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臥佛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臥佛寺,位於北京市西山北的壽牛山南麓、香山東側,距市區30公里。該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壽安寺。以後歷代有廢有建,寺名也隨朝代變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後改名為普覺寺。由於唐代寺內就有檀木雕成的臥佛。後來元代又在寺內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涅盤銅像,因此,一般人都把這座寺院叫作"臥佛寺"。

2001年6月2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臥佛寺

地區:北京西山

別稱:十方普覺寺

國家:中國

歷史文化

十方普覺寺初建時,並沒有現在的規模大。據梁思成先生考證,當時似只有中路山門殿至臥佛殿這一部份,東西兩路院和中路院後的藏經樓都是後擴建的《中國營造學社彙刊》第三卷第四期。

元朝是該寺發展史上的轉折,從英宗碩德八剌起,連續四代皇帝對它進行擴建,工期歷時十年,耗銀五百萬兩。

延佑七年(1320年)九月甲申,英宗建壽安山寺,給鈔千萬貫。至治元年(1321年)正月已亥,以壽安山造佛寺,置庫掌財帛。三月,益壽安山造寺役軍。十二月,冶銅五十萬斤作壽安佛像。二年八月,增壽安山寺役卒七千人《元史·英宗紀》。

泰定元年(1324年)二月,泰定帝修西番佛事於壽安山寺,三年乃罷《元史·泰定帝紀》。

天曆元年(1328年),文宗立壽安山規運提點所;三年,改昭孝營繕司《元史·文宗紀》。

至順二年(1331年)正月,文宗又以壽安山英宗所建寺未成,命薩勒迪等總督其工沒;以晉邸部民劉元良等二萬四千餘戶隸壽安山大昭孝寺為永業戶《元史·文宗紀》。

明朝曾五次翻修、六次接駕,是該寺的全盛時期。第一次是宣德末至正統初,高僧廣霖募諸中貴重修《宛署雜記》卷十九)。第二次是正統八年(1443年)後,英宗鼎新修建,賜名「壽安禪林」,並頒(大藏經》一部置諸佛殿(見「明憲宗壽安寺如來寶塔銘」)。第三次是成化十八年(1482年),憲宗敕建壽安寺如來寶塔。第四次是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復重修《日下舊聞考》卷一百一。

第五次是萬曆十四年(1586年),神宗出內帑重修,又賜《大藏經》及錦被等物。

這幾次翻修中,規模最大的應推憲宗建如來寶塔了。此塔高六丈九尺,闊五丈四尺,深三丈五尺,頂覆相輪,檐懸寶鐸,四周丹堊繪飾,塑菩薩神天之像。塔內藏有舍利,塔外建有左右二殿,各高二丈四尺。憲宗不但出重金建塔,而且還將香山鄉民人謝真等戶內地五頃二十五畝,賜予壽安寺如來寶塔供奉香火。

據《宛署雜記》、《日下舊聞考》等書記載,明代英宗、憲宗、武宗、世宗神宗五個皇帝,都曾駕臨該寺,其中神宗朱翊鈞還去了兩次。

明末清初,社會動盪,十方普覺寺亦冷落了一段時間。時人曾有「亂後寺廢,香燈久斷矣」的記載(《天府廣記)卷三十五)和「飢僧二三人,踏落葉、守敗椽」的描述(《北游錄))。

直到清雍正時期,怡親王允祥舍資葺治,十方普覺寺才重複興起來。允祥這次修建,工期一直延續到乾隆初年。

布局

十方普覺寺又名臥佛寺。位於西山北的壽安山南麓,距市區20公里。唐貞觀年間(627—649)建。原名兜率寺。兜率是梵文的譯音,意譯為「妙足」、「知足」。

臥佛寺坐北朝南,由3組並列院落組成。寺前有一座木牌坊額題「智光重明」,四柱三樓灰筒瓦頂。牌坊過後是長百餘米的坡道,坡降12米,兩側古柏4行。主要建築有琉璃牌坊、山門殿、天王殿、三世佛殿、臥佛殿和藏經樓等建築。樓後傍依山崗,由石級登上山頂,建有亭台,可俯覽全寺。兩側圍以廊廡、配殿、客堂和方丈室,把3座院落聯結成一個整體,是中國佛寺早期的一種布局方法,這種平面布局在北京一帶較少。寺內還栽有兩株娑羅樹。近處有櫻桃溝景點。

琉璃牌坊是山門殿前聳立着一座四柱七樓的琉璃牌坊。琉璃牌坊的正面額「同參密藏」。碑坊的背面額「具足精嚴」,均為清高宗御筆。牌坊後有一半圓水池,水池兩側有鍾、鼓樓,上有石橋通山門殿。

