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昱
楊昱(478~531年),字元晷,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北魏時期大臣,洛州刺史楊懿之孫,太師楊椿之子。 [1]
- 起家廣平王元懷左常侍,除太學博士、員外散騎侍郎、太尉府掾、中書舍人[2]。
- 孝昌初年,除征虜將軍、中書侍郎、給事黃門侍郎、七兵尚書、度支尚書,出為徐州刺史、散騎常侍。
- 孝莊帝處死爾朱榮後,以為東道行台,抗拒彭城王爾朱仲遠。[2]
- 普泰元年(531),為隴西王爾朱天光所害,時年五十四。太昌初年,追贈驃騎大將軍、司空公、定州刺史。[3]
目錄
基本信息
姓名 楊昱
|
字號 字元晷
|
民族 漢族
|
官職 七兵尚書 度支尚書 徐州刺史 散騎常侍
|
爵位 弘農伯
|
追贈 驃騎大將軍 司空 定州刺史
|
出生地 弘農華陰潼鄉習仙里
|
出生時間 478年
|
去世時間 531年
|
所處時代 北魏
|
主要成就 北魏時期大臣
|
人物生平
楊昱,字元晷。起家廣平王懷左常侍,懷好武事,數出遊獵,昱每規諫。正始中,以京兆、廣平二王國臣,多有縱恣,公行屬請,於是詔御史中尉崔亮窮治之,伏法於都市者三十餘人,其不死者悉除名為民。唯昱與博陵崔楷以忠諫得免。後除太學博士、員外散騎侍郎。
初,尚書令王肅除揚州刺史,出頓於洛陽東亭,朝貴畢集,詔令諸王送別,昱伯父楊播同在餞席。酒酣之後,廣陽王元嘉、北海王元詳等與播論議競理,播不為之屈。北海顧謂昱曰:「尊伯性剛,不伏理,大不如尊使君也。」昱前對曰:「昱父道隆則從其隆,道洿則從其洿;伯父剛則不吐,柔亦不茹。」一坐嘆其能言。肅曰:「非此郎,何得申二公之美也。」
延昌三年,以本官帶詹事丞。於時,肅宗在懷抱之中,至於出入左右,乳母而已,不令宮僚聞知。昱諫曰:「陛下不以臣等凡淺,備位宮臣,太子動止,宜令翼從。然自此以來,輕爾出入,進無二傅輔導之美,退闕群僚陪侍之式,非所謂示民軌儀,著君臣之義。陛下若召太子,必降手敕,令臣下咸知,為後世法。」於是詔曰:「自今已後,若非朕手敕,勿令兒輒出。宮臣在直者,從至萬歲門。」久之,轉太尉掾,兼中書舍人。靈太后嘗從容謂昱曰:「今帝年幼,朕親萬機,然自薄德化不能感親姻,在外不稱人心,卿有所聞,慎勿諱隱。」昱於是奏揚州刺史李崇五車載貨,恆州刺史楊鈞造銀食器十具,並餉領軍元叉。靈太后召叉夫妻,泣而責之。元叉深恨之。昱第六叔舒妻,武昌王元和之妹,和即叉之從祖父。舒早喪,有一男六女,及終喪而元氏頻請別居。昱父楊椿乃集親姻泣而謂曰:「我弟不幸早終,今男不婚,女未嫁,何匆匆便求離居?」不聽。遂懷憾焉。
神龜二年,瀛州民劉宣明謀反,事覺逃竄。元叉乃使元和及元氏誣告昱藏隱宣明,云:「父定州刺史椿、叔華州刺史津,並送甲仗三百具,謀圖不逞。」叉又構成其事。乃遣左右御仗五百人,夜圍昱宅而收之,並無所獲。靈太后問其狀,昱具對元氏遘釁之端,言至哀切。太后乃解昱縛,元和及元氏並處死刑,而叉相左右,和直免官,元氏卒亦不坐。及元叉幽廢太后,出為濟陰內史。中山王元熙起兵於鄴,元叉遣黃門盧同詣鄴刑熙,並窮黨羽。同希叉旨,就郡鎖昱赴鄴,訊百日,後乃還任。
孝昌初,除征虜將軍、中書侍郎,遷給事黃門侍郎。時北鎮饑民二十餘萬,詔昱為使,分散於冀、定、瀛三州就食。後賊圍豳州,詔昱兼侍中,持節催西北道大都督、北海王顥,仍隨軍監察,豳州圍解。雍州蜀賊張映龍、姜神達知州內空虛,謀欲攻掩,刺史元脩義懼而請援,一日一夜,書移九通,都督李叔仁遲疑不赴。昱曰:「長安,關中基本。今大軍頓在涇豳,與賊相對,若使長安不守,大軍自然瓦散,此軍雖往,有何益也!」遂與叔仁等俱進,於陣斬神達及諸賊四百許人,余悉奔散。詔以昱受旨催督,而顥軍稽緩,遂免昱官。乃兼侍中催軍。尋除征虜將軍、涇州刺史。未幾,昱父椿出為雍州刺史,征昱還,除吏部郎中、武衛將軍,轉北中郎將,加安東將軍。及蕭寶夤等敗於關中,以昱兼七兵尚書、持節、假撫軍將軍、都督,防守雍州。昱遇賊失利而返。除度支尚書,轉撫軍、徐州刺史,尋除鎮東將軍、假車騎將軍、東南道都督,又加散騎常侍。後太山太守羊侃據郡南叛。蕭衍遣將軍王辯率眾侵寇徐州,番郡人續靈珍受衍平北將軍、番郡刺史,擁眾一萬,攻逼番城。昱遣別將劉馘擊破之,臨陣斬靈珍首,王辯退走。侃兄深,時為徐州行台,府州咸欲禁深。昱曰:「昔叔向不以鮒也見廢,《春秋》貴之。奈何以侃罪深也?宜聽朝旨。」不許群議。
