原名宁羌,宁强县境东周以前为氐羌所据。春秋战国时期,白马氐据其西境,蜀据其东境。秦并蜀,置蜀郡,全境归辖。两汉为葭萌县地。蜀汉为汉寿县。晋改汉寿为晋寿。隋属绵谷县。唐武德三年(620)分绵谷县,在通谷镇(今大安镇)置金牛县,此为境内设县治之始。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宁羌卫。成化二十一年(1485)建立宁羌州,州卫并存。清代废卫存州。辛亥革命后降州为县。民国24年(1935)红四方面军攻克宁羌,建立宁羌、阳平关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民国31年(1942)元旦,改宁羌县为宁强县。于右任曾为宁强赠题“安宁强固”4字,并云:“可作解释新县之名”。位于陕西省西南隅,南连四川,西接甘肃,自北而东依次与略阳、勉县、南郑毗邻。秦岭横亘于北,巴山绵延于南,是个南北交汇、襟陇带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低中山区县。境内东南高,西北低,中部有五丁山隆起,北部多属海拔1000~1600米的变质岩山地。南部是海拔1000~1800米的碳酸岩为主的喀斯特山地,多飞瀑溶洞。汉水发源于县境嶓冢山脉箭竹岭,汇合白岩河、大安河等支流蜿蜒东去,素有“三千里汉江第一城”之美誉;嘉陵江流经县西北,纳黑水、清河等支流奔腾入川。全县大致由四山两谷(秦岭中山、西部低山、五丁关中山、巴山高中山和嘉汉谷地、玉带河谷地)组成。最高点为县东南九垭子,海拔2103.7米;嘉陵江入川处海拔520米,为全县的最低点。县内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3℃,1月均温1.4℃,7月均温23.6℃,极端最低气温—10.3℃,极端最高气温36.2℃。大部地区属暖温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降水强度大,年降水量最高达1812.2毫米。洪涝、干旱、冰雹、秋封等自然灾害频仍,尤以洪涝、干旱和秋封为农业的劲敌。
宁强县经济以农业为主,2012年生产总值完成48.5亿元,财政总收入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54元。宁强是一个南北交汇、襟陇带蜀的山区县,是大西北进入大西南的主要门户和黄金通道。宝成、阳安铁路纵横县境,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 ↑ 极美南京•幸福河湖——玉带河 ,搜狐 , 202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