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光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靈光寺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翠微山東部西山八大處,是一座1200多年歷史的佛家古剎。 靈光寺是八大處的第二處寺院,始建於唐代大曆年間(公元766至779年),初名龍泉寺,遼代曾擴建,金代改叫明代成化十五年重修後,才改稱為靈光寺,此寺名一直沿用至今。[1]
寺廟位置
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西山余脈翠微山東麓,因供奉釋迦牟尼佛牙舍利而聞名於世,成為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現由中國佛教協會派僧人管理。 [1-2] 靈光寺創建於唐代大曆年間(公元766-779年),初名龍泉寺。金世宗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重修,改稱「覺山寺」。遼道宗咸雍七年(公元1071年),丞相耶律仁先之母鄭氏為供奉佛牙舍利建造了招仙塔。塔為八角形,以雕磚砌成,規模宏大。
重建時期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靈光古剎毀於八國聯軍炮火。 後經長達二十三年鼎力重建才得以再生。重興後的靈光寺坐北朝南,縱向布局。南部為大悲院和金魚池院。北部分別為方丈院、塔院、居士院和大雄寶殿。
後來,在重建靈光寺清理遼塔塔基的過程中,從瓦礫中發現一石函,內有沉香木匣,匣上有文:釋迦牟尼佛靈牙舍利,天會七年(即公元963年)四月廿三日記、善慧書,主持重建工程的聖安和尚當眾打開木匣,果然看到一顆佛牙,眾僧大喜,遂將佛牙舍利供奉於靈光寺禪堂,成鎮寺之寶。由此,靈光寺愈加聲名遠揚,佛家信徒紛至沓來。
布局結構
靈光寺山門殿面朝東南,山門殿中供奉釋迦牟尼佛純銅貼金造像,為泰國僧王贈送。靈光寺內原有五進廟堂,現僅存「大悲院」、「魚池院」、「塔院」三處院落。大悲院中,南有觀音殿,北有拜佛堂,東西各有陪房十四間。
寺里古蹟是殿後峭壁下的大金魚池。據說金魚池始建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咸豐年間擴建並放養金魚。池畔有遼代「招仙塔」塔基一座,又名「畫像千佛塔」,此塔毀於「八國聯軍」炮火。後寺內僧人在清理舊塔基時發現了供有佛祖釋迦牟尼靈牙舍利的石函。
參考文獻
- ↑ 【北京行】佛教寺廟園林 西山八大處公園(1)~靈光寺,udnblog,201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