還朝未幾,屬元顥侵逼大梁,除昱征東將軍、右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使持節、假車騎將軍,為南道大都督,鎮榮陽。顥既擒濟陰王暉業,乘虛徑進,大兵集於城下,遣其左衛劉業、王道安等招昱,令降,昱不從,顥遂攻之。城陷,都督元恭,太守、西河王悰並逾城而走,俱被擒縶。昱與弟息五人,在門樓上,須臾顥至,執昱下城,面責昱曰:「楊昱,卿今死甘心否?卿自負我,非我負卿也。」昱答曰:「分不望生,向所以不下樓者,正慮亂兵耳。但恨八十老父,無人供養,負病黃泉,求乞小弟一命,便死不朽也。」顥乃拘之。明旦,顥將陳慶之、胡光等三百餘人伏顥帳前,請曰:「陛下渡江三千里,無遺鏃之費。一朝殺傷五百餘人,求乞楊昱以快意。」顥曰:「我在江東,嘗聞梁主言,初下都日,袁昂為吳郡不降,稱其忠節。奈何殺楊昱?自此之外,任卿等所請。」於是斬昱下統帥三十七人,皆令蜀兵刳腹取心食之。顥既入洛,除昱名為民。
孝莊還宮,還復前官。及父椿辭老,請解官從養,詔不許。爾朱榮之死也,昱為東道行台,率眾拒爾朱仲遠。會爾朱兆入洛,昱還京師。後歸鄉里,亦為爾朱天光所害。太昌初,贈都督瀛定二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司空公、定州刺史。
人物紀念——楊昱墓誌
- 志文
魏故驃騎大將軍司空公定州刺史楊公墓志銘
公諱昱,字元晷,弘農華陰潼鄉習仙里人也。洛州刺史、弘農簡公懿之孫,大丞相、太師椿之元子。
孝敬格於人物,愛篤淳于先民。慈悌下下,恢廓有大志,留心經典,博覽群史。牆宇儼嶷,非可得而窺也。親戚祗憚,儕輩所宗,幼而有令問。年十六,辟皇子常侍,自陪贊邦國,可否必簡,直置規矩,有匡佐之才。俄為太學博士,轉員外郎。 孝明皇帝(元詡)明兩初辟,東儲之選,故難其人,以公弱歲有弼諧之譽,年長收敦德之美,領詹事丞,加宣威將軍、給事中。太尉清河文獻王(元懌)降闢為掾,俄入帶中書舍人,朝廷以公器洽養民,除揚烈將軍、濟陰內史,至訓一敷,則化牟移俗。徵授中書侍郎,遷給事黃門侍郎,尋兼侍中、持節、關右諸軍大使,除涇州刺史,徵尚書吏部郎,轉武衛將軍、北中郎將、安東將軍、銀青光祿大夫。公聲業既隆,委誠彌洎,除撫軍將軍、度支尚書、鎮東將軍、七兵尚書。淮泗襟帶,彭沛攸屬,除使持節、散騎常侍、徐州刺史,曾不期月,龕虜萬計,信服淮夷,義流異域。除右光祿大夫、河南尹,遷車騎將軍、兼尚書右僕射、東南道大行台。凶羯肆暴,毒害忠良,以普泰元年六月廿九日薨 於習仙里第,時年五十四。太昌革運,贈使持節、都督瀛定二州諸軍事、 驃騎大將軍、定州刺史、司空公。以太昌元年十一月十九日歸
窆於華陰丞相之神塋。盛彩不朽,貽之刻石,其詞曰:
猗歟公族,鼻祖汾隅,大風之後,世德靡渝。簡公嗣列,韞玉懷珠,司徒繼軌,駟馬並驅。於穆若人,寔邦之俊,體茲外朗,含此內閏。藹藹芳猷,昂昂高韻,遺心慍憘,亡情鄙恡。學優登仕,撫翼翰飛,朅采粉壁,步武彤闈。出總連率,回尹京畿,銀黃疊襲,金紫駢輝。羿浞肆奸,王室板蕩,見危以奮,應難如響。案劍雷息,登車抵掌,莊節未恢,忠圖忽往。春冬回薄,歲紀周旋,駕言出祖,於彼中田。風酸迥陌,日闇荒川,茂采終謝,虛諡空傳。
- 疏證
楊昱墓誌,1993年出土於華陰縣五方村楊氏家族墓塋。該志收藏於陝西省考古所。
墓誌稱楊昱節閔帝普泰元年(531)遇害,年五十四,則當生於孝文帝太和二年(478)。墓誌稱楊昱「年十六,辟皇子常侍」,當在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本傳雲「起家廣平王懷左常侍」。 本傳「員外散騎侍郎」,墓誌則省稱「員外郎」。墓誌「徵授中中書侍郎」句,衍一中字。墓誌記楊昱抗元顥時官銜為「遷車騎將軍、兼尚書右僕射、東南道大行台」,而本傳則是「假車騎將軍、為南道大都督」,知墓誌以假作正;而本傳南道當從墓誌作東南道。楊昱生平只做了一任河南尹。
參考資料
- ↑ 1.0 1.1 羅新、葉煒.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書局,2005年3月
- ↑ 2.0 2.1 魏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國學導航.2015-09-19
- ↑ 北史 卷四十一 列傳第二十九.國學原典.201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