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娑罗双树

         
 娑罗双树

 

 

 

娑罗树(学名:Shorea robusta Gaertn. ):是娑罗双属的模式种。树的高度可达30-35米,树干的直径大约是2-2.5米。叶子约10-25米长和5-15米宽。产于印度及马来半岛等南亚热带雨林之中,属多年生乔木。树身高大,树干直立,圆柱形。树冠往往是线性的,在幼树枝叶犀利卵形而尖,成叶圆扁,表面光滑,花红色,萼及花瓣外有灰色刚毛。

因其气味芳香,木材坚固,故可用来制作家具或建材,又可供作药用或香料。被佛教视之为圣树之一。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2016年5月,世界上现存唯一一株玄奘手植的娑罗树子树,经多年培育,成功移植到西安大慈恩寺

目录

形态特征

娑罗属的植物都是乔木,具芳香树脂。叶革质或近革质,全缘,侧脉羽状,网脉近于平行;托叶大或小,早落。花为腋生或顶生的圆锥花序;小苞片每朵花2枚,早落。花萼裂片5枚,覆瓦状排列,常具毛;花瓣5枚,外面常具毛;雄蕊(12-)15或20-100,花药卵形或长圆形,稀线形,药隔附属体芒状或丝状,有时短而缺;子房3室,每室具胚珠2枚,花柱锥状或柱状,柱头全缘或具齿缺。果具种子1枚;增大的花萼裂片3长2短或近等长,基部变宽包围果实。娑罗树是该属的代表物种。

娑罗树的高度可达30-35米,树干的直径大约是2-2.5米。树干直立,圆柱形。树冠往往是线性的,在幼树枝叶犀利,成叶圆扁。年轻的树树皮光滑,有一些又长又深的垂直皱纹,其厚度为2-5厘米。颜色深褐色。成熟的树木质地粗糙,具特有的纵沟。

娑罗树是很少是完全全部落叶光秃秃的。但是,在干旱地区,往往会从二月到四月的短期内几乎落尽叶子。根据当地的气候,在四月期间就会萌新叶,5月全部长出。叶卵形或长圆形,10-25厘米×5-15厘米。质地坚韧,与皮质表面上完全成熟时会有典型的光泽。

初夏开丹酚酸花,颜色发白,在布满白色柔毛的长穗出现。花萼裂片5枚,覆瓦状排列,外面3枚椭圆形,长约8毫米,内面2枚为披针形,长约6毫米,均被灰黄色的绒毛;花瓣5枚,红色,旋转排列,长椭圆形,具纵脉11条,外面具贴生的绒毛;雄蕊30枚,两轮排列,花药卵形,药隔附属体丝状,长约3毫米;子房3室,被疏毛,花柱细柱状,柱头3裂。

果实具增大的3长2短的翅或近等长的翅,长的为线状长圆形,长8-10厘米,宽约1.5厘米,具纵脉10-14条,短的为线状披针形,长3-5厘米,均被短绒毛,基部变宽包围果实。花期6-7月,果期12-1月。

娑罗树皮厚度很小。心材颜色发白。往往在生长期如果曝光会变成深褐色。是组织结构粗粒度的硬质纤维。年轮都在幼树或新鲜木材切割时可见。毛孔大小适中,可作为一种木材树脂,用于填充自然耐用。

同名异种

中国南方所说的娑罗树为梭罗树(学名Reevesiasinica E.H. Wilson),属梧桐科。

中国北方所说的娑罗树,又名七叶树(学名 Aesculus chinensis Bunge),属七叶树科,是中国北方特有的树种,在北京碧云寺及大觉寺皆有栽种。中国七叶树的种子是一种中药,名为娑罗子。

在日本则因为与娑罗树相似,而称山茶科的紫茎属植物--日本半萼紫茎(学名:StewartiapseudocamelliaMaxim. )为娑罗树。

以上几种植物与印度的娑罗树并不是同种植物。

产地生境

娑罗树生长比较缓慢。在潮湿的地方它是常绿植物,在干躁的地方则是落叶灌木,在每年的二月到四月之间它的叶子几乎掉光,可是到了五月叶子又重新长出来。生存能力强。娑罗树通常是当地森林中主导的树木。

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地带,从缅甸一直延伸到印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在印度境内从阿萨姆邦、孟加拉邦、贾坎德邦延伸到哈里亚纳邦。在中国黄河流域及东部各省均有栽培,仅秦岭有野生,自然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下的山地。

生长习性

娑罗树生长比较缓慢,在潮湿的地方它是常绿植物。在干躁的地方则是落叶灌木,在每年的二月到四月之间它的叶子几乎掉光,可是到了五月叶子又重新长出来。

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也能耐寒;喜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土壤。深根性,萌芽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偏慢,寿命长。

