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元壤
沈元壤 |
---|
出生 1935年3月 開拓者 表面非線性光學研究 研究領域 物理非線性光學 |
沈元壤(Yuen-Ron Shen),1935年3月出生於中國上海,美籍華人物理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榮休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目錄
生平
1952年畢業於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後前往台灣,1956年獲國立臺灣大學學士學位。此後赴美國留學,1959年獲斯坦福大學碩士學位,1963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64年起任教於伯克利加州大學,1970年起升任教授。2014年受聘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
1972年沈元壤就作為美籍華人學者訪問團中的一員回國訪問;1990年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90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1995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9年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1990年起,他曾先後當選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1990年)、中央研究院院士(1990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5年)、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6年)。
學術研究
經歷
- 1952年,沈元壤畢業於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後前往台灣;1956年,獲得台灣大學學士學位。
- 1956年,赴美國留學;1959年,獲得斯坦福大學碩士學位。
- 1963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Bleombergen 。
- 1964年起,任教於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1970年起升任物理系教授。
- 1967年起,任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研究員 。
- 1972年,37歲的沈元壤參加由物理學家任之恭任團長、林家翹任副團長的美籍華人教授訪問團,第一次回到中國大陸,並與訪問團成員一起受到周總理接見。
- 1978年9月,應邀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作為期3個月的訪問。
- 1984年,在復旦大學系統講授非線性光學一個多月。
- 1990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同年,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 1997年,在他的支持與幫助下,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成功主辦了第十三屆國際激光光譜會議。
- 1995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1998年,獲得固體光學效應領域FrankIsakson獎。
- 2002年6月,沈元壤與楊振寧、沈志勛、沈平4位先生組成國際評審委員會,對清華大學物理系開展清華歷史上第一次對一個院系的國際評估 。
- 2007年4月,以沈元壤教授為首的國際評估專家組對上上海交通大學光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進行了國際評估;7月帶隊的國際評估組對復旦大學物理系教學、科研和服務體系進行了全面的評估。
參考資料
- 沈元壤. 中央研究院. [2020-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 沈元壤. 中國科學院.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30).
- 心繫中國科技發展——記2009年度國家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得者沈元壤教授. 中國科學院.[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