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民系
江右民系(英文:The People of Jiangyou),亦稱為江右人、贛民系。是漢族中的一個重要民系。江右民系主要分布於江西大部、湖南東部、鄂東南、皖西南、閩西北一帶。江右民系以中原、贛江、瓦子角、瓦屑壩、撫河流域、吉泰盆地為起源和繁衍地,有着自己獨特文化、語言、風俗、贛派建築風格的漢族民系。
目錄
分布範圍
民系是由於民族內部的交往不平衡形成的。民系是指一個民族內部的分支,分支內部有着共同或同類的語言、文化、風俗,相互之間互為認同。如說粵語的廣府民系、說贛語的江右民系等。20世紀以前,關於漢族差異性的研究非常少。20世紀30年代,廣東學者羅香林意識到,漢族等龐大的民族會因為時代和環境的變遷逐漸分化,形成微有不同的亞文化群體。為了描述這些亞文化群體,羅香林首創了民系這個詞[1]。
江右民系通常指的是使用贛語方言地區的漢族族群。江右人是東南漢族的主要族群之一。分布地域相當廣大,人口總數超過6000萬。江右人分布在江西大部,而外省的江右人主要是歷史上由江西江右人大本營遷移出去或又再次遷往第三地的居民,今天主要居住於湘東和閩西北、鄂東南、皖西南和湘西南等地區。江右人為古代中原人和贛地先民的融合體。
江西境內的江右民系主要分布於贛北、贛中、贛東、贛西一帶,面積和人口占全省的四分之三,是江西境內第一大民系。包括南昌市及所轄的南昌縣、新建、安義、進賢;九江的湖口、星子、都昌、德安、永修、武寧、修水、彭澤、瑞昌;宜春市及所轄的豐城、樟樹、高安、奉新、靖安、宜豐、上高、萬載;新余市及所轄的分宜;萍鄉市及所轄的蓮花、蘆溪、上栗;景德鎮市及所轄的樂平;上饒的鉛山、橫峰、弋陽、萬年、鄱陽、餘干;鷹潭市及所轄的貴溪、餘江;撫州市及所轄的東鄉、崇仁、宜黃、樂安、金溪、南城、黎川、資溪、南豐、廣昌;吉安市及所轄的吉安縣、吉水、峽江、新干、永豐、泰和、安福、永新、井岡山、遂川、萬安。
此外,江右民系還分布在湖南東部,包括岳陽市市區、臨湘市和岳陽縣、平江縣華容縣的部分,長沙市的瀏陽,株洲市的醴陵市、攸縣、炎陵縣和茶陵縣,衡陽市的耒陽市和常寧市,郴州市的永興縣、安仁縣和資興市,邵陽市的洞口縣以及綏寧和隆回的北部等等;福建省的邵武、光澤、建寧、泰寧;湖北省東南部通城、蒲圻、崇陽、通山、陽新、咸寧、嘉魚、大冶;安徽省西南部安慶地區的望江、東至、宿松、懷寧、太湖、潛山、岳西、桐城等;浙江省西部的某些地區。
發展歷史
有些語言學家、人類學家在研究、比較江西人時,出於討論上的方便,常將贛語區的江西人(有時甚至包括所有的外省贛語群體)稱為江右人,即江右民系。廣義上說是指世居地、父母世居地、父母出生地、出生地、祖籍地、戶籍地、長久居住地、長久工作地在贛語區境內,被認為或自我認同為贛人的群體或個人。江右這個詞在上古時期就出現,之前江右地區人遷徙到外地大都以江右人自居,江右作為一個特定的文化傳承下來,其影響實為深遠,受江右語(贛語)影響之地也通行江右語(贛語),也是有着大體一致的文化認同,因此他們也同屬江右根源,我們即可稱其為泛江右。江右民系以贛江、瓦子角、瓦屑壩、撫河流域、吉泰盆地為起源和繁衍地,有着自己獨特文化、語言、風俗、贛派建築風格的漢族民系[2]。