繁殖方式

主要为播种繁殖,9月下旬至10月左右采种,蒴果球形,顶端扁平,略凹下,蒴果呈黄褐色,即可采集。采后种子发芽力消失较快,宜随采随播。不播的进行沙藏,但发芽率不高。种子干燥后容易丧失发芽力。幼苗出土力较弱,播种覆土不宜过深,播后25天-30天发芽,苗期需适当遮阴。

播种育苗,在已整好地的苗床上开沟条播,条距20-30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播种时要将种脐向下。播后覆土盖草。翌春发芽出土。播种方法与随采随播相同。

栽培技术

随采随播的幼苗陆续发芽,要注意淋水保温,促进出苗。栽种要选择适宜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庭园、“四旁”和道路绿化,要穴垦整地,穴径60厘米、深50厘米,加施基肥,并带宿土栽植,宜用大苗。行道树株距4-5米。庭园绿化根据情况而定。栽后设立支架。并浇透水。

幼苗喜湿润。幼苗出齐后,要及时搭棚遮荫,喷水保苗床湿润。并松土拔草。栽植前应施足基肥。生长过程中,一般不需修剪整形。

幼苗生长较慢,除松土除草外和培土外,要浇水。要追肥2-3次。旱季注意浇水保持苗床湿润。适当追肥。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主要价值

娑罗树是印度最主要的硬木木材之一。木材中含有丰富的树脂,并且具有持久性,可采集为龙脑香油。在印度教仪式中常燃烧娑罗树脂,或是娑罗树的木材,作为熏香之用。其种子和果实是灯油和植物脂肪的来源,也可作为香料及药用。

因其气味芳香,木材坚固,故可用来制作家具或建材。

植物文化

植物名。又作沙罗、萨罗、苏连。意译坚固或高远。学名Shorea Robusta。属龙脑香科。乔木。产于印度、孟加拉等热带地方。高达十丈。叶呈长椭圆形而尖,长五寸至八寸五分,宽三寸至五寸。花小,呈淡黄色。果实有长一、二寸的翼。种子可食。材质甚坚,可供建筑用,亦可作种种器具及船舰之材料。树脂可为沥青之代用品,并可供涂料及作药用。土人常用以治疗消化不良、淋疾等病症。

相传,此树乃过去七佛中第三毗舍浮(Vessabhu)佛之道场树。如《长阿含》卷一〈大本经〉云(大正1·2a)︰‘毗舍婆佛坐娑罗树下成最正觉。’《七佛父母姓字经》云(大正1·159c):“随叶佛得道为佛时,于萨罗树下。”

此外,拘尸那揭罗(Kus/inagara)城外之娑罗树林,系释尊般涅槃之圣地。《长阿含》卷四〈游行经〉云(大正1·24b)︰‘尔时世尊在拘尸那竭城本所生处,娑罗园中双树间,临将灭度。’《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应尽还源品〉云(大正12·905a):“尔时世尊,娑罗林下寝卧宝床,于其中夜入第四禅寂然无声,于是时顷便般涅槃。大觉世尊入涅槃已,其娑罗林东西二双合为一树,南北二双合为一树,垂覆宝床盖于如来,其树即时惨然变白犹如白鹤,枝叶花果皮干悉皆爆裂堕落,渐惭枯悴摧折无余。”

《大般涅槃经疏》卷一云(大正38·44b):“娑罗双树者,此翻坚固。一方二株四方八株,悉高五丈,四枯四荣,下根相连、上枝相合,相合似连理,荣枯似交让。其叶丰蔚,华如车轮,果大如瓶,其甘如蜜,色香味具,因兹八树通名一林,以为坚固。(中略)东双表常,南双表乐,西双表我,北双表净。又双茂表常,阴凉表我,华以表净,果以表乐。”故古来称此树林为双树林、坚固林或鹤林。”。

娑罗,在梵文为 sāla,是“高远”的意思。相传摩耶夫人在兰毗尼园中,手扶娑罗树,产下释迦牟尼。玄奘在印度求学时,此树已经枯死。

后来释迦牟尼在拘尸那罗城外,跋提河边的娑罗双树下入灭。相传释迦牟尼入涅盘时,娑罗树同时开花,林中一时变白,如同白鹤降落,因此又称为鹤林、鹄林。玄奘也曾造访过此处。龙树在《十住毗婆沙论》中说,毗首婆伏佛在娑罗树下成道。因此,此树在佛教中受到很大的尊敬,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树木。