殿堂

三佛殿是臥佛寺內最主要殿堂,因供奉三世佛(即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婆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而得名。在約1米高的須彌座上,三尊2.5米高的泥塑貼金佛像端坐在蓮花座上,殿堂的兩傍是彩塑十八羅漢。三佛殿有東西配殿,東配殿供有「悉多太子」和「波斯匿王」像,西配殿供奉「達摩祖師」和「地藏菩薩」像。

臥佛殿面闊3間,綠琉璃筒瓦黃剪邊單據歇山頂,兩側楹聯為慈禧所書,殿中為中國現存最大的銅鑄臥佛。臥佛於元至治元年(1321)鑄。佛身長5.d米,用銅25000公斤(25噸),鑄銅用工7000個。銅佛作睡臥式,頭西面南,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頭。臥佛後面圍坐着12圓覺菩薩,他們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構成一幅釋迦牟尼涅盤於婆羅樹下,向12弟子囑咐後事的景象。殿的正面牆上掛一塊「得大自在」的橫匾。殿外左、右各有一碑,居右者是1734年所立,居左者是1749年所立,碑上刻有臥佛寺的簡史。 配殿原有數十個大櫥,皆藏着一卷一卷的經文,平時打封上鎖,每年6月24日晾經時,才啟封開鎖。1966年佛經被毀。

四大天王殿,殿內塑四天王像。四大天王各有一個從者,還各有91子,輔佐四大天王各守一方。四大天王殿還供有韋馱(為佛教守護神之一,居四大天王32將之首)。自唐初以來,即被安置於寺院之中。

山門殿

山門殿,取「三門」諧音。意味:一日此三門,就引入一方清靜之地。殿門匾額,原為雍正皇帝所提:十方普覺寺,現為已故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先生所提。殿中供奉守門神---哼哈二將【東為哼將,西為哈將】

天王殿

殿內供奉六尊佛像:彌勒佛、四大天王、韋馱菩薩。

彌勒菩薩(梵文Maitreya),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梅怛儷藥,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大乘佛教經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常被尊稱為彌勒佛。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娑婆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於須彌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四大天王的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第一重殿的兩側,天王殿因此得名。四大天王分別是:

東方持國天王,名多羅吒,居須彌山腰東,黃金為地;

南方增長天王,名毗琉璃,居須彌山腰南,琉璃為地;

西方廣目天王,名毗留博叉,居須彌山腰西,白銀為地;

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門,居須彌山腰北,水晶為地。

韋陀(韋馱)菩薩,又稱韋陀天,梵名音譯為私建陀提婆,意為陰天,原為印度婆羅門教的天神,後來歸化為佛教的護法天神。相傳釋迦牟尼涅盤時,諸天和眾王把佛陀火化後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養。韋陀也分得一顆佛牙,正準備回天堂。一個捷疾鬼渾水摸魚,偷走一對佛牙舍利,撒腿就跑。韋陀奮起直追,剎那間將捷疾鬼抓獲,奪回了佛舍利。諸天和眾王紛紛誇獎韋陀能驅除邪魔外道、保護佛法。於是,韋陀被人們稱為護法菩薩。

韋馱的佛像造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雙手和掌,兩手同握金剛杵,另一種是單手握金剛杵立地,兩種照行的韋馱佛像各有不同含意,雙手握杵者表示該四歡迎四方游僧前來借宿〈俗稱掛單〉,單手持杵者表示本寺不接待外來和尚,游僧只要看一看佛殿中的韋馱造型就知道自己受不受歡迎。

佛殿

也被稱為——大雄寶殿。居諸殿之最,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綠琉璃瓦黃剪邊單檐山頂。殿前門額上懸有雍正御筆「雙林遂境」木匾,門兩側有乾隆御題楹聯:「翠竹黃花禪林空色相,寶幢珠珞梵宇妙莊嚴」。現在都為愛新覺羅.溥傑所題。殿內供奉——橫三世佛,即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婆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南無藥師佛也被稱為大醫王佛】。三世佛東西兩側供奉十八羅漢,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他們都是歷史人物,均為釋迦牟尼的弟子。後方供奉海島觀音,觀音菩薩,梵文Avalokiteśvara,又作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眾的)聲音」的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

臥佛殿

寺內主殿,面闊三間,單檐歇山頂,黃色琉璃瓦,檐下為五彩斗栱,頂棚有彩畫天花。門額前檐大匾「性月恆明」,為慈禧所題。兩側楹聯:發菩提心印諸法如意,現壽者相度一切眾生。佛殿內上方有匾額「得大自在」,為乾隆皇帝所書。「得大自在」是釋迦牟尼一生的寫照,生前和死後都得到最大的自由。「性月恆明」則把佛性比作月亮,光輝永照。

