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寧·利奧波德·德沃夏克 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
安東寧·利奧波德·德沃夏克( 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 ,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生於布拉格(當時屬於奧匈帝國,現屬於捷克)附近的內拉霍奇夫斯鎮伏爾塔瓦河旁的磨房內,卒於布拉格,是捷克民族樂派作曲家。
安東寧·利奧波德·德沃夏克( 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
追隨着民族主義者貝多伊齊·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經常在他的作品中使用摩拉維亞和他的故鄉波希米亞(當時屬於奧匈帝國,現屬捷克)的民謠音樂的風格。德沃夏克自己的風格經常被描述為「吸收了民歌的影響並找到有效的方式利用它們,用交響樂的傳統最完滿的再現了一個民族的特色」。[1]其代表作有第九交響曲《新世界交響曲》、《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斯拉夫舞曲》、歌劇《露莎卡》。他被認為「可能是他那個時代最多面手的作曲家」。[2]
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一反人們對藝術家的想像,是個極為敦厚務實的人,一生樸實簡單。他的音樂才華最初受布拉姆斯賞識,逐步在歐陸打響名聲,後來他所到之處如倫敦、俄國或美國,皆受熱烈歡迎。他的作品大量運用民族元素,融入波西米亞風格,與史麥塔納(Smetana)、揚納傑克為捷克音樂的三巨頭。 1892年德沃札克赴美擔任紐約國民音樂院院長,可說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旅程。在他教導學生如何表達民族色彩的同時,也進行美國音樂的採集研究。他最著名的《新世界交響曲》即巧妙融合印第安民歌、黑人靈歌與波西米亞音樂,成為今日最受歡迎的六大交響曲之一。動聽的大提琴協奏曲也是旅美時期的作品。[3]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