也有传说称,古时候印度有一条名叫希拉尼耶底的河,岸边长着一片十分高大茂盛的娑罗双树(也有称娑罗树的)。释迦牟尼80岁时(在当时的印度,80岁已经是很高的年龄了)的一天,他走进希拉尼耶底河里洗了个澡,然后上岸走到娑罗双树林中。他在两株较大的娑罗双树中间铺了草和树叶,并将僧伽铺在上面,然后头向北,面向西,头枕右手,右侧卧在僧伽上,最后就涅盘升天了。所以,卧佛寺的卧佛就是释迦牟尼圆寂的式像。

相传释迦牟尼涅盘于娑罗双树间。此树夏初开花,花如塔状,又似烛台,每到花开之时,如手掌般的叶子托起宝塔,又象供奉着烛台。四片淡白色的小花瓣尽情绽放,花芯内七个橘红色的花蕊向外吐露着芬芳,花瓣上泛起的黄色,使得小花更显俏丽,而远远望去,整个花串又白中泛紫,象是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真是绝妙至极。一般认为,娑罗树原产于印度,后传入中国,常见于古老的寺庙当中,是著名的观赏树,花开可供观赏,结果可以食用,也可入药,木材还可供建筑,真是绝好的树种。大觉寺内共有七棵,其中一棵是一级古树,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娑罗花盛开时节,满树洁白,分外绚丽。在北京市潭柘寺外的下塔院处、历代高僧长眠的塔林丛中,高矗着两棵开满白色花朵的巨大古树。这些白色花朵仿佛在墨绿色的树上插满了白色的佛塔。古树的粗干鳞片斑斑,其叶片要比别的树种明显鲜绿一些,呈掌状,分为七瓣。这就是佛门两圣树之一的“娑罗树”,因其掌叶分为七瓣,故又名“七叶树”。东侧的一棵,高达25米,干周长达5.2米,是北京也是中国和世界上的“古娑罗树之最”。

潭柘寺毗卢阁殿院南边(即著名的古银杏“帝王树”和“配王树”南侧)也种植了两棵古娑罗树。它们是唐代种植的,相传是从西域移来的。另外,在该寺的其他院落,像方丈院、流杯亭院及南院、大悲阁院、戒台院等院落,还有十多棵明清时的古娑罗树。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是在古印度北方的拘尸那迦罗城郊外的“娑罗双树”下圆寂(涅槃)的。佛祖释迦牟尼是降生在“无忧树”下,无忧树就是娑罗树。佛祖的诞辰日为我国的农历四月初八,此时正是娑罗花的盛期。为了纪念佛祖,以及表示对佛教的虔诚,所以佛门弟子都在寺院里广植娑罗树,并视其为“佛门圣树”。

北京地区种植娑罗树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最著名的古娑罗树,就要数西山卧佛寺三世佛殿东西的两棵了。相传它们是唐代修建卧佛寺时(当时叫“兜率寺”)从印度传来的。因当时三世佛殿内有一尊大木卧佛,在殿外种植两棵娑罗树有纪念佛祖圆寂之意。据明刘桐和于奕正所著的《帝京景物略》记载,它们是“京师七奇树”之一。遗憾的是这两棵树死了,三世佛殿东侧南北的两棵娑罗树是后来补种的。

香山寺遗址山门里,以前也有两棵高大的金代娑罗树,清乾隆皇帝还写有两首《御制娑罗树歌》,并刻在碑上立于树旁,今一诗碑仍在。

北京的其他寺院也种有娑罗树,多是明清时期种植的。像八大处灵光寺(二处)的辽代招仙塔座旁有一棵明代的古娑罗树、香界寺(六处)的藏经殿院有两棵明代的古娑罗树、紫竹院的紫竹禅院有一棵清代的娑罗树、西山大觉寺的北娑罗院有两棵明代的古娑罗树、大觉寺北的普照寺前院有一棵明代的古娑罗树、上方山的文殊殿遗址有一棵明代的古娑罗树、碧云寺的中山堂前有三棵民国时的娑罗树。

热点新闻

人民网西安5月14日电:娑罗树和菩提树同称佛教的两大“圣树”,据传释迦摩尼得道于菩提树下,涅槃于娑罗树下。菩提树象征着向善而得道,娑罗树象征着守信而圆满。

公元446年北魏时建宜君县制,因县西川有宜君水而得名。公元624年始唐王建避暑行宫玉华宫于宜君县凤凰谷。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法师自天竺国学成归来,在大慈恩寺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公元629年,玄奘法师一行到宜君玉华宫翻译经书,带娑罗果植于宜君艾蒿洼村,距今已1360余年。这棵娑罗树高约20多米,胸围约380厘米,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树冠大而圆,形如雨伞,花繁叶茂,果实累累。

2015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向大慈恩寺赠送了菩提树,时隔一年,2016年5月14日,在释迦牟尼佛诞辰日,宜君县又向大慈恩寺赠送了玄奘手植娑罗树子树,意预着两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宜君县和大慈恩寺因玄奘相识,因娑罗古树结缘,共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