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稻埕霞海城隍庙

大稻埕霞海城隍庙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台北霞海城隍庙

基本资料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主祀    城隍

公告日期  1985年8月19日

登录类别  寺庙

地理位置  台北市大同区迪化街一段61号

建成年代  1859年3月18日

台北霞海城隍庙,是台北市的直辖市定古迹,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同区迪化街[1]

目录

现况概述

历史起源

  • 1821年,百馀名泉州同安人,搭船迁移至艋舺(今万华区)。顺利到达目的地后,新移民中的其中一位商人陈金绒,于艋舺八甲庄(今老松国小附近)自宅供奉携自同安故里的霞海城隍神像以方便该地同安人祭祀。
  • 1853年,艋舺发生严重的械斗顶下郊拼。冲突中,顶郊晋南惠三邑晋江南安惠安)居民,设计焚毁安溪人信仰的艋舺祖师庙以穿越,急速发动突袭,攻击同安人。因而落败的同安人,不得不放弃艋舺居住地迁移至大稻埕避祸。当时从动乱中侥幸保存的城隍神像,于迁徙大稻埕后仍祭祀于陈家。
  • 1856年,大稻埕的同安人开始筹建城隍庙。经林佑藻、陈浩然与苏斐然等人的资助,1859年3月18日座落于南街(今迪化街一段现庙址)上的城隍庙正式完工。该庙因南街街道狭窄因素,庙埕与庙殿均十分拥挤。不含前方庙埕,该庙仅只有46大小。
  • 此间非官祀的城隍小庙,因为其主祀霞海城隍神像,来自原本是清朝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仁德里霞城(下店乡)海边的临海门庙,因此庙名定为“霞海”。另外,在祭祀神祇方面,大稻埕霞海城隍庙除了供奉从同安县霞城过来的城隍神像外,也如其他城隍庙相同的旁祀城隍夫人、八司官、文武判官、范谢将军(七爷八爷)和八将等等。比较特殊的是,该庙侧殿旁祀殉难于顶下郊拼的38位同安乡勇壮丁,并以“义勇公”称呼之。
  • 1937年之后,因为二战爆发与之后国民政府集会限制因素,加上城市都会的时代变化。该祭典规模不再如以往盛大。不过,每年农历5月13日仍有不少道教信徒参与该祭典。
  • 1985年,台湾内政部明定大稻埕霞海城隍庙为国家三级古迹,该庙参访人数于1990年代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且吸引日本为大宗的外国观光客参观,是台北市少数有英文日文导引标示的庙宇。该庙于1994年以城隍夫人、月下老人类似西方爱神做宣传。并自1996年起,结合年货大街的活动,让该庙成为迪化街的观光重点之一。除外,而在2005年5月文化资产保存法修法,修正第二十七条规定,取消原本三十五级分级制,依地方自治,将古迹指定审查权回归地方主管机关。台北霞海城隍庙现为直辖市定古迹

城隍信仰

  • 中国道教信仰中的城隍是兼管阴阳的神祇,也是中国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城隍专司人间善恶之记录、通报、审判和移送之职。现被人供奉于庙宇称为城隍庙。城隍的崇拜盛行于中国、台湾新加坡
  • 台湾现有的城隍信仰是道教结合佛教儒教的台湾民间信仰,城隍也是唯一有阶级之分的台湾主要神祇。明太祖朱元璋对城隍特别崇敬,于是在1369年(洪武二年)京师四级城隍。京师金陵城隍封为“福明灵王”;等州,是朱元璋龙兴之地,城隍也封为正一品爵;其余城隍各赐爵位:府城隍为“二品威灵公”;州城隍为“三品灵祐侯”;县城隍为“四品显祐伯”;各级城隍的服饰也因为爵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并下令各地最高官员须定期主祭;各级官员赴任时,也须向城隍宣誓。
  • 不过,朱元璋在1370年(洪武三年)即取消城隍的爵位,仅称为某府、州、县的城隍。此后,民众大致把城隍归为下列几类:都、府城隍(公爵,威灵公)掌管或府;州城隍(侯爵,绥靖侯或灵佑侯)掌管州;县城隍(伯爵,显佑伯)掌管县。及至清朝祭城隍同样列入祀典,城隍的地位更崇高。但凡新地方官到任前需到当地城隍庙斋宿;上任日,更需在城隍前完成祭礼才能就任。由此观之,城隍的职能随时代变迁,已由起初有求必应的神明转变为地位超然的国家和地方守护神。
  • 由于城隍主要是掌管城池的神,因而城隍信仰大多分布在行政中心的府城县城等大都市,例如曾为各地行政、经济中心的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等都有城隍庙。值得注意的是,大稻埕霞海城隍属闽南民众自行奉祀的城隍,并非钦定官祀,因此其庙名中既没有管辖府、县地名,其城隍也没敕封尊称,这是与其他城隍庙比较不相同的。

重要祭典行事记

五月十三迎城隍

  • 相传农历5月14日为霞海城隍生日,台北霞海城隍庙按例于前一天——农历5月13日举行绕境。该庙第一次大规模祭典史载为1879年的农历5月13日。1896年台湾日治时期初期,台湾总督府曾明令禁止该祭典举行,不过因为1898年台北发生瘟疫,为免民怨,总督府才又再予开禁。
  • 1898年至1937年之间,该庙结合台北法主公庙慈圣宫的5月13日的祭典,一直都是台北最大的祭典之一,和大龙峒大道公出巡、艋舺青

台北三大祭

  • 山王祭典合称台北三大祭,其祭典行事包括:
    • 农历5月6日起安营扎寨,放军安五营于该庙附近的五间土地公庙
    • 农历5月6日海内会举行祭典。
    • 农历5月11日及农历5月12日举行为期两天的暗访,由八轩社与八将团迎请城隍令牌分别出巡城隍庙以北(延平、大同)与以南(建成)的区域。
    • 农历5月13日城隍爷出巡绕境。
  • 暗访出巡队伍将八轩社拆成两天两边进行暗访,队伍按轩社成立年代由近到远排序,南区(建成)为:明光乐社、双连社、新乐社和共乐轩;北区(延平、大同)则为:清心乐社、保安社、平乐社和灵安社。
  • 叶俊麟曾创作歌曲“台北迎城隍”,描写台北城隍祭典的盛况。

奉祀神祇

参见

参考文献

  • 尹章义,《台湾开发史研究》,1989年,台北,联经出版
  • 庄永明,《台北老街》,1992年,台北,时报文化
  • 陈乃渠,《台北霞海城隍庙历史沿革志》
  • 李干朗,《台湾建筑史》,1979年,台北,北屋图书公司
  • 李干朗,《庙宇建筑》,1983年,台北,北屋图书公司
  • 林美容、辜神彻编著,《迎神在台北:台北迎城隍、艋舺迎青山王、台北灵安社阵头》,2013年,台北:台北市文献委员会

外部连结

参考文献

  1. 古迹重建,多元发展,台北霞海城隍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