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平楼
卜平楼 |
---|
图片来自ysfine 建于 1925年—1927年 建筑师 麦金、米德和怀特建筑师事务所 |
卜平物理实验室(英语:Pupin Physics Laboratories),又称为卜平楼(Pupin Hall),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西120街538号,是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系及天文学系的所在地。卜平楼于1925年至1927年间建成,并在1935年以该年逝世的塞尔维亚裔美国发明家米海洛·卜平命名。
目录
历史
卜平楼于1925年至1927年间落成[1][2],在1935年以该年逝世的塞尔维亚裔美国发明家米海洛·卜平命名[1]。卜平楼建成后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系和天文学系的所在地[3]。自1920年代开始,卜平楼曾是美国物理学会的总部[3],而美国航空科学学会(美国航天航空学会前身之一)亦在1932年在卜平楼成立[3]。
1933年至1934年间,天文学家华莱士·约翰·埃克特曾在卜平楼构造第一部设备可自动进行一般科学计算的仪器[2]。1938年,伊西多·拉比在卜平楼发现核磁共振[4]。翌年1月25日,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授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恩里科·费米得悉德国科学家成功分离铀原子核的消息后,在卜平楼的地牢成功复制有关实验[3],亦因此促成建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但其后为避免德军轰炸卜平楼,而将计划迁至芝加哥大学进行[1]。1940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利用卜平楼的回旋加速器为纯铀样品的亚原子粒子加速,并确定其可裂变的形式。他们亦发现铀-235比较常见的铀品种更容易分解[5]。除此以外,调频广播和激光亦是在卜平楼发明[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卜平楼亦曾进行铀分离实验和重水生产研究[2]。
1965年,美国内政部将卜平楼列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以纪念在卜平楼进行的重要实验[1]。2009年,美国物理学会亦将卜平楼列为“物理历史地标”[4]。
结构
卜平楼为一幢以砖墙建造的高层大厦,天台设有一个天文台圆顶[3],里面为以天文学家和哥伦比亚大学受托人路易斯·拉瑟弗德命名的拉瑟弗德天文台[1]。他在 1933-34年建造了第一个自动执行一般科学计算的设备。1937 年,Eckert 博士的实验室更名为 Thomas J. Watson 天文计算局,由 IBM、美国天文学会和哥伦比亚联合赞助,并将一直运行到 1950 年代中期。 拉瑟弗德天文台自Pupin建成以来一直在连续运行,但2009年旁边新建了一座“西北角楼”,比Pupin的屋顶高六层,挡住了它的很大一部分视野,并且(当它打开)无疑也会发出相当多的光,遮住了剩馀的开阔天空。卜平楼的入口设在5楼[3],而其8楼设有物理图书馆,而该层的813室为伊西多·拉比的办公室。拉比曾在该办公室办公超过50年,其后辟为纪念室,展出拉比的办公桌、椅子、黑板及其书籍。该房间亦设有5块介绍拉比生平的墙板[3]。卜平楼走廊亦设有介绍哥伦比亚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和其他曾在哥伦比亚大学任职的物理学家的展览,并展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罗伯特·密立根、亨德里克·劳仑兹、马克斯·普朗克和恩里科·费米等人的书信[3]。
卜平楼的地下室曾设有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回旋加速器。该回旋加速器重30长吨(30公吨),高7英尺(2.1公尺),宽12英尺(3.7公尺),于1940年开始使用,直至1965年停用。该回旋加速器用作储存回旋粒子的金属及部份辅助设备其后赠予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学会[5]。2007年秋季,哥伦比亚大学校报刊登《回旋加速器成为历史》一文,导致保育人士组织请愿要求保留回旋加速器,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内引发有关回旋加速器价值的讨论。其后,哥伦比亚大学校方宣布丢弃该回旋加速器[5]。
视频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1.4 1.5 Pupin Hall. Department of Astronomy, Columbia University. [201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 ↑ 2.0 2.1 2.2 Columbia University Pupin Hall. Columbia University Computing History. Columbia University.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Nickell, Duane S. Guidebook for the Scientific Traveler: Visiting Physics and Chemistry Sites Across America.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10.
- ↑ 4.0 4.1 Hargittai, István; Hargittai, Magdolna. New York Scientific: A Culture of Inqui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 ↑ 5.0 5.1 5.2 Broad, William J. Columbia’s Historic Atom Smasher Is Now Destined for the Junk Heap. The New York Times. 2007-02-20 [2017-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9).