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紹
此條目或章節內容可能是從某個來源處複製後貼上, |
司馬紹(299~325年10月18日)晉明帝,字道畿,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東晉王朝第二位皇帝(322~325年在位),晉元帝司馬睿長子,晉簡文帝司馬昱異母兄,母為宮人荀氏,性情孝順,文韜武略,聰明有機斷。永昌元年(322年),正式即位。在位期間,憑藉弱勢之中央,成功制衡權臣世家,推動南方社會安定發展。太寧二年(324年),平定王敦叛亂,停止追究王敦黨羽,全力重用丞相王導,保持與江東士族和諧關係,成功做好「王敦之亂」善後工作,穩定東晉王朝的局勢,對安定國家大局和皇室權威影響深遠。太寧三年(325年),病逝,終年二十七,諡號明皇帝,廟號肅宗,葬於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北側)。[1]
司馬紹 | |
---|---|
生平經歷
早年經歷
司馬紹幼年聰明,受到父親司馬睿特殊的寵愛。永嘉元年(307年),司馬紹隨父親司馬睿一同移鎮建業(後改建康,今江蘇南京市)。
建興元年(313年),晉愍帝司馬鄴繼位,升任司馬睿為左丞相,以司馬紹為東中郎將,鎮守廣陵。
建武元年(317年)三月初九日,司馬睿即晉王位。四月初四日,司馬睿立司馬紹為晉王世子。
太興元年(318年)三月初十日,司馬睿即位稱帝,是為晉元帝。三月二十四日,晉元帝立司馬紹為皇太子。
司馬紹性情極為孝順,有文才武略,敬賢愛客,喜好文章辭藻。當時的名臣,從王導、庾亮到溫嶠、桓彝、阮放等,都被親近看重。曾經與大臣們辯論聖人真假之意,王導等人的意見不能使司馬紹屈從。又好習武藝,善於安撫將士。當時江東人才濟濟,遠近都歸心於司馬紹。
王敦之亂時,王室六軍潰敗。司馬紹欲率將士與叛軍決戰,登上車子將要出發。太子中庶子溫嶠堅決諫阻,抽劍斬斷馬套繩,這才作罷。
王敦平素認為司馬紹神武有明略,為朝野人氏所欽佩信賴,打算用不孝的罪名廢黜他。於是大會百官,當眾問溫嶠:「皇太子有什麼功德值得稱道?」聲色俱厲,一定要使溫嶠說出廢太子的話。溫嶠回答說:「探討高深的治國之道,使國家長治久安,這不是見識短淺的人所能認識的。從禮的角度看,這就是孝。」大臣們都認為溫嶠的意見是正確的,王敦的陰謀遂被阻止。
登基
永昌元年(322年)閏十一月初十日,司馬睿去世,閏十一月十一日,皇太子司馬紹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是為晉明帝,尊生母荀氏為建安郡君。太寧元年(323年)二月,司馬紹將父親晉元帝安葬在建平陵。六月初六日,司馬紹立妃庾文君為皇后。
王敦雖於永昌元年(322年)就回到武昌遙控朝廷,但因為圖謀篡位,於太寧元年(323年)暗示要朝廷徵召自己入朝,司馬紹於是以手詔徵召王敦。同年,武衛將軍王允之乘酒宴而知道王敦的圖謀,於是回京告訴其父荊州刺史王舒。於是,王舒與王導一同報告晉明帝,得以早作防備。
及後,司馬紹積極準備京師建康的防護,最終於當年七月成功擊敗王敦派出、王含統帥的進攻建康的軍隊,平定了王敦之亂。王敦之亂平定後,司馬紹下令不再問罪於王敦一眾官屬,又分別以應詹為江州刺史、劉遐為徐州刺史、陶侃為荊州刺史、王舒為湘州刺史,重整各州形勢,消除王敦以琅琊王氏宗族占據諸州以凌弱皇室的失衡情形。
