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天舟系列貨運飛船

 天舟系列貨運飛船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研製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設計單位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

總設計師 :白明生

天舟系列貨運飛船英文:Tianzhou Cargo Spaceship)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面向空間站建造和運營任務研製的貨運飛船[1],由長征系列火箭提供動力,負責為空間站(或空間實驗室)運輸補給物資和載荷、補加推進劑、在軌存儲和下行廢棄物資,任務結束後受控隕落於預定區域。

天舟系列貨運飛船由貨物艙和推進艙組成,是載人空間站工程[2]的重要組成部分,貨物艙用於裝載貨物,推進艙為整個飛船提供動力與電力;有全密封貨運飛船、半密封貨運飛船和全開放貨運飛船3種型譜,滿足不同貨物運輸需求;具有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全自主軌控、自主管理、自主快速應急返回等功能,提高了物資補給的效率和安全性。

2024年1月17日22時27分,搭載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56-57]天舟七號貨運飛船入軌後順利完成狀態設置,於2024年1月18日01時46分成功對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後向端口。11月10日16時30分,天舟七號貨運飛船順利撤離空間站組合體,轉入獨立飛行階段,將於近期擇機受控再入大氣層。交會對接完成後,天舟七號將轉入組合體飛行段。天舟七號貨運飛船是2024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發任務。基於貨運飛船運載能力的提升和「精準補貨」的原則,貨運飛船的發射頻次將由1年2次優化為2年3次,進一步節約了天地運輸的成本。11月17日晚,天舟七號貨運飛船受控再入大氣層。

目錄

研製歷程

飛船

1978年1月20日,蘇聯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人類第一艘貨運飛船——進步1號。發射兩天後,進步1號為禮炮6號提供補給任務成功,標誌着人類的空間站時代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從此使人類在太空的長期駐留成為可能。

中國探索

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實施進程中,中國先後實現了載人天地往返、交會對接、航天員中長期駐留等關鍵技術的突破,而要全面邁入空間站時代,空間貨物運輸系統是必不可少的基礎工程。研製貨運飛船也成為航天人的又一使命。

工程立項

2010年底,貨運飛船工程立項論證工作啟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五院)遞交了一套飛船研製方案參與競標。

發展戰略

1992年9月,中央決策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

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研製進程

方案研製

2011年1月27日,貨運飛船的立項論證結束,進入方案研製階段。

名稱徵集

2011年4月25日,中國貨運飛船名稱徵集活動正式啟動。

2013年10月31日,貨運飛船公布命名:天舟,代號「TZ」。

初樣研製

2014年8月底,貨運飛船初樣研製完畢,天舟系列基本定型。

投產總裝

2014年9月,天舟貨運飛船進入正樣研製。正樣投產的只有一艘全封閉狀態貨運飛船,任務定位即為中國空間貨物運輸系統的首次飛行試驗。

2015年4月,正樣投產結束,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結構、管路、內飾基本完成,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已現雛形。

2017年1月,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通過出廠評審,獲得產品合格證。

2017年11月,馮永任中國空間站貨運飛船系統總指揮。

2025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計劃實施神舟二十號、神舟二十一號、天舟九號3次飛行任務。

系統組成

總體設計

天舟系列貨運飛船由貨物艙和推進艙組成。

天舟貨運飛船是載人空間站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充分繼承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載人飛船技術的基礎上研製,主要任務是為載人空間站運輸貨物和補加推進劑,並將空間站廢棄物帶回大氣層燒毀。貨物艙用於裝載貨物,推進艙為整個飛船提供動力與電力。推進艙兩側各有一翼太陽能帆板三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