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小圆饼
马卡龙的历史传说
在现今大家的印象中马卡龙似乎一直被打上法国甜品的标签,然而民间却长久的流传著马卡龙来源于义大利的说法。马卡龙到底出身法国还是义大利?关于马卡龙有下列几种说法。
- 第1种说法:
马卡龙最早出现在义大利的修道院,当时有位名为Carmelie的修女为了替代荤食,而制作这种甜点,又称为修女的马卡龙。直到1533年佛罗伦斯共和国公主与法兰西王国国王亨利二世(King Henry II)结婚后,公主的随从、仆人和厨师也陪嫁到法国,把义大利饮食文化和食谱一并带到法国。
- 第2种说法:
有人称马卡龙是在十六七世纪时由玛丽王后(Marie An-toinette)特地从义大利引进法国的,并取名为“少女的酥胸”,很快成为法国多个地区的美食特产。
- 第3种说法:
法国南锡镇有两名修女Marguerite 与Marie-Elisabeth,她们为了要让不吃肉的人们,均衡获得营养,而创造出的一种点心,人们都叫她们为Macaron Sisters。[2]
尽管身世不凡,真实的起源却众说纷纭。在法国,许多城市都以历史悠久的马卡龙为傲,比较出名的像是亚眠(Amiens)的“亚眠马卡龙”、南锡(Nancy)的“南锡马卡龙”、圣艾米利翁(Saint-Émilion)的原始马卡龙等,各自有其传说。源自于法国的最早说法,是西元 781 年法国中部城市杜尔(Tours)东南方的科梅希修道院(Abbaye de Cormery),修士裸著上半身专注而投入地揉面团,精疲力竭,最后不小心倒在面团上,使得进烤炉前的面团上留有他的肚脐痕迹,所以此地所出的马卡龙又称为作“修士的肚脐”(nombril du moine)。 另有一说法指称,和法式甜点划上等号的马卡龙,其实是从义大利引进的。1533 年,义大利梅地奇家族的凯萨琳.梅地奇(Catherine de Médicis)与法国奥尔良公爵亨利(Henri d Orléans,即 1547 年继承王位后的亨利二世 Henri II)政治联姻后,带著好几为甜点师傅陪嫁,并且将甜点食谱也带到法国。 众多传说各自扑朔迷离,但似乎都与皇室、贵族、女性有著千丝万缕的关系。难怪马卡龙身价不凡,且总被冠与“甜品中的贵族”和“最受女性欢迎的甜品”的桂冠。
声名大噪的马卡龙
最初的马卡龙是以杏仁粉、蛋白和糖混合制成的单片饼干,口感相当厚实而且没有馅料,原始马卡龙,外表凹凸不平,颜色如同燕麦饼干(Oatmeal Cookies),朴实无华。[3] 然而真正让马卡龙声名大噪的,是巴黎的甜品屋拉杜丽(Ladurée)。20世纪初,Ladurée先生的孙子Pierre Desfontaines 尝试在两片杏仁小饼中加入巧克力味奶油,并改良了配方,使之更加柔软细滑,从此,马卡龙开始风靡。
1997年至1998年间,Ladurée最有名的学徒皮埃尔·艾尔梅(Pierre Hermé),又做了一番革新,以多款创意夹心口味著称——把香料、色素做了调控。本来又干又硬的马卡龙突然有了新生命,外壳酥薄,内馅软孺湿度、香甜幼滑;内馅改良成膏状,创作出更多口味,更把马卡龙标准化为大约3.5至4公分大小。
自皮埃尔·艾尔梅(Pierre Hermé)的内馅夹心创意后,法国甜点师傅纷纷仿效, 开启了马卡龙的黄金时代。无论是松露或无花果鹅肝、白香槟马卡龙及粉红香槟马卡龙都让人惊艳。特别是无花果鹅肝的马卡龙,一口咬下去,就像是花生酱一般,香浓丝滑,令人心情大悦。而覆盆子马卡龙,内馅里放入赤红的覆盆子,先尝到的是覆盆子的酸甜,随后令人开心的甜蜜内馅滋味窜了出来,简直无法形容入口时的美妙。更让人大开眼界的是,如今皮埃尔·艾尔梅(Pierre Hermé)已经做出了渐变色的马卡龙及上下层风味不同的马卡龙,入口层次丰富,口感细腻而清甜,让人不得不赞叹到:“不愧为甜品界的毕卡索”。[4]
完美的马卡龙
究竟什么样的马卡龙才算是一个好的马卡龙呢?除了细致的裙边之外,该如何从外观、质地与口感判断?目前大家所知的马卡龙是由两片蛋白小圆饼夹著内馅组合而成,就外观而言,两片蛋白饼应该是完美的圆形、周围有一层像蕾丝纱裙的“裙边”(le pied / the foot)。这一层裙边大约位于蛋白饼边缘的下方、而非大量突出于边缘之外,且应该完整没有空隙。蛋白饼本身平滑没有颗粒、气泡、且闪著一层雾光;顶端平滑、底面平坦没有空洞。两片外壳的大小相同,且颜色与内馅互相呼应,例如开心果口味的内馅、就会选用绿色的外壳。从侧面看来,一个好的马卡龙形状应该要像是迷你汉堡,内馅清晰可见而非藏于壳中,不管是使用甘纳许、奶油霜或是果酱当内馅,都要有一定的硬度而非水份过多的稀软质地。
品尝的时候,应该要一口咬下,同时体会壳与内馅交融之味。马卡龙的壳绝对不该像蛋白霜饼干一样脆硬,而是如前形容的,有一层极薄酥的外层、里面则是蛋白霜饼回温之后绵密、有些黏牙的糖心口感、充满杏仁的香气,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用“少女的酥胸”来形容马卡龙的口感。值得一提的是,马卡龙主要的口味变化来自中间变化多端的夹馅,而非来自外壳。除了非常少数的口味如抹茶、巧克力等可能会在制作外壳时额外添加抹茶粉、巧克力粉外,所有缤纷多彩的马卡龙外壳,都是使用食品级色素调制而成。内馅调制的功力,决定了马卡龙口味的高度与广度。 Pierre Hermé 大师,正是因为有著出神入化的风味调制技巧,才使得马卡龙从一开始朴实的杏仁蛋白小圆饼,变成风靡全球的法式甜点代表。[5]
百变的马卡龙
马卡龙日
知名巴黎甜点主厨Pierre Herme在2005年将每介绍年的3月20号定为“马卡龙日”,后来国际甜点协会(Relais Deserts)就将此日定为世界马卡龙之日(Jour du Macaron)。 每年都有新的城市甜点铺加入此活动,加入的甜点铺,不限时区,从3月20号的早上10点卖到晚上7点,店内一率只供应马卡龙,并且会把当日部分收入及顾客捐献捐作 社会公益,是个相当特别且有意义的活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