去世
太寧三年(325年)三月初二日,司馬紹立長子司馬衍為皇太子。閏八月十九日(10月12日),司馬紹健康狀況不佳,召太宰、西陽王司馬羕、司徒王導、尚書令卞壺、車騎將軍郗鑒、護軍將軍庾亮、領軍將軍陸曄、丹楊尹溫嶠,一起接受遺詔,輔助皇太子司馬衍。閏八月二十五日(10月18日),司馬紹病逝於東堂,享年二十七歲。閏八月二十六日(10月19日),皇太子司馬衍即皇帝位,是為晉成帝,為父親司馬紹上諡號為明皇帝,廟號肅祖(《資治通鑑》作肅宗)。九月十一日,司馬衍將司馬紹按葬於武平陵。
目錄
為政舉措
司馬紹聰明敏捷,能隨機斷事,尤其明白事理。在位期間,兵亂連年,饑荒不斷。死於饑荒戰亂瘟疫者,超過人口之半,國家空虛社會凋敝十分嚴重,國事極端艱難。又值王敦挾兵威而震懾人主,將欲竊奪神器。司馬紹虛與周旋,養成其惡,以弱制強,潛心謀劃,當機獨斷,肅清大凶。又調整荊、湘等四州將領,以分散長江上游地方勢力,撥亂反正,加強根本而削弱枝葉,雖在位時間短暫,但對安定國家大局的影響深遠。
東晉自建國以來,北方僑姓士族與南方吳姓士族之間的矛盾一直很尖銳,吳姓士族往往受到排擠與壓制。明帝為了穩定東晉政權,臨終前一個月,還下詔說:「吳時將相名賢之胄,有能纂修家訓,又忠孝仁義,靜己守真,不聞於時者,州郡中正亟以名聞,勿有所遺。」力圖調解這個矛盾,以期打破宗族界限,為國家選拔人才。在臨終遺言中,他要諸臣為自己治喪時「務從簡約」,不得奢侈。
歷史評價
曹毗《晉江左宗廟歌》之六:「明明肅祖,闡弘帝胙。英風夙發,清暉載路。奸逆縱忒,罔式皇度。躬振朱旗,遂豁天步。宏猷淵塞,高羅雲布。品物咸寧,洪基永固。」
南朝齊·謝赫《古畫品錄》:「雖略於形色,頗得神氣。筆跡超越,亦有奇觀。」
唐·房玄齡等《晉書》:「帝聰明有機斷,尤精物理。於時兵凶歲飢,死疫過半,虛弊既甚,事極艱虞。屬王敦挾震主之威,將移神器。帝騎驅遵養,以弱制強,潛謀獨斷,廓清大昆。改授荊、湘等四州,以分上流之勢,撥亂反正,強本弱枝。雖享國日淺,而規模弘遠矣。」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明帝不夭,中原其復矣乎!天假五胡以亂中夏,氣數之窮也,帝乃早世!王敦之橫,元帝惴惴而崩,帝以幼沖當多難,舉動偉然出人意表,可不謂神武哉?」[2]
軼事典故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司馬紹年幼時,其父晉元帝閒坐,將他放置在膝前,正遇長安使者來,因問司馬紹說:「你說日與長安哪個遠?」司馬紹回答說:「長安近,不曾聽說過人從日邊來,由此就可以知道了。」晉元帝覺得奇異。第二天,群臣宴會時又問他這個問題,回答說:「日近。」晉元帝臉色一變說:「怎麼和昨天說的不同呢?」司馬紹回答說:「抬頭就望見日,但卻望不見長安。」由此晉元帝更覺得他是個奇童。
太子西池
司馬紹想挖池塘,修亭台,他的父親晉元帝不答應。當時司馬紹還是太子,喜歡招養武士。有一晚半夜叫這些人挖池塘,到天亮就挖成。這就是當時的太子西池。據說是東吳時所挖成的,名叫西苑,後來淤泥積滿,司馬紹時又修復,故俗稱太子西池。
遺鞭脫身
