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角
歷史
香港開埠初期,市區需要大量建築石材。牛頭角一帶客家人聚居,曾盛行採石業,與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合稱為九龍四山。百多年前的客家瀝源九約竹枝詞中,便描述到四山中的牛頭角:「……清遊忽到蘇茅坪,瞥見牛頭角又生。茜草灣前多石匠,仙歌嘹亮一聲聲……」。
1950年代初,東九龍地區與牛頭角一帶都是荒涼之地,只是一片山頭,在山谷中只有幾戶農家。據《觀塘風物志》所載,牛頭角從前乃九龍灣伸延出海的海角,如今定安街一帶當時為牛頭角村,於1950年初建有牛頭角碼頭,可從水路往來灣仔及北角。
1960年代前,牛頭角村仍是香港新九龍的十三個規模較大的鄉村—九龍十三鄉之一。[1][2]1960年代末香港政府清拆牛頭角村,用以興建牛頭角徙置區,而村民被安置往油塘等地的徙置區。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牛頭角徙置區改稱牛頭角下邨,而旁邊的「牛頭角政府廉租屋」則改名為牛頭角上邨。
1970年代觀塘及九龍灣填海工程陸續完成,將原本天然曲折的海岸線拉直,牛頭角自此成為內陸地區。1979年啟用的牛頭角鐵路站就興建在在原有的海岸線觀塘道上,既服務新填土地上。原有牛頭角對出的海皮已經成為觀塘和九龍灣商貿區 (由昔日的工業區轉化而成)。
2003年牛頭角下邨開始重建,分為第一期和第二期,北面用作興建東九文化中心,而面則重建為第二代牛頭角下邨。現今牛頭角大部份用地已經主要是作住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