作為本省境內南遷北民的早到者,上古時期江右大地曾經有過「干越國」和「艾國」等非華夏族國家。史載干越國在春秋時期為吳國所滅,其中心地帶位於今餘干一帶,而艾國則位於今修水、武寧一帶,後其被楚國併吞。至春秋時代,江右大地經常被稱為「吳頭楚尾」,是因為江西曾迭為吳、楚、越國的爭雄之地。公元前473年越滅吳,公元前306年楚滅越。秦國統一六國之後,由於經濟政治上的需求,組織了一系列、強制性的人口遷移。這時候江右民系由此開始茅芽。而在兩晉南北朝的270年中,出現了7次南下移民的高潮。這時候的贛語也形成了一種新的漢語方言。
隋唐之後江西地區成為全國十道之一的「江南道」,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發展,人口劇增,江右民系第一次大規模向外移民也是由此間拉開序幕,南昌、吉安一帶的人口不斷向湖南東北的湘陰、寶慶、新化等地移民。在後續的幾百年間,又由贛北、贛中繼續向湖南東北、湖北東南的江漢平原及鄂東山區、安徽南部的安慶、池州及巢湖平原、福建西北移民。這批次的移民將贛語同時帶到上述地區。
五代以後,外省人移入湖南省,多來自東方,主要是江西省。據相關統計,外省人移入湖南者,五代至北宋,江西占十分之九;南宋至元代,江西占六分之五;明代為移民極盛時期,江西籍仍為主體。湖南人來自天下,其中以江西居多,且江西人移到湖南後,大都以稼穡耕墾為主。因避免長途跋涉,江西南部之人大都移向湖南南部,江西北部之民大都移向湖南北部。清同治《醴陵縣誌》:「洪武初召集流亡,皆來自他省,而豫章人尤多」,據近人統計,醴陵縣明代從江西遷入的有296族。《茶陵縣誌》:元至清代,境內人口遷徙頻繁,據66部族譜記載,其間自贛、粵、閩、浙、皖等地入遷,衍為宗族的有30姓。」其中贛也是排在首位的。父老相傳的「江西填湖廣」之說也算是一個證明吧。
福建的邵武、光澤、建寧、泰寧、將樂、順昌等閩北縣市在宋朝以前這裡曾經通行閩北語,南宋時福建閩北發生過多次的農民起義導致當地人口大量銳減,一些文人描寫了當時的慘況:「前村不復炊煙起,長似清明寒食時」,「江閩五十邑,荊棘五千里」。在朝廷的獎墾下,江西撫州、信州一帶的人大規模向福建閩北移民,填補當地的人口空間,嚴燦在《兵火後還鄉》中寫道:「舊時巷陌今誰住,卻問新移後來人」。這「新移後來人」便是翻過武夷山的江右人。這些定居者大體按路程的近遠而遞減,邵武軍最多,南劍州所屬的將樂、順昌其次,建州所轄的西片崇安、建陽又次之。《福建省志》將這次移民稱之為「第二次贛人入閩」。
洪武三年,南豐遭戰亂天災,縣民始遷徙外流,常山居多。在後續數百年間,南豐縣不少農民迭遭戰亂和天災遷徙外流江西玉山、浙江常山、江山等地,最終形成贛閩浙贛語方言島。
康熙年間,清政府鼓勵移民墾荒,並頒布優惠條文,這使得大量皖、鄂、湘、贛的居民遷入陝南地區。《商南縣誌》記載,全縣人口從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5990餘猛增至光緒三十年(1904年)的102299人,152年間人口翻了近20倍。部分江右人遷入陝南,郭沈青指出「蠻子話」(江南話)指來自皖西南和鄂東南地區的贛語。
視頻
江右民系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華漢民族八大民系,個人圖書館,2016-10-10
- ↑ 什麼是江右民系,哪些地方是江右民系,第一星座網,2016-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