太寧元年(323年)六月,王敦將舉兵向京師進發,晉明帝暗中得知,於是騎着巴滇駿馬微服出行,到王敦駐地於湖,沿着王敦的營區走了一圈就出來了。王敦的士兵發現了,說:「這不是普通人啊!」這天王敦白天睡覺,夢見太陽繞其城,受驚而起,說:「這必定是黃鬍鬚的鮮卑奴來了。」司馬紹的母親荀氏是燕代人,司馬紹狀貌類似外族人,鬍鬚黃色,所以王敦這樣說。於是王敦派五個騎兵去尋找追趕晉明帝。晉明帝也策馬奔馳而去,馬拉糞時,就澆上冷水。遇到旅舍賣飯的老婦,送給她一把七寶鞭,對她說:「後面有騎兵來,可把此鞭給他們看。」過了片刻,追騎來到旅舍,問老婦,老婦說:「人已經走遠了。」並把七寶鞭拿出來給他們看。五個士兵傳遞着玩賞,停留了很久。又見馬糞是冷的,認為確實已走遠,便停止追趕。晉明帝因此得以脫身。
晉祚不長
一次,王導和溫嶠一起謁見司馬紹,司馬紹問溫嶠前代統一天下的原因是什麼。溫嶠還沒有回答,一會兒,王導說:「溫嶠年輕,還不熟悉這一段的事,請允許臣為陛下說明。」王導就一一敘說晉宣帝司馬懿開始創業的時候,誅滅有名望的家族,寵幸並栽培贊成自己的人,以及晉文帝司馬昭晚年殺高貴鄉公曹髦的事。司馬紹聽後,掩面伏在坐床上,說:「如果像您說的那樣,晉朝天下又怎能長久呢!」
黃須鮮卑
《世說新語·假譎》記載,王敦稱司馬紹為:「黃須鮮卑奴」,並稱其相貌特徵是「黃須」。注引《異苑》所載,王敦語作:「黃頭鮮卑奴」,並加以解釋:「帝所生母荀氏,燕國人,故貌類焉」。黃頭指的是金髮,黃須指的是黃鬍子,可見司馬紹的相貌特徵就是金髮黃鬍子,具有白種人的相貌特徵。
《晉書·卷六·帝紀第六》亦載,王敦稱司馬紹為「黃須鮮卑奴」,並稱「帝狀類外氏,須黃,敦故謂帝雲」,明確指出司馬紹的相貌與其母族相近,說明其母族的相貌具有白種人的特徵。既然司馬紹被稱為「黃頭鮮卑奴」或「黃須鮮卑奴」,其生母荀氏應為鮮卑人。
司馬紹生母荀氏的身份是宮人,《晉書·后妃傳》未載其出身,《晉書·卷六·帝紀第六》稱其為「燕代人」,據《晉書·地理志上》:「起雁門以東,盡遼陽,為燕代」,則「燕代」一詞顯然指的是地理範疇。但《晉書·劉聰載記》稱「鮮卑之眾星布燕代」,足見燕代地區是鮮卑人的主要分布區,《晉書》之所以稱荀氏為燕代人,是本着為尊者諱的原則,不直書荀氏為鮮卑人,而以與鮮卑人關係至為密切的燕代地區代指。《異苑》稱荀氏為「燕國人」,此燕國是指鮮卑人建立的前燕政權,也是以此暗示荀氏是鮮卑人。
東晉人認為,司馬紹因母親是鮮卑人而相貌類似於鮮卑人,所以才被稱為「黃頭鮮卑奴」或「黃須鮮卑奴」,證明「黃頭」或「黃須」正是鮮卑人的相貌特徵。金髮是白種人的顯着特徵之一,可見鮮卑人、至少是東部鮮卑人中,存在相當數量的白種人。不僅東晉人把「黃頭」或「黃須」看成是鮮卑人的相貌特徵,在唐朝人的觀念中,鮮卑人的相貌特徵仍具有金髮碧眼等白種人的特點。
家庭成員
父親:晉元帝司馬睿
母親:宮人荀氏,死後追贈豫章郡君
二弟:琅邪孝王司馬裒,司馬紹同母弟
三弟:東海哀王司馬沖
四弟:武陵威王司馬晞
五弟:琅邪悼王司馬煥
六弟:晉簡文帝司馬昱
史籍記載
《晉書·卷六·帝紀第六》
《資治通鑑·晉紀》
影視形象
參考文獻
- ↑ 司馬紹——東晉第二位皇帝. [2019-05-11].
- ↑ 《讀通鑑論·卷十三·明帝》. [201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