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吉林包拉溫都自然保護區

吉林包拉溫都自然保護區位於西遼河上游,科爾沁沙地(草原)的東緣,吉林省的西部,通榆縣的西南部,其地理位置在東經122°15′35″—122°41′21″,北緯44°13′50″—44°31′30″之間,西部與內蒙古科右中旗相鄰,南部與內蒙古的科左中旗相接。是自然生態系統類型的保護區,2002年經吉林省政府批准吉政函(2002)134號成立包拉溫都省級自然保護區。重點保護對象是以蘆葦沼澤為主的濕地生態系統、天然蒙古山杏林和其它森林生態系統、國家Ⅰ、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

目錄

基本內容

吉林包拉溫都自然保護區位於西遼河上游,科爾沁沙地(草原)的東緣,吉林省的西部,通榆縣的西南部,西部與內蒙古科右中旗相鄰,南部與內蒙古的科左中旗相接,距通榆縣城90公里,全區南北長23公里,東西34公里,保護區總面積為62190公頃。

吉林包拉溫都自然保護區地處內蒙古草原和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在地質構造上屬松遼凹陷的西部沉降帶,自中生代以來大幅下沉,地表有深厚疏鬆的新生代沙質沉積物,多為固定沙丘,耕地、沙丘、草原、鹼地相間分布。地勢由西向東微微傾斜,海拔在150—180m之間,壟狀沙丘與壟間草原鹼地交錯相間排列,呈西北—東南方向延伸,表現為沙丘榆樹林、山杏林、草甸、蘆葦沼澤、湖泊水域的自然景觀。

氣候

吉林包拉溫都自然保護區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處于吉林省半乾旱、半濕潤草原氣候地帶。主要特點:春季乾旱多風,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涼爽多晴,冬季漫長嚴寒少雪。太陽輻射強度高,日照豐富,雨熱同步,有效降雨較多,對發展農牧業以及保護野生動植物、生物多樣性、生息繁衍創造了有力條件。

年平均氣溫5.1℃,月平均最低氣溫在1月份,零下16.1℃,極低溫為零下33.5℃,月平均最高氣溫在7月份為23.8℃,極高溫為38.9℃,大於等於10℃積溫為2860℃,無霜期147天,年平均降水量402.7mm,多集中在6—8月份,平均降水量300mm,占全年平均降水量74.5%;年平均蒸發量為1891.2mm ,是降水量4.7倍,乾燥度1.3。

該區年平均風速為4.6m/s,春季盛行西南風,平均風速6.1m/s。冬季多偏西北風,平均風速4.1 m/s。最大風速在25—28 m/s。全年≥8級的大風(風速≥17 m/s)天數為46.7天,最多年份達到89天。其中3—6月份揚沙天氣平均出現15.3天,沙塵暴天氣平均出現9.2天,所以大風氣候是直接影響該區濕地數量、質量的主要自然因素之一。

風沙土是該區分布最廣的地帶性土壤,面積大、結構不明顯,疏鬆乾燥,腐殖質含量低,保水肥能力差,地表植被少。其次是淡黑鈣土、鹽鹼土、草甸土、沼澤土,土層厚度一般在0.5—1m 之間,土壤中含鹽鹼量偏高,PH值一般在7.5—8.5之間。

水資源

吉林包拉溫都自然保護區水資源總量為5023萬m,其中:地表水663萬m,地下水為4360萬m。

文牛格尺河為季節性河流,是保護區的主要河流,河道和兩側的沼澤及湖泊是保護區的核心區域。文牛格尺河發源於內蒙扎魯特旗,從保護區的西北(團結鄉南部)入境,經過新發鄉、良井子牧場、團結鄉,然後從保護區東南部出境,入內蒙古自治區科左中旗新開河。文牛格尺河沒有明顯的河床,雨季河水漫灌,在兩側形成了湖泊和沼澤濕地[2]。保護區有大小湖泊10個,面積大小不一,面積20—60hm,水深0.5—1.5m,其中有7個湖泊在文牛格尺河道內,在大水過後形成的淡水湖泊。由於地處乾旱的荒漠化地區,全年降水量小,蒸發量大、滲透快,文牛格尺河只有在雨季時,形成季節性河流,其它季節河水斷流。區內地下水很豐富,水質較好。