那尊銅臥佛側臥在榻上,頭西腳東,面朝南方,雙目微合,表情安詳,體態均勻,衣褶流暢,右臂彎曲,右掌托頭,左臂伸直,指掐吉祥印,似大徹大悟、心安理得的神態。這個臥式據說是釋迦牟尼在印度拘屍那伽城外圓寂前的姿勢,描繪的是佛陀在生病時自感不起,就在娑羅樹下向弟子們作最後一次教誨的情景,即佛教故事「釋迦涅盤聖跡圖」。臥佛長5.3米,重54噸,是北京現存最古、最大、最精的銅臥佛,做工極為絕妙,「滲金甚精」。臥佛身後三面環立着十二尊塑像,都是他的大弟子,亦稱十二大士,即「十二圓覺」像。

概述

十方普覺寺又名臥佛寺。位於西山北的壽安山南麓,距市區20公里。唐貞觀年間(627—649)建。原名兜率寺。兜率是梵文的譯音,意譯為「妙足」、「知足」[1] 。臥佛寺坐北朝南,由3組並列院落組成。寺前有一座木牌坊額題「智光重明」,四柱三樓灰筒瓦頂。牌坊過後是長百餘米的坡道,坡降12米,兩側古柏4行。主要建築有琉璃牌坊、山門殿、天王殿、三世佛殿、臥佛殿和藏經樓等建築。樓後傍依山崗,由石級登上山頂,建有亭台,可俯覽全寺。兩側圍以廊廡、配殿、客堂和方丈室,把3座院落聯結成一個整體,是中國佛寺早期的一種布局方法,這種平面布局在北京一帶較少。寺內還栽有兩株娑羅樹。近處有櫻桃溝景點。

旅遊景區

琉璃牌坊

琉璃牌坊是山門殿前聳立着一座四柱七樓的琉璃牌坊。琉璃牌坊的正面額「同參密藏」。碑坊的背面額「具足精嚴」,均為清高宗御筆。牌坊後有一半圓水池,水池兩側有鍾、鼓樓,上有石橋通山門殿。

臥佛殿

寺內主殿,面闊三間,單檐歇山頂,黃色琉璃瓦,檐下為五彩斗栱,頂棚有彩畫天花。門額前檐大匾「性月恆明」,為慈禧所題。兩側楹聯:發菩提心印諸法如意,現壽者相度一切眾生。佛殿內上方有匾額「得大自在」,為乾隆皇帝所書。「得大自在」是釋迦牟尼一生的寫照,生前和死後都得到最大的自由。「性月恆明」則把佛性比作月亮,光輝永照。

那尊銅臥佛側臥在榻上,頭西腳東,面朝南方,雙目微合,表情安詳,體態均勻,衣褶流暢,右臂彎曲,右掌托頭,左臂伸直,指掐吉祥印,似大徹大悟、心安理得的神態。這個臥式據說是釋迦牟尼在印度拘屍那伽城外圓寂前的姿勢,描繪的是佛陀在生病時自感不起,就在娑羅樹下向弟子們作最後一次教誨的情景,即佛教故事「釋迦涅盤聖跡圖」。臥佛長5.3米,重54噸,是北京現存最古、最大、最精的銅臥佛,做工極為絕妙,「滲金甚精」。臥佛身後三面環立着十二尊塑像,都是他的大弟子,亦稱十二大士,即「十二圓覺」像。

三佛殿

三佛殿是臥佛寺內最主要殿堂,因供奉三世佛(即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婆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而得名。在約1米高的須彌座上,三尊2.5米高的泥塑貼金佛像端坐在蓮花座上,殿堂的兩傍是彩塑十八羅漢。三佛殿有東西配殿,東配殿供有「悉多太子」和「波斯匿王」像,西配殿供奉「達摩祖師」和「地藏菩薩」像。

三世佛殿

三世佛殿也被稱為——大雄寶殿。居諸殿之最,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綠琉璃瓦黃剪邊單檐山頂。殿前門額上懸有雍正御筆「雙林遂境」木匾,門兩側有乾隆御題楹聯:「翠竹黃花禪林空色相,寶幢珠珞梵宇妙莊嚴」。現在都為愛新覺羅.溥傑所題。殿內供奉——橫三世佛,即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婆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三世佛東西兩側供奉十八羅漢,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他們都是歷史人物,均為釋迦牟尼的弟子。後方供奉海島觀音,觀音菩薩,梵文Avalokiteśvara,又作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眾的)聲音」的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

櫻桃溝峽谷

臥佛寺西北行約500米左右,即為櫻桃溝。這是一條外廣內狹的幽靜峽谷,兩側是秀挺峻拔的山巒,一條蜿蜒溪水清澈見底,再往西行約1千米,可見危峰對峙,陡壁如削,十分雄偉險峻,這是著名的金鴿子台。每逢雨季,可看懸崖陡壁上山水直瀉而下,形成巨大的瀑布,飛沫高揚,吼聲震耳,深秋時節,這裡山林紅葉,絢麗多彩,與香山紅葉堪稱雙絕。

視頻

臥佛寺又稱十方普覺寺 因臥佛名揚天下 集西山靈秀虔誠香火一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