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
周志宏(1897.12.28-1991.2.13),江蘇丹徒人,冶金與金屬材料專家。中國金屬學與金屬熱處理的帶頭人之一[1],中國合金鋼與鐵合金生產的奠基人之一。
1923年(中華民國十二年)畢業於天津北洋大學,1924年(中華民國十三年)獲美國匹茲堡卡內基理工學院碩士學位和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53年加入九三學社,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長期從事物理冶金和鋼鐵冶煉研究,在開拓中國合金鋼及鐵合金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為發展中國氧氣頂吹轉爐、頂底複合吹煉和直接還原煉鋼等技術作出貢獻,他指導上海鐵合金廠用頂底復吹氧氣轉爐冶煉中、低碳鉻鐵成功。
目錄
人物生平
1897年(清朝光緒二十三年)12月28日,周志宏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一個普通銀行職員家庭。
1913年(中華民國二年),就讀於揚州中學。
1917年(中華民國六年),進入北洋大學預科,1923年畢業於北洋大學礦冶工程系,獲工學士學位。學習成績優異,深受該校礦冶系主任、美籍教授施勃理(Edwin Sperry)青睞。
1924年(民國十三年),經施勃理推薦,去美國南芝加哥煉鋼廠工作。獲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1925年(民國十四年)秋,周志宏進入美國匹茲堡卡內基理工學院學習。
1926年(民國十五年),獲冶金碩士學位。在論文答辯會上,他的才華引起了在該校講學的哈佛大學著名教授蘇佛(AlbertSauveur)的注意,同意他到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並由蘇佛親自指導。在哈佛大學學習的第一年,他研究了「不同冷卻速度對亞共析鋼魏氏組織形成的影響」,取得創新的研究成果。同年,獲哈佛大學工程師學位並申請到了海林—介林獎學金。
1927年(中華民國十六年),他又在美國哈佛大學完成了「鋼中魏氏組織形成的冷卻條件及形態」的研究。
1928年(民國十七年),揭示了純鐵在高速冷卻下形成馬氏體的過程。其論文被載入著名的《美國礦冶學報》,周志宏也由此獲得了哈佛大學的科學博士學位。隨後,蘇佛推薦他到美國國家鋼管公司勞倫鋼鐵廠任研究員。該廠給了他一個關於「消除鋼管表面缺陷」的課題。時未經年,廠方主管工程師意外地收到了周志宏的研究報告,驚愕不已,遂另眼相看。不久廠方獲悉他執意回國,再三挽留,但被他婉言謝絕。
1929年(民國十八年)秋,周志宏回到祖國,擔任南京國民政府兵工署兵工研究委員會助理委員。
1930年(民國十九年),出任兵工署下屬的上海煉鋼廠廠長。時該廠在外貨傾銷、內政紊亂的情況下已奄奄一息。他到任後,首先針對該廠的「把頭制」進行改革。他親自修訂了工資方案,使有能力、工作好的員工能獲得高薪,深得廣大員工擁護。
1935年(民囯二十四年),他被派往歐洲檢驗進口鋼材及考察鋼鐵工業。出國兩年間,他在歐洲考察了洛克林、克虜伯、百祿以及普達等著名鋼鐵廠。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發生,他立即返回祖國,受命籌備漢陽鐵廠復工。但日本侵略軍迅速進迫武漢,漢陽鐵廠等均準備內遷四川,復工計劃未能實施。當時兵工署在重慶成立了材料試驗處,周志宏任該處技正(總工程師)兼處長,1942年兵工署第二十八廠成立,周兼廠長。
1938年到1946年,他領導的材料試驗處和第二十八廠主要研製和生產國防與民用急需的高速鋼、沖模鋼等合金鋼和鐵合金。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在周志宏的組織領導下,一座自行製造的400千伏安硅鐵爐在第二十八廠安裝成功,每月可產硅鐵10噸。
1944年(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又增加了拉絲模具鋼、高碳鋼毛坯、鉻鋼、鎢鋼、彈簧鋼、彈子鋼等。使第二十八廠成為抗日戰爭時期西南後方的合金鋼生產基地。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他應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之聘,籌辦該部技術研究所。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周志宏從南京回到上海,等待解放。
1958年,他在交通大學興建了氧氣頂吹轉爐煉鋼實驗室,指導研究生和青年教師開展了一系列有關氧氣頂吹轉爐煉鋼法的研究(如水力學模擬試驗、熱模擬試驗、煙氣除塵及其回收試驗等)[2]。
1962年,將上鋼一廠一座5噸側吹轉爐改為氧氣頂吹轉爐。
1979年,召開的全國第五屆政協會上。
1983年,起着手研究金屬材料短缺補償途徑的可行性。當時他已年近90,還親自指導進行直接還原研究直至1989年。
1987年,他捐出自己多年的工資積蓄-2萬元充作「周志宏獎學金」,每年頒發一次。
1991年2月13日於上海逝世,享年95歲。
視頻
周志宏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我國金屬學與金屬熱處理的帶頭人之一 周志宏,騰訊網,2015-09-28
- ↑ 鎮江名人:冶金學科帶頭人——周志宏,今日鎮江,20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