吉林包拉溫都自然保護區南北長23公里,東西34公里,保護區總面積為62190公頃。保護區共劃分為三個區,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核心區面積22339公頃,緩衝區面積21304公頃,實驗區面積18547公頃。其地理位置在 東經122°15′35″—122°41′21″, 北緯44°13′50″—44°31′30″之間。

保護對象

吉林包拉溫都自然保護區屬自然生態系統類別。重點保護對象是以 蘆葦沼澤為主的濕地生態系統、天然蒙古山杏林和其它森林生態系統、國家Ⅰ、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吉林包拉溫都保護植物區系屬溫帶半濕潤草甸草原,初步統計,該區天然濕地總面積為30917hm,占該區總面積44.36%。天然濕地總面積中以草本沼澤濕地為主,面積25017hm,占濕地面積的80.91%;其次是內陸鹽沼面積3000hm,占天然濕地總面積的9.71%;季節性河流濕地2400hm,占濕地總面積7.77%;湖泊濕地為500hm,占總面積1.61%。

該區濕地以蘆葦沼澤為主,總面積為25017hm,占全區濕地總面積80.91%。

自然資源

保護區有野生植物81科393種,其中藥用植物40多種。植物種類主要以蒙古山杏林、春榆、家榆、小葉楊等近二十個喬木樹種。有天然榆樹林2019hm,原始蒙古山杏林1629hm,天然榆樹林5308hm。

大片的蘆葦群落以蘆葦和東方香蒲為主。濕草地和草原以羊草、拂子茅、狗尾草、甘草、蔥、羊茅、蒿、苦菜、烏頭、藜、地膚和鹼蓬植物為主。沙丘和田埂上自然林地的殘餘植物以黃榆、榆和桑為優勢種,此外還有紅柳、杏、蒿、槐和甘草等一些種類。水域中浮生植物有蓮、眼子菜、狐尾藻等。

野生動物266種,其中魚類22種,兩棲、爬行類12種,鳥類199種,獸類33種。

保護區的已記錄到16目42科132屬199種鳥,包括丹頂鶴、東方白鸛、白鶴、金雕、豆雁、鴻雁、灰雁;大白鷺、草鷺和蒼鷺等;大量的黑翅長腳鷸、反嘴鷸、普通燕鴴、灰頭麥雞;白腰勺鷸、紅嘴鷗、銀鷗、須浮鷗和白翅浮鷗。其中,屬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動物有丹頂鶴、東方白鸛、金雕3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大天鵝、白枕鶴、鴛鴦以及燕隼、灰背隼、紅腳隼、黃爪隼、紅隼、禿鷲等。

根據吉林省陸生野生動物調查和多次深入現地調查訪問,區內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丹頂鶴野生種群數量一般穩定在45—60隻。東方白鸛穩定在200-300隻,白鶴、白頭鶴、白枕鶴、灰鶴、大鴇、豆雁等珍稀保護動物總量每年都在遞增。

保護區內湖泊中有魚類2目7科近22種,兩棲、爬行動物有蜥蜴和蝮蛇等3目6科12種,獸類有狼、袍、黃羊、蒙古兔等5目12科33種。

保護區管理局設置為正科(局)級事業單位,由通榆縣政府代管,業務管理隸屬於省林業廳。保護區管理局核定全額撥款事業編制8名,領導職數為局長1名、副局長2名。保護局下設科研科、財務科、辦公室、派出所四個科室。

保護區管理

突出紮實有效的應急預案,通過向轄區內群眾散發傳單,舉辦防火演練,落實好了各項防火責任制,提高了綜合防範能力;建立健全了病蟲害監測預防體系;在資源管護方面,加大預防和打擊力度,在重點區域、特殊地段安排人員24小時死看死守;聯合縣公安局嚴厲查處打擊違法開荒和亂墾濕地的行為,堅決制止在保護區境內破壞植被和濕地等行為;加大對鳥類保護的巡護力度,加派巡護車輛,在鳥類遷徙重點區域安排專人24小時巡護。

負責保護和管理保護區內以蘆葦沼澤為主的內陸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好原始蒙古山杏林植物群落;保護好珍稀的生物物種,特別是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物種。

視頻

吉林包拉溫都自然保護區 相關視頻

通榆縣包拉溫都鄉百畝杏花林
吉林延邊:自然保護區內再現野生東北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